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城關小學 魯文廣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線上教學成為主要的教學方式。然而在此之前,線上教學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并未得到廣泛應用,教師和學生都缺乏在線上進行教學、學習的經驗,如何確保課堂教學活動的質量成為教師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在線上教學時,教師無法掌控學生學習時的狀態,也很難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產生良性互動,而學生學習時也缺乏在課堂學習時的氛圍。在這種情況下,作業成為評價學生學習質量的最重要方式。經過實踐,我發現,教師采取科學的評價方式,正確評價作業,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推動線上教學活動的高質量運行。
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業時,要注意豐富評價內容,在評語中增加有效信息,使評語真正發揮其評價作用,指導學生的學習。在傳統的作業批改中,教師的評語一般以“優”“良”“中”“差”這樣的等級劃分為主,使得學生雖然可以從等級劃分中知道自己作業完成的優劣,具體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卻沒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更有甚者,教師的批改只寫了一個“閱”字,這樣的作業批改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甚至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評價中植入更多的有效內容,幫助學生明確作業中的問題,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授“多邊形的面積”時,教師完成線上教學活動后布置課后作業,要求學生完成教材練習二十二中的習題1,求出題中菜地的面積。有的學生會看不出這個多邊形是由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所構成的,無法進行解題。在學生提交作業后,教師在批改時指出學生的問題,告訴學生無法解出題目是由于其對于幾種基本圖形缺乏深刻的認知,無法識別出隱藏在復雜多邊形中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沒有牢固掌握這兩種圖形的面積計算方法,所以才無法解出題目。然后引導學生加強對基礎知識的學習,深化對基礎圖形的認知,掌握幾個基礎多邊形的計算方法,同時進行從復雜多邊形中識別出幾種基礎圖形的訓練,提高對這類知識的掌握能力,鞏固教學知識。
小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比較弱,尤其是在家中進行線上學習時,缺乏正確的引導,很難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所遇到的困難。教師為了提高線上數學教學的效果,提高學生解決難題的能力,在批改多邊形的面積的相關作業時,指導學生認識問題產生的根源是對于基礎知識的認知不夠深刻。同時給出解決問題的方向,指導學生深化基礎知識的認知,加強相關內容的訓練,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方向解決問題。對于學生在線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教師通過評語內容給學生指出學習中的問題,指導學生如何改進,彌補不足,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教師在作業評價過程中延伸評價范圍,從多視角出發,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通常教師對學生作業的評價,往往是基于學生對于知識的認知目標是否達到,是否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解題之中,注重教學結果而忽視了對教學過程的評價,忽視了對學生整體發展的指導。教師從學生作業的卷面整潔條理度、解題的思維邏輯以及認真細心程度等方面,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指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養成良好的書寫和答題習慣,處理好學習過程中的各項細節,推進學生的高質量發展。
在“小數除法”一課的“一個數除以小數”的內容中,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方法是先將除數和被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成整數,再按“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法則進行計算,注意如果被除數的位數不夠,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在這一知識點的練習中,學生需要注意將小數轉化為整數,運算量對于小學生而言也比較大。學生容易在某一計算步驟中因為小數轉化為整數的過程或者列式計算的書寫位置對應出錯,導致整個計算結果錯誤。教師在評價試卷時,對于卷面條理整潔,運算流暢的學生要予以鼓勵,激勵學生繼續保持。對于學生存在卷面不整潔、影響答題和觀賞度,解題思維邏輯混亂,答題不認真等情況的,教師要及時指出問題,引導更正。
學生的數學作業不能只是為了追求解題的最后答案,還要關注學生的答題、書寫習慣,做作業時的狀態和態度。教師在批改“一個數除以小數”相關的作業時,要關注學生做題的效果,除了得出正確的結果外,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運算習慣,端正做作業的態度。延伸作業評價的范圍,注重細節的培養,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小學生對于文字的感知能力相對較弱,教師評語中所包含的信息有時候不能被學生所感知。教師創新評價方法,將語音、視頻等方式與文字評價相結合,輔助數學作業線上評價,彌補文字評價在溝通交流上的不足,增加師生間的互動交流,深化教師與學生間情感的溝通,強化評價的反饋效度。借助語音、視頻等所表露的豐富信息,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內驅動力,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在作業中所暴露出的問題,積極改正,查漏補缺,將發揮線上評價的作用。
“簡易方程”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到關于方程的知識,“等式左右兩邊同時加、減、乘、除相同的數(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的解方程原理,對于小學生而言,屬于比較難理解的知識。學生在線上學習這部分知識,難免會實現各種問題,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的信心。“一本書打八折后售價是30.4元。這本書原價多少元?比原來便宜多少元?”面對這樣一道題時,有些基礎較弱的學生甚至難以確定將什么設置為未知數,會出現設錯未知數的情況。或者是對于等式左右兩邊同時加、減、乘、除相同的數不甚理解,等式的運算出現錯誤。對于這種個別出現的情況,教師可以單獨為一個或少數幾個學生進行語音或者視頻形式的線上“面對面”的作業評價,指出學生的問題并加以解決。
教師創新評價方法,通過語音、視頻等針對個別學生的突出問題進行線上“面對面”的形式開展作業評價教學,幫助學生學習如何設定未知數,如何列等式解等式,深化學生對于簡易方程的認識,強化作業評價的反饋效度。同時用這種作業評價方式引起學生的新鮮感,強化師生間情感上的溝通交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并解決問題的動力,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推動學生的進步。
傳統的作業評價方式是以教師為主體,然而教師對于學生的了解并不全面,所做出的評價并不能讓學生全面了解自己作業的情況。教師在進行作業線上評價時,擴展評價的主體,通過小組評價、匿名評價等方式使學生加入評價的主體中,引導學生對同學的作業進行客觀的評價,使學生在對同學的評價中更為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作業情況。同時可以在評價別人的作業的時候,深化對于自己的作業情況的認知,激勵學生努力學習,推動線上教學質量的提高。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廣角中講的是植樹問題,有只栽一端(封閉線路植樹問題)、兩端都栽、兩端都不栽三種情況,每種情況的全長、間隔數、棵數之間的關系是不同的,知識點相對比較復雜。教師進行這一單元的作業的線上評價,除了教師自己的評價外,借助小組評價和匿名評價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本單元知識產生更為全面的認知。例如,練習練習二十四第一題:“馬路一邊栽了25棵梧桐樹,如果每兩棵梧桐樹之間栽一棵銀杏樹,一共要栽多少棵?”問的是一共多少棵銀杏樹,有的學生可能會將梧桐樹也納入計算,也有的學生可能會無法確定考查的是哪種情況的知識點。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評價,指出同學是因為粗心大意、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還是理解錯了題意,導致的解題出錯。在同學的互幫互助中,解決作業中的問題。
教師拓展評價主體,將學生納入數學作業線上評價的體系中,借助同學間彼此的了解,相互幫助,用最容易被學生理解的方式,指導學生掌握植樹問題的三種情況,理解其中的區別與聯系。還能發揮以學生為評價主體的線上作業評價體系的優勢,讓學生看到別的同學對于這一課時的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引導學生與自己進行對比,喚醒學生的競爭意識、危機意識,以評價促學習。
疫情環境下的線上教學模式,表面上學生通過教師在視頻上的講解來學習新的知識,還可以反復觀看,應該能起到非常好的教學效果。而實際上讓小學生一個人通過手機或電腦學習,并不能保持持續專注,致使線上教學效果不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學生作業的信息反饋,采用科學的評價方式,提高數學作業線上評價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克服懶惰心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知,從而提高線上課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