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芳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影響下小學語文教學也提出了新的改革,學生的感恩、素質,能力方面的全面發展值得老師們的關注。小學是決定學生個人素質、思想認知的重要階段,在此時期感恩教學可以對學生的引導起到良好的效果,感恩教學還可以使得學生對于學習的熱度大幅度提升,本文對感恩教學在小學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分析,希望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提升有所幫助。
關鍵字:感恩教學、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應用
在教學改革后,我國小學的語文教育,現階段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是大多數教師還在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與要求培養素質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馳。學?,F在處于新時代的教學環境下,為學生打造良好的情感感恩體驗,是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案卸鹘虒W”,會為教學帶來深刻的變化。所以我們在教學中要將信息技術與知識相結合,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一、感恩教學在小學語文的應用分析
感恩教學對于學生的意義就是激發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對于語文教學的熱愛與感悟,從而使教學的效率大大增加,富有情感是小學語文教學作品最大的特點。
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權利,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把傳統教學里的掌握者變成權威者變成合作者或者伙伴類型的關系。在語文的感恩教學中尊重學生的個人人格和權利,實現公平對話、公平交流,成立一種和諧如細風般的關系氛圍。在于為的教學中老師應樹立良好的學生觀,因材施教,以自身崇高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以淵博的知識激發學生向上的心,以激情渲染學生,以精致的教學課程吸引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使得自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不斷攀升。如果在教學過程中,缺少了感恩教學就很難激發這一特點,在學習的效率上也很難提升,所以感恩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上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結合實際,尊重相對應的原則才能將感恩教學的作用發揮最大。
二、將課文結合進行感恩教育
在語文教學里無論是內容和形式都能顯示出很深的人文特征,教材文章和詩句本身就蘊含大量人作者感恩和主題思想,如果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章中所表達的感恩因素和思想因素,那么學生的思想觀念、個人性格、道德方面、價值觀都將會的得到優良有效的引導,不僅使學生樹立起了優秀的人格,同時也會讓學生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對小學語文教學起到很好的現實效果。
例如在學習《金色的魚鉤》中教師在教導學生理解課文的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感受作者對于老班長的感情,把老班長對于三個小病員的情感投射到自己身上,感受作者塑造老班長形象時所帶的情感。再比如在課文《圓明園的毀滅》中,學生只靠著文章中所寫的文字,是無法體驗到圓明園“建筑瑰寶”的特點的。這時我們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圓明園的景觀完整的展示在學生眼前。學生自己觀察圓明園三園的結構構造,結合文章中的“眾星捧月”,自己進行分析。圓明園在學生的心里有了一個大概的輪廓,老師同時可以播放電影《火燒圓明園》的片段,讓學生自己討論。這不僅可以對學生造成心理上的震撼也可以很好地理解課文。
那么在這兩篇課文中,教師應該如何像學生引入感恩教育呢?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十分優越,但是在僅僅幾十年前,我們還是處于一個落后挨打的地位。學生在觀看了火燒圓明園之后,看到了僅僅在一百年前,我們的國家還處于一個落后挨打的地位?!痘馃龍A明園》就是列強重要的罪證之一,但是我們今天的生活是像《金色的魚鉤》中,我們的先輩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每一個學生可以坐在教室中安心的讀書,都是先輩們付出所換來的。將課文進行有效的結合教育,會增加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促使學生成長為全面的健康發展人才。
二、讓學生描述情感
語文教材之中很多反映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講解的時候可以將傳統美德和教育聯系到一起,比如在學習《我的母親》的時候,讓學生充分了解文中母親的一生,從身世到經歷、性格、遭遇,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對于母親無以為報的感恩之情和對母親無限的敬愛之情。再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里相信在大多數人心中父親的形象都是如此吧,風塵仆仆就算落魄一切都給了孩子,這無疑會讓學生內心產生蕩漾喚醒本身就存在的對父親的愛。
教師可以在講述之后,適時的給學生講授孝道的重要性,在讓學生寫一篇關于自我父母親的文章,并讓學生把自己和父母之間最讓自己感動的事寫在上面,讓學生體會母親在自己心中形象,這樣結合實際并引發了學生自我的情感,讓學生學會感恩,懂得報答父母之情,也可以把令自己感動的事如上述寫出來,這時語文課堂將變得生動,充滿人文情懷而不是枯燥無味。
三、構建合適的教學情景
情景教學是近年來被語文教師廣泛應用到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教學手段,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知識,還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積極自主的參與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也無法感受課文中的意境,導致了一定的抽象性,無法提升學生閱讀文章的興趣。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與實際情況,為學生構建合理的情景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文章有直觀性的理解,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積極自主的參與教學內容。
例如:在教師開展語文課堂教學中,當講授到《開國大典》一課中,就可以為學生構建情景教學。小學生思維較為簡單,因此無法想象到開國大典的場面,導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抽象性。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導,利用網絡信息資源,為學生重現開國大典的場面。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開國大典知識內容,并且豐富的畫面可以讓學生思維集中到課堂教學中。情境教學中最大的優勢就是通過在學生的認知與教學內容的結合,構建生動的情境,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會處于文章背景思考,有效地促使學生自主閱讀,不僅提高了學生閱讀能力,還培養了學生愛國情懷,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結語
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充分激發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而師生關系的改善可以使學生對老師不在排斥,良好的學習互動可以讓師生之間的關系更融洽學生的學習性趣也可以大大提升。如果課堂氣氛不合適導致學生的消極和壓抑,使學生對于學習的熱情大大降低,反之學生就會學習興趣高對學習充滿熱情。
參考文獻
[1]鄧藝鳴.小學語文教科書中的孝文化傳承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20.
[2]萬可.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孝文化教育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