葉敏杰,賴智民,黃 韜,趙士偉,袁鍵敏
(佛山市中醫院三水醫院放射科 廣東 佛山 528100)
脊柱經椎弓根內固定術是當前臨床上治療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癥等脊柱疾病的主要術式[1]。常規的脊柱經椎弓根內固定術多依靠醫師的臨床經驗及術前檢查結果等進行手術操作,但脊柱結構復雜,神經分布廣泛,單純依靠醫師的臨床經驗手術風險較高[2]。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和成熟,CT 掃描技術的不斷更新,多層螺旋CT作為單層CT 的衍生技術,在各類骨折診斷中起到了較高的應用價值,后隨著對其的深入研究發現,將其用于脊柱經椎弓根內固定術中,可有效通過三維重建技術直觀展示患者脊柱受損情況及結構變化情況,而掌握患者病情是提高手術安全性的重要關鍵[3]。基于此,本文就在脊柱經椎弓根內固定術中采用多層螺旋CT 三維重建技術輔助治療的可行性展開研究,具體如下。
選 取 我 院2017 年6 月—2020 年11 月 收 治 的80 例脊柱經椎弓根內固定術治療患者。所選患者以術中是否采取輔助治療措施分為對照組40 例和輔助組40 例。對照組男22 例、女18 例;年齡20 ~65 歲,平均年齡(49.16±7.48)歲;疾病類型:脊柱退變19例、創傷13例、腫瘤8 例。輔助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20 ~65 歲,平均年齡(50.17±6.59)歲;疾病類型:脊柱退變18 例、創傷15 例、腫瘤7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同時所有患者均符合脊柱經椎弓根內固定術指征且自愿參與本研究。
輔助組所有研究對象均進行X 線脊柱節段掃描,明確手術涉及節段、入路及預測術后力學穩定性,對存在特殊病情的患者進行術前演練,盡可能降低手術意外的發生,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手術安全。對輔助組患者實施多層螺旋CT 三維重建技術輔助脊柱經椎弓根內固定術治療,即給予患者常規麻醉后,經術前診斷入路后,在確定目標椎節段確定后進行橫斷面重建,對目標椎雙側椎弓根進行調節,實施重建的橫斷層面應與椎弓根中心軸保持一致。于雙側椎弓根中心軸線確定理想的釘置入軌道,椎弓根長度LL/RL 為椎體前沿至椎板入點的長度,連接棘突與椎體最大橫徑線的中點,將該線作為椎體平分線。外展角度LA/RA 為釘道與椎體平分線夾角度數,確定橫斷面參考坐標值LAE/RAE。沿雙側椎弓根中軸線實施矢狀面重建,沿椎弓根中心軸畫線,確定理想的釘置入軌道,以該線與側塊頸椎或椎板(胸腰椎)的夾角為側釘的矢狀角度LSA/RSA,盡可能獲得更好的力學穩定性,并確定矢狀面參考坐標值LSE/RSE。于雙側椎弓根最窄處作垂直于椎弓根的冠狀面重建,對雙側椎弓根的內外徑進行測量后選擇最佳螺釘直徑,包括椎弓根外徑的高/寬(PH/PW)和內徑的高/寬(PSH/PSW)。
對照組在常規術前檢查和準備基礎上實施脊柱經椎弓根內固定術。兩組患者術后均給予常規抗菌治療。
統計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椎體前緣高度、椎體后緣高度)及術中并發癥發生率(定位錯誤、螺釘位置不當、螺釘斷裂、胸膜穿破)。
研究所得數據均錄入至Excel 2010 中予以校對,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 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輔助組患者手術時長、術中出血量、椎體前緣高度、椎體后緣高度等手術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對比( ± s)
椎體后緣高度/mm輔助組 40 2.23±0.12 134.01±21.04 9.03±1.45 7.41±1.17對照組 40 3.31±0.42 275.24±62.17 18.34±3.14 13.14±2.42 t 15.637 13.609 17.025 13.482 P 0.000 0.000 0.000 0.000組別 例數 手術時長/h 術中出血量/mL椎體前緣高度/mm
輔助組患者術中并發癥發生率為2.50%(1/40),顯著低于對照組17.50%(7/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交通事業的發展和人均壽命的延長,脊柱功能性退化或創傷性受損的發生率逐漸升高,脊柱經椎弓根內固定術的臨床應用率也隨之升高[4]。椎弓根釘內固定手術是脊柱手術中的重要環節,主要起到改善患者脊柱受損情況和糾正脊柱穩定效果的作用。但脊柱手術操作復雜,單純依靠醫師的臨床經驗及術前CT 及X 線平片檢查結果等,較難對患者病情進行直觀了解,進而增加手術風險[5]。
多層螺旋C T 三維重建技術是常規C T 的加強版,是在平掃的基礎上進行圖像后處理,可以獲得除平掃橫斷位之外的冠狀位、矢狀位等多方位圖像,用于需行脊柱經椎弓根內固定術治療患者的術前評估中,可有效通過三維重建顯示脊柱受損情況,不僅對患者的病情診斷和評估具有積極應用價值,且對患者術后復查等也具有預后評估價值[6-7]。隨著對其深入研究發現,多層螺旋C T 三維重建技術可通過脊柱三維重建,直觀展示脊柱病情,再通過手術模擬,明確術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時間并采取提前防治等方式,并通過上述準備選擇更佳的理想手術入路,且通過清晰顯示骨質邊緣,對術中螺釘定位效果評估也具有積極應用價值[8-9]。再將該技術的測量價值和各項評估價值結合臨床醫師的臨床經驗,可最大程度提高固定螺釘的置入準確度和安全性,降低或避免術中出現定位錯誤、螺釘斷裂及胸膜穿破等相關并發癥,大幅提高手術安全性和保障手術療效[10-11]。
綜上所述,在脊柱經椎弓根內固定手術患者中應用多層螺旋CT 三維重建技術輔助治療,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手術安全,改善預后,促進患者快速康復,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