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歡歡
摘要::初高中歷史教科書的看過的教師不難發現,知識的相似點很多,但是相較于高中的歷史知識,中學的更為淺顯易懂,可以說中學歷史是學生們學習歷史的基礎,那么如何打下扎實的基礎為后續的進階學習做功課就是每一個歷史教師都應當思考的問題了,
關鍵詞:教學目標;核心目的;思維方式
高中階段的歷史知識是初中階段歷史知識的升華和拓展,因此初中階段歷史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并掌握基本的歷史事件。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教學同樣應當重視碎片化知識的積累過程,只有師生一起努力,學生們才會更容易形成自己的歷史學科知識體系的建構。
明確教學目標
無論是教學還是學習都需要明確的目標,只有具備了明確的目標,教師教學才有方向。綜合性的去看初高中的歷史教學目標不難發現,初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更多地是基礎知識的傳授,而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則更為重視學生的歷史價值觀和歷史態度以及人生觀培育。因此,想要有效地實現兩者之間的教學銜接,就需要初中階段的老師有意識的去思考如何在中學的教學目標上去融入部分高中歷史教學目標。拿人教版的教材進行舉例,人教版部編的新教材中歷史分為中國史和世界史,其中大部分都是基礎知識的講解,而且中國史同世界史之間很少有互動,兩者都是單獨存在的個體,其更重視知識的時間和年代,但是高中的歷史知識則要求更多,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在初中階段讓學生們思考歷史事件發生的脈絡去有效地進行兩者之間的串聯。
幫助學生明確歷史學習的核心目的
讀史可以明鑒,知古可以鑒今,學習歷史的目的很明確,很多學生在學習基礎歷史的時候常常感覺自己非常努力,但是在考試時收獲的結果卻很差。究其原因就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不知道自己在學什么,往往都是無頭蒼蠅一樣全都學。要知道,歷史學科知識是有重點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一定要主次分明的去學習,切勿全部都學,主要的就是根據歷史事件的發生來抓住這一歷史事件的核心知識點,這樣才可以取得很好的學習成績。例如:在學習中國史的時候,初中的歷史課本主要圍繞的是以時間脈絡為主的主要大事件的發生,學生們需要簡單掌握的就是這些大事件的時間,影響等。而到了高中階段,這些知識又要重新學習,看似是重復的學習,其實目的是不一樣的,高中階段的歷史學科知識是升華后的知識,其中章節的講解重心主要圍繞的是時間段內國家制度的轉變,像,夏王朝的王位世襲、西周的宗族分封制、秦漢的郡縣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等等。他是對初中時代知識的提煉和升華,因此,教師在中學階段的歷史講解時,要適當的為學生講解下這些簡單的制度,讓學生在后續學習的時候有種溫故而知新的感覺。
提前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方式的轉變
任何知識的學習都是應當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歷史學科尤其如此,在學習歷史知識的時候很多學生采用的仍然是死記硬背的方式,他們在學習這些內容時,往往很少開動自己的大腦去進行思考。這種落后的學習方式在學生升入高中后,會讓學生驟然間感覺學習壓力劇增,因為高中要面臨高考,學生各學科的課業壓力都十分巨大,如果仍然還是選擇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進行知識點的學習,那么無疑是很困難的?;谶@種現狀,教師在初中階段就應當開始讓學生以歷史的方式去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和思考,這樣學生在這種學習模式下有了固定的學習思維,在面對陌生歷史知識時就會更加地容易掌握,從而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辛亥革命”相關知識點時,如果學生只靠死記硬背的話,能較為清晰記住的也就是革命爆發的時間、革命爆發的影響等幾點,對于革命爆發的大背景,革命的過程,以及革命最終失敗的原因都是難以準確掌握的。但是讓學生們用思考的方式去發現這些知識點就會不一樣,尤其是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知道歷史事件都是有脈絡可尋的,學生們發現了脈絡在后續的學習中就會變得更加地愿意動腦思考,隨著這種思維方式教學的進行,學生們一定會慢慢的形成自己的歷史核心素養。
正確學習方法的傳授
不同的學習階段要有不同的學習方法,但是很多學生卻缺少正確學習方法的指引,尤其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小學是教師讓做什么,學生就做什么;中學是教師讓學生辦成一件事,學生們會用多種方式來完成目標;而高中則是,學生會思考,我為什么要做?應該怎么做?等等。產生這種思維轉變的主要原因就是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其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漸漸形成了自己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辯證唯物主義觀念。因此,在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讓學生知道會分析問題和發現問題,具體的就是:學生要自己在中學階段嘗試著做表格來對比不同事件,像中國的戊戌變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對比地時候可以有時間、地點、人物、影響,成功的原因,失敗的原因,歷史事件對我們的啟迪等等。學生通過這樣比較方式掌握的知識點會非常的清晰明了,這對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和對于高中更好地學習歷史都是有著非常好的幫助的。
結語:歷史的學習是一個由淺到深的過程,但是這個過程是需要循序漸進來完成的,如果在初中階段沒有嘗試著去改變學生的思維,直接讓學生去學習難度更大的高中歷史知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必然會大受打擊。但是如果提前在中學階段做好兩者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學習思維的轉變,那么就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完成歷史學習的進階。
參考文獻:
[1]王琴.以銜接促高效——淺談初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銜接策略[J].考試周刊,2018(61):159.
[2]呂志洋. 論初高中歷史教學設計的有效銜接[D].湖南師范大學,2017.
[3]徐建斌.正確處理初高中歷史知識銜接問題[J].知識窗(教師版),2015(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