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敏
(河北省深州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河北 深州 053800)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會計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給會計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需要對現行的課程體系進行改革,積極培養能迅速適應工作崗位的會計專業實用型人才。對此,我結合多年的教學,對職業學校會計專業課程教學發表一下我的看法
手工會計操作是會計專業應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是了解會計實務操作的重要手段。通過手工會計實訓,掌握會計的確認、記錄、計量和報告。手工會計實驗室按照會計工作環境和工作規范提供手工操作的各種實驗資料和工具,模擬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開展記賬憑證的編制、賬簿考試的登記、賬表的裝訂等一系列會計工作中基礎性的實驗內容。通過實踐不僅可以驗證所學專業知識,而且可以獲得書本以外的職業經驗。
在職業學校教學中,實驗資料與實際相差較遠,學生所拿到的實驗教程就是一些平時“例題”或“練習”的書面綜合資料,雖然有附帶的原始憑證,但是很多學生并不理解兩者之間的關系,不知道該如何利用原始憑證“讀懂”題目,來編制記賬憑證,因而缺少實際流程和實際崗位的模擬。這就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建立手工會計模擬實驗,通過實務來加強技能操作。例如:在會計技能實習中,我結合某企業實際發生的業務,讓學生從最基本的原始憑證的填制入手,然后,根據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再根據記賬憑證登記賬簿,最后根據賬簿編制會計報表。讓學生掌握一套完整的做賬內容,通過實際的賬務處理,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讓每位學生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
隨著社會的發展,職業會計教育應加強信息技術教育,使得學生具備熟練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會計信息化信息系統的設計、使用和維護技能,利用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建立各種分析模型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并培養學生應用信息技術的真正能力。這就要求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應增開相關計算機課程(如數據庫技術與應用課程、網絡課程、信息管理課程等),提供合適的會計教學軟件和配備相應的計算機實驗室。便于學生熟練地在微機中進行賬務處理操作,更好地進行會計電算化的模擬實驗。
開展會計信息化的模擬實驗,會計專業學生可結合所學的會計專業知識及計算機專業知識進行實驗操作,將企業的供應商和企業內部的采購、生產、銷售等業務密切聯系起來,實現對供需鏈的所有環節的有效管理。它還實行企業業務與財務一體化,將企業供需鏈與資金鏈相對接,實現對企業的動態控制和各種資源的集成和優化,進而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通過實驗教學,使學生掌握如何在企業內部實現信息共享,又如何與外部進行信息交流。使學生對所學理論專業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教學效果,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創造能力。把信息技術與會計學科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開放式的教學。例如:利用虛擬現實完成現有實驗條件下不能完成的實驗;利用多媒體的圖形、圖像、聲音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知識;利用強大的網絡功能讓學生查閱所需資料;利用電子郵件方式此,可以解決習題作業批改和答疑。使學生接受到更多、更新下的知識,豐富和擴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面。
考試內容的變化,可以起到導向教學的作用,促進在一般課堂教學中貫徹實踐性教學的思想,重視了技能教學,改掌握進教學模式和方法。例如:對《基礎會計》考試,引入憑證填制、賬簿登記以及報表編制等操作題,分數占50%以上,并要求嚴格按規范操作,通過多年實踐,師生歡迎這種實操考試,成績顯著提高。側重于操作技能的考核,主要是以快和準為標準,應重結果的考核和評價,在實際操作上較為簡單易行,其評價也多數采取等級制,如珠算的定級考試。但財會專業中存在大量的集操作和智力技能于一體的實踐教所學,而且多數側重于智力技能,例如:算賬、記賬,涉及面廣,對于它們的考核不能只重結果,更應重過程考核。規范性和準確性是其評價的主要內容,除此之外,還必須評價學生在實訓過程中的態度,如:出勤情況、及時性等。因此,對于模擬實訓的考評,可采取層層量化,最后等級化的評價方以。
職業學校會計專業的課程要注重學生基礎能力的拓展,而不能僅重視專業性知識的培養。在課程設置上,應當緊密結合社會需求,樹立以能力為本位的課程觀;改變過去以高校教師課程編制為主的教學方法,應邀請企業家、專業技術人員等參與到課程設置和課程建設中去。在對各個會計及相關崗位所應具備的能力、素質和應掌握的知識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合理設置課程體系。如隨著網絡會計的發展,將要求會計人員能使用英語進行一般性的商業洽談、涉外接待、業務談判工作,能夠看懂英文會計報表等,因此可開設英語口語、商貿英語和會計英語課程。因此,重視專業英語、市場營銷、管理學等基礎技能的培養,對拓寬學生知識面乃至專業知識結構的重整起到積極作用,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
綜上所述,職業學校的會計教學改革首先應該理順思路,然后有計劃有步驟系統地逐層推進,對會計人才應具備的能力進行分析研究,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根本性地改革職業學校的會計教育,開創職業學校會計教育的新局面。同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適應時代信息化和企業管理現代化為重要前提,緊跟市場、動態調整、理論適度、強化動手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結構與教學方法,建立起一套動態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縮短職業學校會計教學與實際工作之間的差距,使職業教育的受教育者能真正做到職業化、實用化、專業化、技術化,培育出符合企業需求和希望的會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