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舍予圓小學 董海霞 邵 丹
首先,教師需要明確認識到,低年級學生的心智和邏輯思維能力都不夠成熟,對于學習的認知也相對膚淺。在教學過程中,大量采取傳統教學中說教的教學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抵觸心理,降低課堂教學效率。教師不妨在教學中設置一些游戲環節,這些環節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將書中的內容融會貫通,在游戲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通過學生在游戲中獲得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在教學中開展游戲活動,教師需要重視游戲環節對教學的積極意義,樹立正確的游戲教學價值觀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意識到游戲教學的多個環節都具有積極意義,通過游戲可以提高課堂的活躍性,引導學生對數學產生相應的興趣。
在新課改提出后,數學課堂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學內容不斷更新,教學方式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現有教學環境下,游戲教學環節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同時,教師也沒有開發更多形式的游戲活動,使得游戲教學環節相對單調,沒有充分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因此,針對現有教學方式有如下的環節補充和改進:
(1)競賽類游戲。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競賽是不可或缺的內容。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在游戲教學環節中配合相應的競賽項目,對于學生迅速掌握教學內容和相關技巧具有積極意義。在競賽過程中,不論結果輸贏,都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學生的競技精神。例如,在學習“加減法運算”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小組成員之間進行多次比賽,累計加分,最終分出勝負。在競賽過程中,每個小組內同學之間會相互幫助,幫對方解決出錯的題目。比如,小組內某位同學經常出現“6+9”計算錯誤的情況,那么組內同學需要針對加法進位進行一定的討論,明確6可以拆分成5+1,1+9=10,整體計算結果為6+9=15。同時,針對小組之間的比拼,組內同學需要討論出更為快速的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技巧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2)劇情類游戲。低年級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不足,而故事劇情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隨著劇情的逐步推進、懸念的逐步解密,引導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訓練。例如,在進行“雞兔同籠”類型題目的教學時,“現在從籠子上面數有10個頭,從籠子下面數有26只腳。那么籠子里有多少只兔子、多少只雞呢?”教師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反向思考,比如先讓所有的兔子都抬起來兩只腳,此時對學生提問:在現有的條件下,從下面能看到幾只腳呢?學生發現目前看起來有20只腳。緊接著教師拋出第二個問題:為什么少了6只腳呢?此時答案顯然已經呼之欲出,學生對于問題的解答也有了更為清晰的過程,可以通過缺少的腿的數目求出兔子的數量。問題的解答往往不止一種途徑,教師可以啟發學生得到問題的另一種求解方式。對于問題的逐步引導提升了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感,開闊了學生的解題思路。
(3)扮演類游戲。低年級學生對于抽象的知識內容并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針對實際情況進行模仿辨別,從而對知識內容進行學習掌握。例如,在學習“人民幣”的過程中,學生對于錢幣沒有具體的概念,教師可以設置角色扮演的小游戲,請學生模擬購買文具的過程。如學生買3支鉛筆,每支鉛筆2元,一共是6元,“顧客”需要計算出總價,用5元的紙幣和1元的紙幣湊成6元錢付給“店家”,同時,如有“顧客”給出10元紙幣,那么“店家”需要用四張1元的紙幣進行找零。教師需要在整個過程中對學生的計算結果進行檢驗,保證游戲過程正常進行,同時也要保證課堂內容的有效性,促使學生將課堂所學內容應用到生活中去。
(4)操作類游戲。將實踐類型的游戲引入教學當中,對于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也通過更為具象化的操作細節,細化了學生對部分課堂內容的理解。例如,在講解測量工具和標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主動選取測量工具,對一些物品進行測量,比如讓學生測量自己的文具盒,測量桌子的桌角角度,在測量的過程中對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測量工具形成一定的認知,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計量詞語,如“一拃、一寸”等有直觀的概念,在整個實踐的過程中,加強學生對工具的使用和學習。
在低年級的教學過程中,合理引入游戲教學環節,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由于低年級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在課堂上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課堂紀律混亂等問題,如果采用傳統的課堂管理方式,會對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需要使用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采用符合低年級學生心理的方式,對課堂進行有效的管理。例如,教師制訂有效的獎懲措施,對于違反游戲規則的學生,應對其所在小組扣除相應的獎勵,采取積分制,每組有組員出現違規情況或者破壞課堂紀律的行為,就扣除相應的分數,在整個游戲環節結束之后,對獲得分數最多的隊伍進行一定的獎勵,或者是在新的游戲環節中提供較多的線索和細節。
通過更多的游戲規則的制訂,可以在維護課堂秩序的情況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好的掌握和應用。同時,游戲的設置是為了輔助教學,而不是為了單純的娛樂,所以教師在進行游戲環節設置的過程中需要以教學為目的,不要偏離課程主線,切實利用游戲加深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游戲環節的設置是為了提高課堂效率,加深學生的記憶,提高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吸收,促進學生個人素質的培養。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專注力不足,因此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加入合理的游戲環節,充分發揮游戲教學的作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都有很好的作用。教師需要對游戲環節具有很好的把控,最終達到相應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