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昱
市域是我國行政體系中的中間層級,市域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石,在國家治理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要實現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遠景目標,關鍵還是要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那么,作為市級檢察機關,應該如何發揮法律監督職能作用參與市域社會治理?這里我談談梧州檢察參與市域社會治理的一些做法。
梧州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東大門,地處“三江總匯”,廣西784條大小江河溪流匯聚到梧州,水域非常寬闊,水資源的豐富伴隨而生的是非法采砂的亂象。在掃黑除惡期間,梧州打掉了盤踞一方多年的以黎某某為首的“砂霸”54人涉黑組織,令當地百姓拍手稱快。我們以此案為契機,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之上圍繞采砂亂象問題于2019年向市水利局發出檢察建議。在隨后的跟蹤問效過程中,我院發揮結合公益訴訟職能,與市河長辦簽署《關于加強公益訴訟工作協作機制建設的意見(試行)》長效機制,探索建立“河長+檢察長”依法治河新模式。就在我參加研修班學習期間,我院接到梧州市河長辦的信息通報,中央環保督察組反饋線索反映藤縣北流河金雞水電站附近河段出現大量水葫蘆生長,已泛濫蔓延河段長度約5公里,覆蓋水域面積約80萬平方米,因未得到及時清理已附著大量塑料袋、泡沫箱等生活垃圾及其他雜物,堵塞河道造成水體污染。我院會同市河長辦一同趕赴現場調查,并督查當地行政機關積極履職,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力度,加快清理河道,同時與上游的容縣檢察機關、行政機關召開協調會,對上游河道水葫蘆治理問題進行研究并達成共識,多方共同努力治理水葫蘆污染河道問題。
在發揮司法救助化解社會矛盾方面,梧州檢察在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品牌引領、重點救急、聯合救助、多元幫扶、常態回訪、智慧高效”的國家司法救助“梧州檢察經驗”,實現了國家司法救助和脫貧攻堅有效融合。我們也將不斷努力探索,在鄉村振興、化解社會矛盾方面有新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