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陸家鎮菉溪小學 黃苗燕
立足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多元需求,促進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是時代的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然而,傳統的“一鍋煮”“滿堂灌”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忽視了單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基礎、智力水平和學習能力等多方面的差異性,這樣的教學必然會導致學生的兩極分化,呈現優等生吃不飽、中等生吃不好、學困生吃不了的惡性循環,給課堂教學有效性帶來嚴峻的考驗。為解決這一教學矛盾,我們可以嘗試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差異教學,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發揮其特有潛力,從而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傳統的英語課堂多為應試模式,大部分教師對于基礎知識的積累和機械的操練比較注重,不管是教學內容的講解、作業的設計還是考核考查的內容,都是根據期初制訂的計劃和每堂課的教案進行教學和布置的,教學內容的統一性和教學過程的整體性,讓全班同學呈現“一刀切”現象。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生的學習基礎、接受能力等個性差異,對于接受能力偏高的學生來說,學習內容過于簡單,一堂課下來達不到該有的英語能力的提升;而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會因為長期積壓的英語難題而出現一定的畏難情緒,從而影響接下來的學習,這樣的英語教學就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英語教學是一項綜合運用各種感官、多功能、多層次的活動,是學與教兩種形式復雜而又細致的作用過程。要想使教學過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錘煉和提高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力。然而,現在的英語教師卻大多缺乏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課堂掌控能力,實施差異教學時不能全面綜合地考慮問題。另外,在整個差異教學的過程中,教師為了更好地關注每一個學生,往往會留給學生很多自主學習的時間,教師如果課堂掌控能力較低,就會花費很多時間去整頓課堂秩序,這樣必然會讓課堂效率大打折扣,從而導致不能有效地開展差異教學。
現階段,小學英語教師的數量存在著嚴重的不足,師生比例失調,英語教師教育教學任務普遍過重,教師的大部分時間用在了備課、批作業、輔導學生以及完成各種資料的撰寫和登記工作上。課余時間很難有精力去進行新課改理論知識的學習,對于教材的解讀、教學的組織和課后的評價等都不能很好地學習;對于差異教學、人本主義、多元智力、教學最優化等理論知識了解甚少,這樣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差異教學的有效實施。
差異教學立足于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學生個別學習的需要,以促進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發展為教學目的。差異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自身差異進行有效的引導和教學,這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和教育教學綜合能力。所以說,要想對差異教學進行有效的組織和實施首先要做的是提升教師的自身素養,加強教師對《英語新課程標準》《教學法》等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樹立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質量觀。平時多開展集體備課、聽課交流、說課評課、教學反思、課題研究等一系列教研類活動,促使教師能夠正確地把握教材的知識點、有效地進行教學的組織,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課堂組織能力,為差異教學的順利開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差異教學提倡的是一種個性化的教學,承認學生在原有水平、接受能力、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差異。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根據每一個學生的認知發展程度,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保證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習得最多的知識,獲得最大的發展。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增減或整合教學內容,挖掘教材中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知識進行教學,突出重難點,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真正體會到差異教學對自身學習的助推作用。
在教授譯林小學英語六年級下冊Unit3“A Healthy Diet” (Story time) 時,要求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操練時,我們可以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如我們可以讓基礎比較差的孩子嘗試背誦短文片段,讓中等生根據圖片或板書提示進行所學內容的復述,讓優等生進行短文的仿寫或創編。這樣不同的學生有了各自適合的學習內容,既能按照要求完成學習任務,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使不同學生都能收獲進步的喜悅。
又如我們在教授譯林小學英語6B Unit6 “An Interesting Country”時,在教學完Story time部分的內容之后,可以給學生補充更多澳大利亞的 知 識,如:Australia is the sixth biggest country in the world. It is an island with sea all around.Swimming, surfing and sailing are very popular in this country. The famous animals are kangaroos and koalas. Kangaroos can run very fast and koalas like sleeping in the trees.這樣學生對于澳大利亞這個國家會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而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也可以通過英語材料的閱讀獲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識。
作業是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相應的技能,同時也是對課堂學習效率的檢查和評價方式。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能力、學習基礎和行為習慣等差異因素創新學生的作業布置,實施作業分層。從學生的作業量、作業難度、作業形式進行分層和調控,提升每一個孩子完成作業的效率。
如布置預習類的作業,我們可以讓學困生跟讀磁帶,掌握單詞的讀音,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我們可以讓中等生朗讀課文,知曉文章大意;對于優等生,我們可以布置他們熟讀生詞和課文,并完成部分檢測練習。這樣,不同的學生完成不同的作業,各自不會感到太容易或者太難,學習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又如我們在設計回家作業時,除了布置常規類的抄寫背誦作業外,也可以布置諸如找規律、貼標簽、繪制思維導圖、繪畫、表演、查資料、調查訪問等不同難度級別的作業,讓學生根據自身能力進行選擇,使英語的學習更加富有啟發性和實用性。
評價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評價體系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保障。通過科學而有效的評價,學生能不斷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獲得英語學習綜合能力的提升;同時,教師也能獲取英語課堂教學的反饋信息,適時調整教學行為和方式,提高英語教學效率。評價應該有分有合。分表現為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對英語學習有困難、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教師要以鼓勵評價為主,要善于挖掘學生的閃光點并將其放大,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常用“你進步了!”“你真棒!”“你的字寫得真好看!”等字眼進行評價,讓這部分學生也能看到希望,逐步消除自卑心理,慢慢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對于中等學生,教師可以采用激勵評價,一方面肯定學生的努力和進步,同時也要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促使他們改正缺點,積極進取,更上一層樓;對于成績好的同學,我們可以采用競爭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消除學生自滿自負的情緒,促使他們向更高的山峰邁進。合表現為小組合作競爭性評價,將學生按照優差搭配原則分成若干小組,對各小組過程性活動和取得的成效進行整體評價,這樣可以推動組與組之間的競爭,增強小組成員間的合作力和凝聚力,最終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
新時代教育呼喚創新教學方式,差異教學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也是教學理念上的一次革命,“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正是這種理念的核心所在。差異教學貼近不同層次學生的客觀現實,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與反饋推動每一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差異教學模式仍處于起步階段,全面實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教師們要努力探索、勇于實踐,讓差異教學在教育的星空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