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渭南師范學院,陜西 渭南 714000)
基于幼兒個性化發展階段,教師性別是重要的影響要素。男性幼兒教師在塑造幼兒性格與社會能力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直接關乎于幼兒思維方式的養成。但是在現階段幼兒教師團隊之中,相比于女性幼兒教師,男性幼兒教師十分緊缺,已成為社會大眾廣泛關注的熱點。在鄉村振興下,師范院校對男性幼兒教師的培養,需要正視男性幼兒教師培養的困難問題,結合地方院校特色,形成完善的培養機制,提高男性幼兒教師的職業認同感與職業素養,才能推動我國幼兒教育長足穩定發展,使幼兒園男性與女性幼兒教師比例均勻,強化幼兒教育品質。
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中,對于許多從業人員而言,工作環境良好,會使從業人員的自身能力充分展現,為獲取一定成效提供必要保障。但是,通過社會學與心理學的聯合研究[1],發現在所屬團隊當中,個人所處地位,會對其職業忠誠度產生影響。在諸多方面的影響下,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男性從事學前教育的人數,相比于女性少之又少,基于幼兒園的層面展開分析,幼兒園園長、教師一般以女性居多,男性幼兒教師十分少見,在地位上處于弱勢地位。鑒于此,這也會使男性幼兒教師容易形成壓抑感,此種壓抑感會影響其職業關注度與教育工作實施,導致男性幼兒教師的職業忠誠度降低。另外,在幼兒園當中,女性幼兒教師占據主導地位,當男性幼兒教師投身于工作后,和女性幼兒教師溝通互動后,對其社會交往基本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基于我國歷史傳統的層面,對于男性與女性的工作職業,社會期待存在明顯差異。通常情況下,社會大眾普遍認為與女性相比,男性在溫柔、細心方面比較弱[2],所以對于幼兒教育工作,女性最為適合。然而男性需要肩起社會建設的重任,有一番偉大的事業,針對社會在男性職業角色方面,幼兒教師并不是社會所期待的。基于男性層面展開分析,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在承受社會、家庭、個人等多方面的影響,基于幼兒教師職業選擇,也會得到限制。加之部分男性因自身性別,對于幼兒教師職業認可度比較低。即使幼兒園在男女性別上加以考量,可以讓男性幼兒園帶班,但是在現實工作中,如若部分地方沒有盡如人意,社會大眾第一時間和其性別產生聯系。基于此,會使許多男生對于地方師范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趨之若鶩,甚至對該職位產生放棄心理。
在現實幼兒園教學工作中,教學環境層面,女性幼兒教師所占比重比較大;而對于課程設計與規劃,在制度制定過程中,主要根據女性教師的教學特征;從幼兒園內部角度出發,無法把男性幼兒教師的優勢特長展現出來,這都會限制男性幼兒教師能力的發展。基于此,男性幼兒教師無法發揮自身潛能,影響教育創新,使男性幼兒教師難以從職業方面得到成就感。因男性幼兒教師本身的特點,在教學形式與擅長方面,相比于女性存在明顯差異,尤其在獎懲、評價等方面,幼兒園對男性與女性教師并不相同[3],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對于男性幼兒教師來講,在缺少完善的管理制度下,導致其更加傾向尋找適合自身的生存空間。
在傳統社會理念的影響下,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被社會大眾普遍認為是女性工作的范疇,如若有男生選擇這一專業,往往得不到家人的認可,甚至會惹來旁人的非議。所以,導致大多數男生對于師范院校學前驕傲與專業十分抗拒,而被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招收的男生多數是由于成績不理想或考慮就業前景,才選取這一專業,學生對于這一專業并不十分了解,缺少學習能動性,在開學后學生接觸一段時間,容易出現迷茫、焦慮、逃避等不良情緒,增加對男性幼兒教師的培養難度,影響男性幼兒教師綜合發展與工作崗位選擇。
因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普遍以女生居多,所以導致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計劃主要基于女生特征加考慮,在課程設定、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等方面更加適用女生,然而男生與女生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性格差異,男生在部分課程方面的學習倍感吃力,如舞蹈課程,男生的身體缺少柔韌性,而多數地方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一般結合女生特征進行設計規劃,教師對于男生往往會放低要求,而電子琴課程也是如此,放低對男生的學習要求,導致男生的專業知識掌握力較低,對于舞蹈、電子琴等技能課程沒有興趣,影響男生專業技能的提高。
深受我國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社會包含自身的親人對于男性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存在偏差,錯誤地以為幼兒教師只有女生才能勝任,因為女性幼兒教師更加溫柔、心細,加之自身特征,非常適合從事幼兒教育工作。然而,男性幼兒教師愛馬虎大意,不適合對幼兒的照顧,導致師范院校男幼師培養面臨許多阻礙。另外,社會大眾將幼兒教師工作并不是令人向往的職業,部分人已經將其當做成“哄孩子吃飯睡覺”的工作。基于此,地方師范院校應該把握住鄉村振興這一社會發展機遇,改變男幼師培養對策,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根據幼兒的具體情況,從男生心理特征出發,對其展開幼兒心理教育,設立幼兒心理課程,使男生在專業課程學習中更具有針對性、有效性。另外,師范院校教師也要塑造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提高男幼師對這一工作擇業的認可感與榮譽感,為其構建和諧、友愛的社會環境與心理環境,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理想,處理好學習、社會與工作的內在關系,努力克服社會對男性幼兒教師職業的偏見,師范院校可以用更加遠大的目標,指導男性幼兒教師不斷進步發展,使其從心底了解幼兒教育事業,做好心理準備,才能滿足日后幼兒教育的發展需求。
當前,為了提高師范院校對男幼師的培養效果,需要社會大眾改變固有的傳統思想觀念,并對幼兒教師工作職業的錯誤觀點加以糾正[4],才能從本質層面,進一步了解男生所蘊藏的特質,肯定其從事幼兒教師的特殊價值,鼓勵與引導男生報考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提高師范院校男幼師的報考人數,以便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幼師人才,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對于男性幼兒教師而言,在幼兒性格培養與角色形成、交際能力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還有助于強化幼兒的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另外,在部分知識方面,男性幼兒教師相比于女性,其開闊性更加明顯,能夠幫助幼兒擴展知識,使幼兒的學習視野更加開闊,豐富幼兒教育內容。為此,師范院校應該加強對男幼師培養的重視意識,通過加大對學前教育專業男幼師就業前景的宣傳力度,提高學生家長對男性幼兒教師工作職業的認可度,改變家長的傳統思想,同時師范院校也要發揮引領作用,以便讓社會大眾進一步了解學前教育專業,使男性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不斷提升。
大多數幼兒不管是學習還是游戲參與,都會爭先恐后進行模仿學習。然而,對于大多數男生幼兒來講,更加傾向于警察、軍人、交警等工作職位,且對于接力跑運動、匍匐爬運動、攀巖運動等,幼兒有著濃厚的興趣。在當前師范院校教育內容層面,女性幼兒教師培養更加側重于舞蹈、美術等多方面的學習,而男性幼兒教師培養注重史、地、哲方面。所以,師范院校男幼師培養實踐方面,男幼師某方面知識面,遠比女幼師開闊,能夠促進幼兒良好發展。在擴寬幼兒事業,豐富教學內容方面,男幼師的優勢更加明顯。為此,示范院校在課程設定方面可通過設定幼兒體育游戲、軍事常識、自然科學、生活常識、輪滑技能等課程,以此在知識與技能層面,彌補女幼師的教學缺陷。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現代化教育觀念、教學形式已經被鄉村幼兒園廣泛采納。男幼師思維能力較高,對于課件制作、計算機技術運用等方面充滿興趣,且學習能力比較強,能夠推動幼兒教育的現代化發展。這就要求師范院校可結合男幼師的基本情況,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入手,使其發揮性別優勢,開設具有特色的專業課程,如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課件制作課程、錄像制作課程、剪輯課程等,以便使男幼師在從事幼兒園工作中能夠展現自身的特長優勢。另外,也能開設內容豐富的選修課程,讓男生能夠結合自身的喜好,選取感興趣的課程內容,提高男生的學習能動性,使其更好勝任幼兒園的唱歌、體育、舞蹈等教學任務。
在鄉村振興大環境下,地方師范院校應該抓住教育改革的脈搏,優化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招生方案,提高男生的招生人數。現如今,大多數師范院校都面臨學前教育專業男生培養的現實問題,歸根其原因就是男生招生人數過少,缺少對男幼師培養的重視。為此,師范院校可通過擴大男生的招生規模,使男生不再是該專業的“弱勢群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男生的學習壓力、心理壓力,提高男生的學習信心,使其學習能動性獲得激發,將會提高師范院校男幼師培養效果。另外,師范院校也要修正過去的人才培養計劃,積極開設適合男生學習的課程,在人才培養計劃制定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男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通過開設男生較為感興趣的專業科學,也會使其明確自身的學習方向與發展目標,更好勝任工作。
綜上所述,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推動社會穩定發展的同時,隨著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不斷創新發展,能夠提高學前教育專業的男生人數,改變當前幼兒教育的教學現狀,使男幼師能夠全面了解學前教育專業,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制定完整的男幼師教育培養機制,讓男幼師更加熱愛這項工作。如此一來,地方師范院校能夠把握鄉村振興發展的脈搏,改變傳統的男幼師教育培養機制,為幼教組織輸送大量的能力強、水平高的男幼師,推動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