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 杰 劉俊娥 鄭 英
山東省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山東聊城 252601
腦卒中起病急,病情進展迅速,70%左右的患者急性期過后會出現偏癱、口眼歪斜等后遺癥,其中以偏癱最為常見。偏癱患者以一側肢體出現感覺、運動障礙為主要表現,部分嚴重者則需要長期臥床,致使生活自理能力喪失,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甚至可引發泌尿系感染、褥瘡等并發癥,加重病情[1-2]。西醫針對康復期腦卒中偏癱患者多采用營養神經、抗血小板聚集等藥物治療,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康復進程緩慢,且長期藥物治療伴隨諸多不良反應,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3]。傳統醫學將腦卒中歸屬于“中風”范疇,對其治療有完整的辨證及施治體系。鑒于此,本研究探討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應用補陽還五湯配合針灸治療對康復期肢體恢復的影響。
選取2020年1月至12月聊城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96 例腦卒中偏癱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48 例)和觀察組(48 例)。對照組中,男27 例,女21 例;年齡48~78 歲,平均(61.79±5.72)歲;體重指數18~28 kg/m2,平均(23.52±1.07)kg/m2;病程8 d~3 個月,平均(1.23±0.12)個月;右偏癱25 例,左偏癱23 例。觀察組中,男26 例,女22例;年齡49~77 歲,平均(61.81±5.69)歲;體重指數17~29 kg/m2,平均(23.54±1.03)kg/m2;病程8 d~3 個月,平均(1.25±0.14)個月。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納入標準:①西醫符合《中國急性腦卒中臨床研究規范共識2018》[4]中的診斷標準:發病急驟,伴有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持續24 h;顱腦CT、MRI 提示有梗死病灶;②中醫符合《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中氣虛血瘀的診斷標準:半身不遂,肢體軟弱,偏身麻木,手足腫脹,心悸自汗,氣短乏力;舌質暗淡,舌苔白膩或薄白,脈細緩或細澀;③臨床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顱內腫瘤、急性腦出血者;②合并嚴重感染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對本研究所使用藥物過敏者;④暈針者。
對照組予以患者降糖、降壓等對癥治療,同時口服復方丹參滴丸(天士力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111,生產批號20190516,規格27 mg/丸),10 丸/次,3 次/d;口服阿司匹林(Bayer Vital GmbH,注冊證號H20130339,生產批號20190914),100 mg/次,1 次/d;靜脈滴注甘露醇(江蘇金塔藥業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80819,國藥準字H20043761),125 ml/次,1 次/d。在此基礎上,觀察組予以補陽還五湯+針灸治療,方藥組成:黃芪50 g,赤芍、秦艽、雞血藤各15 g,當歸尾、地龍、桃仁、川芎、紅花各10 g。用水煎成300 ml藥汁,分早晚2 次溫服,1 劑/d。針灸選穴,主穴:內關、人中、百會、足三里、三陰交、合谷;配穴:尺澤、四神聰、極泉、委中、太溪、印堂、手三里、氣海、元關、血海。采用0.30 mm×50 mm 一次性針灸針平刺四神聰、印堂、百會穴,進針0.8~1.2 寸,施捻轉補法30 s;采用直刺法進針其余穴位,進針0.5~1.2 寸,采用提插捻轉瀉法,得氣后運針30 s,1 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4 周。
①臨床療效:參照《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5]評估,顯效:各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改善,肢體功能基本恢復;有效:各臨床癥狀和體征有所改善,關節活動及僵硬有所改善;無效:未達上述標準。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肢體功能:采用Fugl-Meyer 運動功能評分法(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6]于治療前、治療4 周后評估,總分100 分,肢體功能與評分呈正相關。③于治療前、治療4 周后應用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數評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7]評估,包含進食、大小便等10 個項目,總分100 分,日常生活能力與評分呈正相關。④生命質量。應用腦卒中專門化生命質量量表(Stroke Scale Quality of Life,SS-QOL)[8]于治療前、治療4 周后評估,包含思維、家庭角色等12 個方面,總分245 分,生命質量與評分呈正相關。⑤炎癥指標:于治療前、治療4 周后抽取患者5 ml 靜脈血,以離心半徑為10 cm,3000 r/min 的離心速度,離心10 min,取上清液待檢,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和超敏C 反應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⑥記錄治療期間血腫、皮疹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兩組治療前的FMA、MBI 和SS-QOL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FMA、MBI 和SS-QOL 評分均高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的FMA、MBI 和SS-QOL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FMA、MBI 和SS-QOL 評分比較(分,±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FMA、MBI 和SS-QOL 評分比較(分,±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MBI治療前 治療后SS-QOL治療前 治療后FMA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8)觀察組(n=48)t 值P 值56.57±6.71 56.71±6.73 0.102 0.919 69.57±7.59a 76.71±8.03a 4.477<0.001 83.45±16.33 83.58±16.41 0.039 0.969 109.27±20.77a 122.53±25.28a 2.808 0.006 60.22±7.28 60.43±7.31 0.141 0.888 78.41±9.22a 86.33±6.02a 4.983<0.001
兩組治療前的MMP-9、hs-CRP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的MMP-9、hs-CRP水平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治療后MMP-9、hs-CRP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指標水平比較(±s)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組別 hs-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MMP-9(μg/L)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48)觀察組(n=48)t 值P 值7.13±1.04 7.11±1.07 0.093 0.926 5.37±0.85a 3.16±0.72a 13.745<0.001 400.72±40.26 399.57±40.17 0.140 0.889 192.74±1.28a 93.55±1.27a 381.119<0.001
兩組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比較[n(%)]
現代醫學認為,腦卒中是因腦血管內部血液、血管發生病變,形成血栓,導致的腦組織缺氧、缺血甚至壞死,若損傷腦部運動神經系統,則會出現半身不遂、肢體障礙等后遺癥[9]。中醫學認為,腦卒中是由于情志不暢、飲食不節、過度勞累、正氣虧虛等因素,導致氣血逆亂,陰陽失調,遂生痰、瘀、風、火,致使腦脈痹阻而發病[10]。該病多為本虛標實癥,本虛為元氣虧虛,標實為風、火、痰、瘀組織脈絡,氣虛血瘀為該病最為常見的證型,治療應以補益元氣、養血活血為原則。
hs-CRP 和MMP-9 為中風的敏感炎性指標,hs-CRP 能夠刺激平滑肌和內皮細胞的炎癥反應,誘導細胞凋亡;MMP-9 是造成細胞凋亡的因子之一,兩者水平在中風患者中異常增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MBI、FMA、SS-QOL 評分高于對照組,MMP-9、hs-CRP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腦卒中偏癱患者中應用針灸聯合補陽還五湯治療,能改善肢體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減輕炎癥反應,提高生命質量,且安全可靠。常雪利[11]應用針灸治療腦卒中后偏癱頸肩痛可有效減輕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陳譚紅等[12]應用補陽還五湯治療腦卒中偏癱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經缺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與本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補陽還五湯出自《醫林改錯·癱痿論》,是治療中風的經典湯劑,方中黃芪滋補元氣,為補氣之要藥;雞血藤補血造血;赤芍、川芎、桃仁、紅花活血祛瘀;秦艽祛風濕、清濕熱;當歸尾補血通經、止痛活絡;地龍活絡通經。諸藥合用共奏補益元氣、養血活血之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當歸尾能夠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改善心肌缺氧缺血;紅花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壓、抗炎等作用,并能夠增加心肌血流量;黃芪能夠改善血液循環,增強機體免疫力[13-14]。針灸療法是一種特殊的外周物理刺激療法,可增強患肢大腦細胞神經信息傳導,誘發患肢肌張力增強和產生,實現重組大腦中樞神經系統,進而達到改善肢體功能的目的[15]。本研究以四神聰、百會等頭針結合四肢陰陽兩經同調的方法,選取足三里等陽經穴位,三陰交、內關、血海等陰經穴位,可發揮疏通經絡、開竅醒腦之效。針藥結合治療相輔相成,可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針灸配合補陽還五湯治療腦卒中偏癱安全可靠,能促進肢體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命質量的改善,減輕炎癥反應,利于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