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柄
【摘要:】本文主要從?高中化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思考進行闡述說明。化學課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到了關鍵的意義,不僅可以讓學生在進行化學知識學習的期間得到更多的知識,并且還可以讓學生在參與實驗活動過程中積極思考,鍛煉身心,運用實驗來驗證自身所學習的知識內容。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當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從多角度出發,運用化學課堂來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高中化學;創新能力;實踐分析
引言:創新在新時代的發展中是一個永恒不變的話題,并且教育事業在不斷發展中也需要創新,學生是未來的花朵,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是社會發展的不懈動力。化學是一門自然性的學科課程,并且也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關鍵,應當全面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化學的現象。化學主要就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內容,實驗則建立在相關規律發展之上所總結出來的內容。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枯燥單一的化學教學現狀,讓課堂變得生動具有趣味,從而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學習的創造力,引導學生學會運用新思維的角度來看待問題。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所要掌握的基本原則
高效原則
創新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保證學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自身的學科素養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期間,應當考慮的就是教學方式是否高效,是否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講解《認識有機化合物》的過程中,對于這部分的知識內容,可以為學生講解本課程的相關知識,從而使學生可以對“有機物”得到全新的認識。不僅如此,教師還應當全面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并且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實施教學計劃,保證學生可以在教師的指引下形成健全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化學學習能力,保證學生化學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實踐性原則
如果教師在化學教學中一味的將教材的知識內容灌輸給學生,并沒有引導學生將所學習的知識內容轉變為實踐,那么就會導致學生難以掌握書本中的知識內容,限制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化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開展中應當保證學生可以形成獨特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可以形成健全的創新思維,堅實實踐性發展原則,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內容運用到生活中,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為日后的學習提供動力。
問題性原則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所提出的問題可以全面激發學生知識學習的欲望,從而使學生積極探索化學的學科知識內容。不僅如此,教師應當注意的就是問題的提出應當保證多樣性,避免出現枯燥單一的形式,應當結合學生自身的興趣提出問題,保證學生可以參與其中,進行全面思考。在此教學中,教師應當為學生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問題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從而在不斷學習中激發自身的創新能力,保證學習效率得到提升。
高中化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問題因素
為了積極響應教學的實際發展需求,促進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高中化學教師應當以全新的姿態開展化學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雖然起到了部分的成效,但是其中還是存在部分的問題。首先,高中化學教師應當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目標,但是當前教師根本不重視。教師因為受到應試教育影響,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期間更加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關注,從而導致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有所忽視。雖然部分的教師在心理上認可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仍然在存在著明顯的逃避心理,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并沒有給予高度的重視。其次,部分教師在課堂化學教學活動開展的其中一味的運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恨不得一下讓學生掌握全部的知識學習內容,從而導致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難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知識的學習中。不僅如此,在實踐教學環節,教師會更加注重自身的演示活動,部分簡單的實驗為了節省課堂的教學時間還會不進行,由此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提升。
三、高中化學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提高思考
高中化學的學習是在初中化學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更深一步的教育,并且也是為了落實教學發展下的全新需求,從而更好的提升高中學生的創新能力。高中階段是學生掌握知識的主要時期,化學教學具有明顯的系統性,并且教學目的十分強,其根本的教學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構建系統的學科知識,為學生日后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深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
化學教學當中課堂互動不只是簡單的教師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是在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全面發展。因為在當前的學生心理,往往深處都會產生對教師的畏懼,雖然教師在教學中在不斷的轉變自身的角色,并且盡可能的為學生塑造親和力,但是在學生心目當中塑造的根深蒂固的思想只有學生自己能夠明白。因此教師應當注意的就是,不僅要在教學中轉變自身的角色,并且還應當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性得到提升,呈現高效的教學手段。高中階段的化學反應、化學元素與初中階段來說有著明顯的難度,并且學生自身的學習來說也有更高的要求,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對話十分的關鍵,使學生達到樂學、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深化學生對化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例如,在《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教學當中,教師讓學生針對化合物的分類方法、主要類別進行自主的選擇和探究,有的學生能夠有效的掌握按照構成有機分子的碳的骨架來分類,有的學生則針對有機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團分類的方法較為熟練,學生在相互的溝通中,不僅能夠強化自身所學知識的內容,還能夠從其他的同學的經驗中獲取相應的知識內容,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二)鼓勵學生提問,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鼓勵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提問是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如果在課堂的學習中積累了眾多的問題,那么下一步就是面向問題出擊,積極主動探索,從而解決問題。在問題解決的期間,學生的創新意識自然而然就會得到鍛煉。由此可見,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推陳出新,及時轉變傳統落后的教學觀念,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期間應當格外注重問題的探究性,可以運用適當的手段來將學生所探究的問題轉變成為現實。教學中通過問題的推動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將自身的經歷投入其中,從而實現對知識的內化與分解。例如在教學《物質性質的探究》的過程中,部分的學生會表示,依照金屬的活動性來說,鈉要比鐵的活性高,但是為什么在制取銅的過程中會運用到鐵,而不是去運用鈉?這樣的話不是可以讓制取銅的速度變得更快嗎?面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教師不必著急給出答案,可以因勢利誘提出這樣的問題:(1)在上述的兩種溶液融合之后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所出現的這一反應是否與反應原理一致?(2)如果一致,那么可以運用金屬鈉來制取銅嗎?教師在問題提出之后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探討研究,從而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使學生明白其中的真理,積極思考,促進創新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注重實驗,在實際操作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化學實驗可以說是教學中十分常見的教學形式,并且通過實驗還可以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的公式展現出來。如果讓學生一味的沉浸在課本知識的學習中,就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所以說,教師在課堂教學講解的期間,在保證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可以轉變成為實驗演示的方式,邊演示邊進行知識點的講解。例如鎂燃燒時所發出的光十分的強烈,但是在燒盡之后就會變成白色的粉末,并且邊緣還會出現黑色的顆粒。如果學生在這一階段沒有親自實驗驗證,就會導致學生對現象的發生理解的并不透徹,并且產生疑惑。因此在實驗教學的驅動下,學生就會發現化學學習的奧秘。高中學生對新事物的學習都有強烈的好奇心理,通過實驗就會讓學生打開腦洞,發現諸多類似的問題,引導學生打開創新能力,從而不斷的學習。
(四)巧妙設計問題,激發學生興趣
高中化學教學相對來說會包含較多的實驗內容,教師也會運用實驗的方式來為學生進行教學演示,但是這樣卻導致學生的參與度有所忽視。在當前互動對話式教學中,教師應當巧妙地為學生設計課堂教學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參與度,從而保證學生可以對化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舉例來說,在進行《鐵與水蒸氣》的教學實驗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展開提問:“鐵與水蒸氣反應期間會發生怎樣的現象?”學生在聽到教師提出的問題之后會進行積極的思考,之后由教師指導學生到講臺上進行演示,鼓勵學生善于動腦思考分析,從而呈現高效的實驗內容。教師在與學生探究問題的時候可以運用石棉絨包裹鐵粉,之后在將其放在玻璃管的位置當中,另一端塞緊,這樣就可以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出現“冒泡”、“爆鳴聲”的現象,進一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
(五)劃分小組,在小組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在當前經濟迅速發展的階段,各行各業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教育行業也亦是如此。教育行業的壯大發展直接關系到我國人才的培養以及國家文化實力的提升,因此應當對教育給予高度的重視。在當前核心素養發展的背景下,教育不僅僅要求教師為學生傳授相關的知識,并且還應當格外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格外關注核心素養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進而激發學生的潛能。化學的知識相對來說抽象,學生更愿意選擇團隊合作的方式的來探索知識的奧秘。不僅如此,當學生自身的想象力受到嚴重的阻礙,就會難以面向更為前端的發展。但是將問題放在小組中進行探究就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思緒得到發展,頭腦更加清晰,并且學生自身的思想也會逐漸的踴躍出來。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全面依靠自身的想象力以及自身的創新意識收獲更多,讓團隊的學生可以積極探索具有趣味性的化學現象,促進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提升。不僅如此,小組合作共同探究模式可以讓學生在高壓環境發展下放松心態,促進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化學內容與其他科目有所不同,主要就是以實驗課程活動為基礎,保證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處于同等的高度,因此在教學中應當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社會是一個高度發展的時代,創新能力是當前人們發展中應當掌握的主要需要,并且也是對人才衡量的標準,只有具有創新能力才可以更好的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促進化學的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龍旭,唐于平,史亞軍,唐志書,郭惠,靳如意.以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為契機推進藥學院化學實驗教學發展[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36(12):236-239.
[2]張丹.基于“深度學習”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35(07):61-65.
[3]趙海鵬.論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6(11):39.
[4]林小駒,李躍,沈曉紅.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構成和特點[J].教育導刊,2015(05):78-81.
[5]劉德芳,劉蓉,李紅陵,宋麗,張建蓉.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分析化學教學改革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9(10):166-170.
[6]劉夢琴,鄺代治,馮泳蘭,張復興,王劍秋,許志鋒,唐斯萍.以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構建多元化實踐教學體系[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03):189-193.
[7]劉佞珺.淺談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創新導報,2013(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