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摘要:? 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廣大教育工作者都努力探究的一個重大課題。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訓練為主線,培養創新精神為目標”,摸索出的一套溫故設疑、探究質疑、導練釋疑、拓思生疑的“四疑”數學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設疑、質疑、釋疑,然后再生疑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不斷探求新知的欲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 溫故設疑 探究質疑 導練釋疑 拓思生疑? “四疑”數學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推動學生主體性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渠道。因此,積極探求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自參加教學工作以來,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訓練為主線,培養創新精神為目標”,摸索出了一套溫故設疑、探究質疑、導練釋疑、拓思生疑的“四疑”數學教學模式,使學生在設疑、質疑、釋疑,然后再生疑的過程中,激發了學生不斷探求新知的欲望,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下面具體談談小學數學“四疑”教學模式的運作程序。
一、溫故設疑,找準生長點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這段話是有道理的,若上課之初,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不起來,直接會影響學生的求知欲望。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個新的問題的解決都是利用主體經驗中已有的舊工具實現的”,也就是說各種新知識都是從舊知識中發展出來的。因此,這一教學環節,主要是根據心理學的遷移規律在組織學生溫故鋪墊的基礎上,尋找新舊知識的連接點,并把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抽出來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適時設疑入新,造成學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狀態。
如教學年、月、日時,一上課,首先溫故“時、分、秒”的知識,并聯系生活實際,以此作為生長點,設疑引思:小強的爺爺今年只過了18個生日,誰知道小強的爺爺今年有幾歲?在學生疑云頓起,議論紛紛之時,導入新課。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油然而生。
二、探究質疑,把握重難點
“疑”是思維的開端,是創造的基礎。教會學生質疑問難,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重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教學中,應當采取自學質疑和互助質疑相結合的方法,鼓勵學生大膽發問,引導學生在知識的關鍵處、關聯處、重難點處、思考的轉折處提出問題。通過自悟、啟發、討論、實踐操作等形式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同時鼓勵學生敢于懷疑已有的結論,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去探索解題途徑。
如教學年、月、日時,在溫故導新、演示三球儀弄清年、月、日的由來之后,出示2009—2021年每月天數的表格卡,提出質疑目標;一年有幾個月?每月的天數是不是固定的?有幾天?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每一年的二月有什么規律?哪些年份是平年?哪些年份是閏年?平年多少天?閏年多少天?怎樣用左拳記憶大月小月?公歷年份是整百的必須是多少的倍數才是閏年?首先組織學生自學探疑,通過自學課本,初步獲取知識,自己解決有關問題,并且圈畫出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以及自己新發現的疑難問題。然后組織學生圍繞重點、難點、關鍵問題和疑難問題進行互助質疑。對于互助質疑,還不能解決的問題,通過教師啟發,引導加以解決,然后歸納整理總結學法,形成知識系統。
三、導練釋疑,注意銜接點
質疑是發現問題,這只是學習成功的一半,只有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質疑畢竟只是手段,釋疑才是目的。
1.導學釋疑。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觀察、操作、啟發提出問題、反問、討論等形式抓住共同疑難的問題指導學生釋疑。如教學年、月、日時,課本中講的“通常每4年里有一個閏年。”和“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老師啟發提問:這里為什么用“通常”、“一般”這兩個詞,教師指導學生看教材上的底注就明白了。
2.導練釋疑,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解答習題達到鞏固新知,發展思維,反饋信息,顯示教學效果。因此,采用形式多樣的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增強練習的興趣,達到釋疑的目的。
如教學年、月、日時,設計了一組練習題
1.填空。1一年有(? )個月,有(? )個大月,有(? )個小月。②香港回歸祖國是(?? )年,這一年有(? )天,澳門回歸的后一年是(? )年,這一年是(?? )年。
2.判斷下面說法對不對?為什么?138個月就是3年又8個月。②2000年是閏年。3每年只有4個小月。4小華說:國慶節的前一天是9月31日。
還通過口答、連問等形式檢測了課堂教學效果,發現問題及時釋疑。
四、拓思生疑、設置延伸點。
學無止境。教學要使學生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教師就應該指導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拓思。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激發學生去思考去探索,直至產生新的疑問,來滿足學生要學的欲望。由于學生的理解程度不一。基礎不一,完成同樣作業的時間也就不一。為了使優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飽,后進生吃得了。可設計具有延伸性的梯度作業。把作業分為必做和選做。
如在教學年、月、日時,可設置了檢測本節課教學效果的必做題。同時還可設計供有余力的學生做的延伸題。為什么一年有365天呢,還有366天呢,為什么通常每4年里有一個閏年呢等問題,使學生產生了新的疑問,教師出示《十萬個為什么》,激發學生課外探求,學習興趣得以保持和升華。
小學數學“四疑”教學模式,能較好的培養小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等能力,更加完美地推動學生自主性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這一教學模式對其它學科的教學都是適應的,希望能對教育教學同仁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欒穎.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思考[J].數學大世界(中旬版).2020,(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