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摘要::本文從教學過程的組織及各種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的使用,對《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職業教育的時代要求進行探討,提出課程實施與改革的方向。
關鍵詞:汽車機械基礎,學習興趣,教學手段,信息化教學
《汽車機械基礎》是高職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課程內容涵蓋工程制圖、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工程材料、機械設計等綜合內容,是以“夠用”的原則整合成的一門課程,內容多且知識點之間跳躍性強。使學生獲得汽車機械基礎必要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習后續課程以及從事與本專業有關的工作等打下一定的基礎。由于學生基礎課程知識掌握不足,加之課程難度較大,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提不起學習興趣,對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挑戰,一方面我們要注重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要通過教學改革,豐富課程內容,優化授課手段,以適應現代制造企業的人才需求,滿足中國職業教育的時代要求。
一、講好緒論課,將學生的思維引入汽車工業殿堂
學生如何將這樣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學好,學習興趣尤為重要。使學生對課程產生興趣,將他們引入探索知識的大門,上好第一課是關鍵。如何生動地進行授課,需要教師在課前應準備大量的資料與行業相關的信息,結合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汽車制造專業學生的發展方向,畢業后可以從事的工作類型等問題,課上用富有感染力和幽默風趣的課堂語言盡量將最具吸引力的知識展現在學生面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緒論課引導學生對課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教學手段要多樣化
1、靈活運用教具直觀教學
直觀教學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增強感性認識,有利于對知識的理解。在講解機械常用機構時,教師可以先分解教學模型了解機構的結構及各部件的裝配關系等,這樣對連桿凸輪各部件就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然后運用掛圖結合實物講解這樣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個較清晰的印象。學生在直觀教學中對于理論知識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逐步對這門課程產生興趣。
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
機械基礎課程中一些機構抽象,在講解這些知識時,教師一般用語言結合圖紙講解,但學生很難理解透徹,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也難以達到良好的效果。教師制作微課微視頻,PPT課件,采用動畫技術和仿真軟件展開教學,輔助CAD軟件,充分運用網絡資源,使得教學內容以多種方式呈現,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設計教學過程時,將課程章節內容模塊化,針對某些知識點錄制制作成5分鐘左右的微課,微課可以設計成講授型、問答型、演示型等幾種形式。并將這些資源上傳到智慧職教云平臺,可以作為學生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內容,資源可以重復觀看,有效地突破知識的重難點。
應用實踐教學
在講解機械傳動總體結構及裝配關系時,我們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帶傳動,齒輪傳動拆裝實訓,在拆裝的過程中教他們認識機構零件,掌握傳動機構的結構特點和裝配特點以及常用拆裝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學生通過動手、觀察,直觀感受機構運行。掌握理論知識并總結。
三、教學設計滿足時代要求
學生在學習該門課程時,不僅要獲得專業知識,教書育人中的“育人”環節也必不可少。深入挖掘育人元素,將“課程思政”貫穿教學全過程。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指出,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進一步探索課程思政建設的有效途徑。《汽車機械基礎》是汽車制造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更應站在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前沿,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的切入點,教研室團隊編制課程思政案例集,將思政內容貫穿教學全過程,達到教書與育人的有機結合。在教學過程中,將“工程師文化素養”和“工匠精神”貫穿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學完本門課程后,不僅具備該課程的專業知識,同時具備本專業的專業素養。
四、教學內容要與實際生產緊密結合
理論是為實踐服務的,脫離了實際生產,我們的教學就毫無意義,學生也就完全沒有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我們不僅僅教會學生某個知識點,而且要告訴他們如何運用這個知識到生產中去,如何指導他們工作。這樣學生就會懂得學習的意義,樹立了質量意識、崗位責任意識,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從而激發學習動機。
結束語
綜上所述,汽車機械基礎設計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制作成不同的知識模塊,實施模塊化教學。教學知識模塊應用信息技術呈現出來,使得專業知識系統化,學生在學習中更容易掌握。教師在教學中,將重點知識和難點知識用課件體現出來,發揮動畫技術的作用,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身臨其境之感,由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設計操作中發揮仿真軟件和設計軟件的作用,指導學生充分運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的知識探索欲望,與教師積極互動。通過教學改革,使得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更加完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被充分調動,教學效果顯著提升。當廣泛的興趣成為學生的人格特征時,他們不需要或很少需要外來的獎勵,而能自覺地進行學習,甚至離開學校后仍然能堅持學習。
參考文獻
[1]周媛媛.多媒體技術與《機械基礎》教學有效整合的實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1):93-94.
[2]朱飛.高校課程思政的價值澄明與進路選擇[J].思想理論教育,2019(8):6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