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偉
(山東省東營市廣饒縣稻莊鎮中心小學,山東 廣饒 257336)
新時代,在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下,教師應該從多個方面來優化自身的課程設計。小學生身體素質正處在發育過程中,適當地加強鍛煉對他們來講益處多多,不能總讓學生只顧學習,久坐會讓他們的身體變得“頹廢”,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要讓學生懂得“勞逸結合”的道理,在進行文化課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也要兼顧身體的訓練,從而擁有更加強硬的體格,在應對困難與挑戰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多勝算。因此,教師既要讓學生習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專業知識,也要讓學生付諸實踐,參與到課堂、課下的鍛煉過程當中”。
一直以來,受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小學體育與健康在整個小學課程教學體系中一直處于邊緣地位,并且這一趨勢愈發顯著,這種現象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個小學對于體育與健康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具體而言體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從教學理念來看,部分小學將體育與健康默認為“副科”,因此教學的重心都放在了語文、數學等主干課程上。第二,從課時安排來看,不少小學每周只有1 節體育課,平時并無集中性的體育鍛煉內容,文化課和早自習在小學教學中占有絕對的比重。第三,體育教學器材不完善。特別是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鄉村地區,沒有完整的跑道、足球場等體育鍛煉場地。
從小學體育教師的角度來看,由于體育教學在教學體系中長期處于邊緣化的教學地位,組織上的不重視導致體育教師的教學熱情逐漸消退,在備課、體育教學理論、體育教學方法等方面缺少研究、準備不足,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質量始終處于低水平狀態,與預期的教學成果相距甚遠。從其他科任教師的角度來看,受“體育是副科”這一錯誤觀念的干擾,其他科任教師普遍認為體育與健康課程并不能起到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體育運動觀念和正確的生命價值觀的作用,這表現在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期間體育課常常被語文、數學教師占有。
1.教師需要對小學生的基本身心素質進行了解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增加自身的科學素養,對學生的身心發育狀況進行分析和了解。在實際教學中按照科學教學原則做出合理指示和要求,促使學生的身心素養得到更有效的訓練。此外由于小學教學時間跨度較長,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年齡加以分析和考慮,采取分段教學的原則,使體育健康教學有效匹配學生的發育需求。
2.將訓練主導權歸還給學生
在新時期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避免體育教學陷入極端。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興趣和體育技能學習能力的培養,杜絕機械化的教學思路和過程,減少考核教學的影響,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感受到應有的樂趣。
小學體育教師在新課改下需要樹立生本教育理念,摒棄傳統的硬性教學。在傳統的教育理念下,教師的教學方式都是采用的考核式,沒有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在課程的安排上也較為單調,學生參與性較低,教學的效果也較差,很多學生沒有得到有效的體育知識。而生本教育理念完全區別于傳統教育,將學生作為了教學的主體,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學生在教學中就可以得到充分的鍛煉,同時將對于學生素質的培養作為了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保障。因此,新課改下的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就需要教師樹立生本教育理念,使新的教學策略得以有效實施。
1.對學生身體機能的訓練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訓練。使學生的基礎體能得到有效提升,促使學生對體育訓練保持信息和興趣。
2.對學生心理素質的訓練
在小學體育教學,培養學生的意志力、抗挫折能力、勇氣等也是教師需要關注的重要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正向體育運動理念,使學生能夠突破限制,挑戰自我,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有效提升。
3.對學生德育水平的培養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對學生德育水平的培養是維護訓練安全,促進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重要內容。小學生因為年齡和思維方式原因,在實際訓練中往往不知道危險為何物,可能無意間對自身和其他學生造成傷害。對此教師需要情調責任感和互相幫扶意識,促使學生保持對自身危險行為的有效約束,增加學生的親社會動機。
1.普及安全理念和知識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安全因素設置為條例,供學生進行閱讀和學習,使學生了解到危險動作可能存在的隱患,提升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
2.教師保持持續的跟進參與和監督
在體育訓練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地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去。并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監督和指導,使危險因素得到更有效地控制。此外教師需要在設置危險應急預案,使危險因素得到科學合理控制。
小學生年齡較小,他們可能對于枯燥的體育與健康課內容不感興趣,因而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之時,就可以基于他們對于特定場景感興趣的特點,活用場景模擬法。比如在學習“齊步走”相關內容之時,教學前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北京天安門的升旗儀式,學生會被升旗隊伍的帥氣走姿所吸引,從而感覺自己也是一名光榮的升旗選手。相信在此種場景教育背景下,學生的齊步走學習熱情會大增,并會明確到齊步走的學習價值所在,這樣師生就會實現完美的配合,幫助學生順利的掌握齊步走的技巧。
小學生的年齡雖小,但是他們的競爭意識極強,總想要在競賽中獲得勝利,因而在開展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過程中,如果老師能夠合理運用游戲競賽法,那么勢必能夠順利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比如在學習“集合”相關內容之時,可以將全班合理地分為若干個小組,看老師發出集合號令之時,哪個小組以最快的速度來完成集合任務,速度最快、隊形最整齊的小組,就可以獲得勝利,要給予合理的獎勵與表揚。針對表現不是很好的小組,也需要給予有效鼓勵與肯定,這樣的方式能更好地調動全體學生參與體育與健康課學習熱情,并且有效鍛煉學生的身體。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初始動力,因而小學體育與健康教學的過程中,首要的任務就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學生才會樂于參與到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中,并感知到體育與健康課內容給自己帶來的樂趣。下面將針對幾種激趣教學方法進行分析。針對體育與健康這門課程,教師一定不能激進,要循序漸進,采用學生易于接受的方法,去促進學生各方面的提升。這是因為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還不是特別的成熟,需要一步步地循序漸進的引導。而且他們還處于以興趣為主的階段,十分喜歡游戲活動。所以在體育課堂上為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教師除了理論知識的講解以及注意事項的了解,還要注重激發小學生的參與興趣,一定要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來展開一定的活動,同時不能讓小學生在體育課上胡亂地自由活動。
總而言之,新課改背景之下需要教師以更加積極的教學態度以及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進行教學,從教學理念以及教學內容雙方面進行創新,保證完成新課程標準下對小學體育與健康的教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