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璐
(鄭州旅游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1464)
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的整體成效不明顯,存在網絡依賴性大、輔導員缺乏充足的信息知識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觀。針對這一現狀,應該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進行應對,堅持“與時俱進”的教育原則,不斷調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方向,并且要充分利用好網絡技術的教育優勢,以此來改善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情況。另外,還要提高對輔導員的工作要求,重視高校輔導員的專業能力,加強對網絡技術的掌握和應用,從而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網絡時代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需要進行及時的創新,不斷增強輔導員的網絡信息意識,同時要具備較高的網絡信息素養,這樣才能幫助高校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從而實現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的提升。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高校輔導員可以更好地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方便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變化,以此來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標,有利于提升教育資源的利用率,繼而發揮出網絡技術的教學優勢。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應該及時轉變過去傳統的教育觀念,深入了解當前網絡環境的特點和變化,掌握網絡時代的發展規律,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有效性,繼而為高校學生排除不合理的信息因素,最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1]。
在網絡環境中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可以增進學生與輔導員之間的情感,還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發揮出輔導員的引導作用,繼而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穩定發展。目前,網絡環境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很大的影響,通過創建安全、優良的網絡環境有利于提升教育質量,進一步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加強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以此構建一個平等的教育關系,從而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慣[2]。
現階段,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存在教育效果不明顯的問題,致使大學生的未來發展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輔導員作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指引者,應該具備較強的信息素養,同時要掌握網絡技術的應用要點,促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能夠實現進一步的創新,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情況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各行業開始注重網絡技術的應用,其中也包括教育行業。網絡環境在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致使高校輔導員面臨著工作困境,主要原因是高校輔導員缺乏較強的信息素養,對網絡環境的了解程度較低,從而導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整體質量不高,難以起到良好的教學成效。在這種情況下,高校輔導員難以深入掌握大學生的心理訴求,這大大增加了兩者之間的溝通難度,不利于形成正確的思想教育觀念,繼而影響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另外,很多大學生存在自身信息意識淡薄的問題,在面對網絡環境時缺乏自控力,容易被負面信息所吸引,最終走上不正確的人生發展道路。因此,必須要重視網絡環境下思政教育工作所存在的問題,加強培養高校輔導員的信息素養,以此來應對網絡時代的發展需求。
通常來說,輔導員在開展工作時會接觸到大量的信息知識,但大學生的接觸情況卻并不相同。對于大學生來說,自身的認知水平不夠高,在接觸信息知識時存在信息量狹隘、信息面較窄等問題,從而導致信息需求與接觸情況不一致的情況出現。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各種網絡信息層出不窮,而不少輔導員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往往重視理論教學,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信息知識,致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不強,難以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最終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高校輔導員是重要的引導者,對引導學生學習有著十分關鍵的影響,所以要自覺承擔起引導學生學習的重任,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不斷拓寬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途徑,以此來推動高校思政教育的進一步發展[3]。
網絡環境具有復雜性的特點,受網絡環境的影響,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質量不高,致使大學生難以得到正確觀念的引導。因此,必須要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來進行解決,如利用網絡技術優勢、加強學生對網絡環境的認識等,不斷增強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和網絡意識,提高對網絡環境的認識,從而養成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對于高校輔導員來說,應該認清自身的職責,加強對網絡信息的了解,及時創新原先的教育方式,鼓勵學生走出課堂,注重掌握大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此來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為了應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發展困境,應該及時采取有效的應對策略,根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實際開展情況來進行解決,從而有效增強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效果,為大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培養提供有效的保障。對于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來說,大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所以要全面掌握大學生的內心訴求,按照大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關心的話題來著手,組織多樣性的思想教育實踐活動,同時要建立專門的網絡平臺,以此來增強大學生與輔導員之間的交流,有助于引發大學生的思想共鳴,繼而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有效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實效性,還可以創新原先單一的教學手段,促使大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多的信息,繼而引發大學生的思考和探究,最終達到強化大學生信息意識的目的。
例如,近年來,校園貸事件頻發,將其引入到高校思政教育中進行探討,組織學生參與到話題討論中,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優勢,將真實發生的案例融入到課堂中,促使學生能夠認識到校園貸的嚴重性,繼而提高對校園貸的警惕意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信用感,以此來促進大學生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
現階段,大學生存在對網絡認識不足的情況,很多大學生缺乏對網絡環境的全面認識,多是依賴于網絡環境的各種功能,繼而導致網絡安全問題頻發,不利于維護大學生的自身利益,同時也影響了大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因此,針對這一情況要及時進行改善,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手段來引導大學生,促使學生可以認識到網絡環境的雙面性,提高對網絡環境的警惕性,從而建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心理狀態。輔導員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引導作用,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資源,促使學生可以養成正確的上網行為,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理解和利用,明確網絡環境具有雙面性和虛擬性,以此來促進自身的健康發展。
在實際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定期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然后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使其能夠充分認識到網絡環境的利弊,進而發揮出網絡資源的教學優勢,讓大學生可以進一步地了解現實生活、認識現實生活。例如,教師可以開展宿舍文化活動,各宿舍組成一個活動小組,鼓勵學生走出宿舍,了解校園內的角落文化,從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和精神修養,有助于促進大學生未來的健康發展。
結語:在網絡環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臨著各種發展挑戰,要想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質量,就要制定針對性的應對策略,以此來引導大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根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存在輔導員信息素養不高、教育手段單一等問題,這為實際工作的開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所以要改善這一現狀。對此,應該提高對網絡環境的認識,及時創新傳統的教育工作方式,全面掌握大學生的思想動態變化,然后加強對大學生的引導,促使大學生能夠認識到網絡環境的雙面性,繼而提高對網絡環境的警惕心,自覺承擔起安全上網的責任,從而推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