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夏嘉雨(西安財經大學商學院)
“新零售”相較于傳統零售,促進了線上線下及多方跨界的融合,發展新零售的基礎是要對供應鏈進行重構并不斷升級物流方案。在傳統零售中,消費者自己去實體店內對商品進行選購,是一種在現場進行買賣活動的行為;但在新零售下,消費者能夠通過手機、電腦等移動設備隨時在線上進行采購,然后可以選擇去線下實體店提取線上采購的貨物,也可以選擇快遞配送進行上門服務等。為了縮短配送時間、減少庫存,就需要與第三方的智能配送系統、物流體系等方面連接,從而使消費者滿意。
對新零售企業進行物流成本管控可以優化企業內部物流資源的使用,需要創新物流技術,優化物流系統,提高戰略政策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提高內部物流資源的利用率。對新零售企業進行物流成本管控也可以減少新零售企業運營風險,物流運輸多處于戶外,很容易受到自然條件的影響。遇到暴雨、大雪、沙塵暴等極端天氣,不僅增加了經營風險和物流成本,也增加了發生運輸事故的可能性,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因此,企業需要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成本控制,獲取相關道路信息,規避運輸風險,提高運輸過程的安全性。
傳統零售業轉型新零售已成大勢所趨。傳統零售業落后的物流系統不能滿足新零售的需求。建立一個信息化、智能化、高效、與時俱進的物流系統是新零售企業發展的關鍵,但由此產生的物流成本也是一些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人口分布相對分散,人口密度低,物流配送網點的建設成本與效益不成正比,所以物流配送網點少,配送時間長,很多消費者對此不滿。新零售的線上線下加物流的特點需要新零售門店在顧客線上下單后,盡快將物品運輸到客戶手中。從目前物流業的現狀看,物流配送網點少,送貨需要較長時間,如果試圖加快新零售的物流速度,成本會進一步增加。由于配送客戶相對分散,一般情況下單份訂單的量不大,很難通過大規模運營來降低單位配送成本。
在傳統物流環節中,產品從制造商送至物流配送倉庫中心,再由配送中心送至分銷商,最后由分銷商送到客戶手里。在此過程中,傳統的倉庫中心大大提高了運輸和分配效率。但是在消費者作為主體的市場環境里,消費市場反向拉動產業鏈,消費者想立即得到最新產品,即使傳統的配送中心加快了配送效率,也遠遠無法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時效性。此外,還存在城市配送信息化水平低導致效率低下的現象。信息系統相對落后,無法及時跟蹤貨物信息,獲取配送信息。企業缺乏相應的智能機械化操作、計算機管理系統、射頻設備、條碼管理系統。貨物丟失時有發生,無法滿足客戶對配送及時性的需求,信息化水平低導致城市配送效率低。
目前,生鮮產品是我國大部分新零售企業的經營范圍之一,但生鮮產品對儲存溫度有較高的要求。不同的生鮮產品對溫度范圍的要求不同,且有高保鮮、易腐壞的特性,這一特性導致物流對時效性的要求非常嚴格。生鮮產品的配送和運輸不同于普通商品,要想將生鮮產品存放在冰箱中,就必須使用冷鏈技術來保證產品的新鮮度。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冷鏈技術的研究起步較晚,基礎相對薄弱,發展規模相對較小。然而,由于冷鏈運輸需求量大,技術落后,生鮮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損失率非常高,這也導致了冷鏈物流運輸成本高昂。要降低鏈條運輸高昂的運輸成本并不容易。
從新零售現有的物流管理能力來看,新零售商缺乏物流成本管理意識,相對限制了其整體服務能力。一些新零售企業不能有效地完成貨物的倉儲、運輸和配送,影響了公司物流部門的效率,大大增加了物流成本。由于投資和管理成本與盈利能力直接相關,新零售企業除非提高成本控制意識,否則在公司的經營過程中會繼續加大經營成本。人是物流管理過程的執行者,物流成本管理的過程需要重視公司物流人才的素質。目前,我國新零售企業專業物流人員非常短缺,現有人員的綜合能力不足以更好地處理和完善相關物流任務。企業如果擁有一批高素質物流人才,則能夠根據自己的專業知識并結合平時的工作經驗,為企業量身定制一個物流成本控制方案,從而為企業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
新零售將線下體驗與線上銷售相結合,為消費者帶來極大便利,還可以刺激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因此對與新零售相關的物流配送也有新要求,要提升消費者對物流的服務體驗。在物流配送上,店鋪與倉庫一體化是新的趨勢。線下零售店整合商店、倉庫、配送,優化配送中心選址,以降低倉儲成本和建筑成本。物流配送以干線加終端云倉的形式分配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形式形成渠道系統的配送網絡。例如,京東已實現倉儲和京東物流一體化。當收到客戶訂單時,就會安排較近的倉庫送貨,倉庫和消費者在同一城市的,基本可以當天送達,不是同一城市的可以第二天送貨,物流配送效率大大提高,物流成本也大大降低。
充分使用信息技術建設互聯網和城市配送結合平臺。物流信息平臺可以將消費者和物流公司等連接起來,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增加貨物配送的速度與可靠性。為了提高新零售的終端配送效率,政府給予企業互聯網加城市配送的平臺,提高配送效率。大力發展物流信息集成服務體系,通過體系對市場預測,提高物流信息運營和管理水平。物流配送管理組織還應利用網絡信息,有效推廣各種新的技術,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更便捷、快速的服務。通過建設配送平臺,實現不同消費區域、配送車輛與送貨人員等資源的高度整合。
對于冷鏈物流,要根據不同的運輸要求使用相應的運輸設備。冷藏車被用于低溫制冷,不需要低溫運輸的可以用鐵路或卡車,時間要求高、價值高的新鮮農產品通過飛機運輸。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完整的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完整的冷鏈物流信息平臺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收益。建設冷鏈物流信息平臺需要我們運用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數據處理技術、數據分析通信技術等先進的信息技術。一般性的冷鏈物流數據會在信息平臺內進行數據整合、信息處理以及需求預測。冷鏈物流信息的有效利用可以提升效率,并降低整體成本,使企業盈利成為可能。同時,政府要整合現有的冷鏈運輸市場,整頓非標準運輸企業,制定合理的審查標準,確保新鮮農產品的運輸質量和安全性。
首先,企業負責人必須具備良好的物流成本控制意識,在企業內部建立專門的物流管理部門。同時,企業應關注先進的物流成本管理方法,結合自身特點及實際情況,尋找適合自己企業進行物流成本管理的方法,以降低其物流成本,并滿足客戶需求,為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其次,要注意提高物流人員成本控制意識,在進入企業前,需要培養具有成本控制意識的管理人員,落實各項措施,以減少物流成本,確保物流企業經濟效益。還要不斷提升物流成本控制人員素質,企業領導應該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對于在職人員要進行專業知識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能力。
目前,中國正處于大數據發展的黃金時代,新零售的發展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關注。物流運輸是新零售企業運營中的關鍵環節,控制物流成本是提高新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實現成本控制的有效途徑。大數據技術可以加快對信息和數據的收集及分析,進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突出新零售企業物流成本管理效率,提高市場集中度,保證新零售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