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改革是對教育資源的一次重新洗牌,在不斷與社會發展相接軌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學應當能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從而為學生打開思維發展的大門,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讓教學成為教師與學生雙向發展的多元空間。在創新思維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提問逐漸成為教師與學生思考的重要起點,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課堂提問具有創新性以及層次性,在有效互動中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創新思維角度;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在伴隨著教師主動提問進行有效情感交流的同時,也能夠創建更加適合的課堂氛圍,從而在分析學生學情,有針對性進行提問中提升學生的學習綜合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創新為重要的課堂優化途徑,通過有效提問,激發學生思維智慧,進行深層次的學習探索,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一、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學生思維拓展
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以及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積極進行語文教材內容的有效結合,從而在精心設計提問環節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握教學的主線,不斷運用創新思維進行課文分析和理解的同時,能夠通過有效的提問,讓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建立聯系,形成學習情境和學習興趣的同時,通過提問教學,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拓展和思維深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一個人在表演,而是通過有效的互動和合作,極大地縮小學習差距,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改變傳統教學觀念的同時,教師精準化提問目標,通過教學各個環節的優化,讓提問成為學生與教師共同進步的催化劑。
(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
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成為有效的引導者。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當平衡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理性與感性的認識,從而能夠在提問教學的過程中,準確把握各個提問環節,讓學生真正有所收獲,啟發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串聯,潛移默化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問教學需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將學生的疑點進行整合思考,運用溫和的語言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表達方式,逐漸激發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和互動,在解決學生心中疑惑的同時,提問教學變成學生創新的良好開端,教師提問的層次性以及連貫性,促進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在探究中形成綜合素質能力。
二、 創新思維角度談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一)教師主動提問,增強互動的有效性
創新成為教師進行教學實踐中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標,只有創新才能夠讓課堂教學有所轉變,讓學生真正地參與語文學習。教師在創新思維背景下,能夠改變固有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將傳統教學逐漸轉變為創新教學。教師的一言一行決定著課堂的教學效果,教師的每一個問號都成為學生思維打開的重要線索,為了能夠在創新思維角度更好地促進語文課堂提問教學向前發展,需要教師能夠主動創建問題,形成有利于學生發展的提問方式。構建提問教學目標的同時,教師發揮提問的主動性,能夠不斷引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積極的思考,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向。教師通過提問的不同方式,能夠逐漸調節課堂氣氛,從而加入幽默的成分以及趣味化提問內容,學生在產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思考語文學習的個性化方式,在與教師互動的過程中,達到理想化的課堂教學目標。教師的提問并不是漫無目的的,而是能夠更好地通過提問讓學生敢于表達,啟發學生步入下一個知識領域,促進語文課堂教學形成有效互動。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詠柳》時,教師在教學導入部分向同學們提問:在春天里你們觀察過柳樹嗎?它們都有著怎樣的特點?教師將靜態的柳樹轉化為動態的柳樹,在讓學生融入視頻資料的過程中,賦予活力,再一次對柳樹有了全新的認識。接著教師讓學生通讀整篇詩句,感受作者贊美柳樹的不同方面,讓同學們對詩詞韻律不斷推敲。過了一會兒,教師提問柳樹是春天的象征,你們能夠繪畫出作者所描述的柳樹嗎?同學們在教師的提問下開始積極的思考,并能夠與教師互動。有的同學積極討論,有的同學對問題進行深究,教師運用畫圖軟件,按照作者所描述的順序,從整體到柳枝、柳葉,到充滿生機的春風,到處都是春天的氣息。同學們跟著教師一邊繪畫,一邊思考,一邊對作者表達的情感進行融入。通過繪畫,學生的思維更加明晰,情景融合。教師讓同學們接力誦讀,感受作者所表達的春天的美,在加入學習情感中,教師進行詩詞文化背景的分析。教師在總結中鼓勵學生大膽產生疑問,將天馬行空的想象賦予實際,進而能夠聯想出詩詞意境,并能夠提出疑問,在課堂互動中有所收獲,達到與作者情感的統一。
(二)分析學生層次,有針對性提問
教師在將創新改革理念與教學課堂實際相銜接的過程中,應當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并能夠分析學生的心情,在以創新角度進行課堂教學提問設計的同時,符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不斷讓學生把握課堂學習的重點,在積極互動以及共同探究中,能夠逐漸分析課文層次,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教師的提問教學在以創新思維為基礎,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應當能夠有針對性地設計提問,從而更好地讓學生產生思維碰撞,真正融入課堂,將自身富于情趣的問題逐漸得到實踐答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提問引發學生積極的思考,并在學生思維層次范圍內更好地產生新奇特的思想,能夠鼓勵學生向著更高層次的思維進行挑戰,能夠生動地描繪以及積極地對信息進行整合,在突出學生提問有效性的同時,也能夠讓課堂變得更加的精彩。教師的提問就像是一次思維的點撥,從而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通過針對性以及層次性的提問,讓學生能夠找準自身的定位,在課堂學習中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激活學生的探索欲望。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二年級下冊《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教師在教學導入部分,讓學生們回憶自己在生活中曾經做過哪些有意義的事情,在得到別人的認可以及感謝的話語時,是怎樣的心情?同學們積極地開始回憶,將生活中的不同經歷和大家分享。在互動中教師開始介紹雷鋒的生平事跡,雷鋒雖然不在了,但是我們要將他的精神繼續發揚,課文中娓娓道來的雷鋒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教師通過幻燈片的形式將內容進行了一一播放,并將雷鋒所做的小事繼續放大。生活中我們應當肩負歷史使命,不斷在社會新環境下找到需要我們的地方,并能夠幫助他人,從而體現出雷鋒叔叔在我們的心里,愿意奉獻自己的愛心。接著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問題的深化。有的學生思維進度慢,有的學生只是流于表面,這時教師將生活中的雷鋒人物進行播放,讓學生樹立心中的榜樣,逐漸將自己的思想進行凈化,更好地提升實踐能力。教師讓同學們能夠從班級的小事做起,在形成有利學習情境的同時,啟發學生思維向著正能量以及積極陽光的方面發展。最后教師讓同學們采用信件的形式,給雷鋒叔叔寫一段自己的心里話,學生在探索主題的同時,也通過教師的不同提問層次,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對雷鋒精神進行發揚和實踐。教師在總結中對學生的積極表現給予獎勵,并讓學生在生活中自主產生疑問,不斷通過對內容的有效思考和質疑產生聯想的情境,用書寫的方式形成思維的有效擴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效果的提升。
(三)提問的連貫性,啟發學生思維智慧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問題,將帶給學生不同的學習路徑以及思維方式,在不斷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同時,教師的提問切實能夠給予學生創新的機會。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主觀表達,在積極與學生進行合作的過程中,更能夠感受到課堂學習的樂趣;在連貫性的提問中,學生能夠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啟發學生產生思維智慧,讓學生積極地在相互交流以及有效解答中產生創造性思考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像是一位掌舵者,不斷觀察學生的情緒變化以及學習進度,還要分析學生的學情,在讓學生樹立學習信心的同時,也能夠突出學生敢于提問的態度,掌握有效的提問方法。課堂中始終保持質疑、解答以及驗證的過程,積極進行思維的創新,與教師共同營造出高漲的課堂氛圍,讓膽怯的學生能夠積極地進行學習思考,讓充滿信心的學生進行思維的不斷延伸,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提問環境,從而讓學生形成語文發散思維,參考其他同學的提問內容,不斷產生信息的有效整合。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當找到適合的提問時機,實施有效的提問鼓勵政策,在與學生產生思維互動中,讓課堂提問更加具有創新性以及合理性。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二年級下冊《沙灘上的童話》時,教師在教學導入部分讓學生自主敘述出一則童話。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與童話為伴,在不斷閱讀中會發現童話中鮮明的人物性格以及圖文引發思維的想象和創造,有的同學將安徒生的童話拇指姑娘和丑小鴨進行了表達,在不斷與教師進行互動的過程中,也能夠將童話中的真善美進行挖掘。今天我們在沙灘上共筑童話故事,你們會堆沙堡嗎?喜歡堆哪種?在教師的提問下,同學們異口同聲表示喜歡:有的喜歡大恐龍時代,能夠堆成摩登建筑,在對沙灘的游樂過程產生了好奇,同時在教師所展示的不同沙堆城堡圖片中產生聯想。教師讓同學們認真閱讀,不斷產生疑問。教師讓同學們描述課文中的童話內容,你們是如何感受的?在沙堡保衛戰中,誰最厲害?接著教師采用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相互提問和相互回答,通過課文中沙堡與童話的有效聯想,更好地編織一則關于沙堡中的童話情景,在捍衛正義,不斷凸顯出善良與美好的同時,也能更好地加入自己的想象成分,讓主人公變成你所想象的人物。同學們積極地展示自我,在相互交流和不斷探討的過程中,教師積極的指導和評價,讓學生在合作中產生良好的創新意識,并將提問變得豐富多彩和活潑生動。你能為勇士加上鎧甲嗎?你能在童話中保護她嗎?同學們在組內開始不斷想象,有的同學甚至將沙灘上的故事聯想到動畫片,教師表示非常的棒,這次如果同學們編制的童話優秀將會得到應有的獎勵。同學們在教師的鼓勵下,開始積極為自己編織的童話增添故事情節以及人物形象,在不斷豐富的情節描述中,通過有效的故事創新提升合作效果。緊接著教師總結:你們要突出特色,童話要感染別人,在沙灘中加入科技力量會如何呢?過了一會兒,教師將同學們的不同童話故事在校園網絡中展示,讓其他班級的同學以及家長共同對童話故事進行品鑒,并評選出優秀作品。想象無極限,想象也能夠創造另一個世界。在教學總結中對學生在合作中的不同表現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并將沙灘上的童話進行單元目標的聯系,學生構建整體學習思維,在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讓提問更加新穎適度;在提升學生提問能力的同時,也能更好地進行提問內容的反饋,積極創新課堂教學,促進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全面發展。
三、 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結合重視提問的連貫性,啟發學生思維智慧、分析學生層次,有針對性提問、主動提問,增強互動的有效性等策略,基于創新思維角度,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提問。
參考文獻:
[1]顏世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12).
[2]薛偉,韓如軍.略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19(9):129-130.
[3]盧麗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外語學法教法研究,2019(14):208.
作者簡介:
吳庭慧,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花橋集善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