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賓市甘蔗種植面積約173萬畝,年產糖料蔗1000萬噸左右,產糖100萬噸左右,是廣西第二產糖大市。近年來,受種植成本上升、國際糖價下行影響,多數制糖企業三年兩虧,糖業發展在震蕩中下行。為此,來賓市通過基地建設標準化、品種推廣良種化、訂單農業規范化、生產全程機械化、產業發展多元化,全面深化糖業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糖業轉型升級,推動糖業“二次創業”。目前,已初步建成廣西最完整的糖業循環經濟基地,形成了制糖、漿紙一體化、酵母及其抽提物、生物肥等30多個產品的五大循環經濟產業鏈。
第一,基地建設標準化,穩住糖業發展基本盤。為穩住糖業“第一車間”,來賓市全力推進糖料蔗高產優質高效基地建設,率先開展糖料蔗“雙高”基地試點。截至2020年底,累計完成“雙高”基地107.5萬畝,建成1萬畝以上連片的“雙高”基地22個,3000畝以上片區49個,平均畝產糖料蔗7.5噸以上,含糖分達15.3%以上,比非“雙高”基地畝均增產2.5噸以上。糖料蔗進廠量由2016/2017年榨季的665萬噸增長到2020/2021年榨季的853.5萬噸,蔗農種蔗直接收入從33.9億元增長到44.1億元。
第二,品種推廣良種化,打造鄉村振興新動能。來賓市突出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推廣應用高產高糖良種、健康種苗,把高產高糖列為甘蔗新良種和主栽品種。2017年9月,經農業部、財政部批準,來賓建立起廣西首個以蔗糖產業為主導的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此后,還成功創建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園,高標準建設1萬畝一、二、三級糖料蔗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年可供50萬畝大田用種。
第三,訂單農業規范化,推進購銷市場化改革。來賓市從平衡企業利益和農民利益“兩桿秤”出發,加強對糖料蔗購銷市場的協調和監管,推進糖料蔗購銷市場化改革。一是提高糖料蔗訂單合同簽訂率。二是穩定糖料蔗收購價格,及時兌付蔗款。三是推動糖業產業發展市場化。自2019年以來,連續兩個榨季,糖料蔗糖分達15.3%以上,混合產糖率13.5%以上;噸糖不含稅銷售成本在4600元/噸左右,比上一榨季下降400元以上;蔗渣打包率在6%左右,比上一榨季提升8%,全面超額完成2020/2021年榨季糖業降本增效各項指標任務。
第四,生產全程機械化,探索甘蔗生產新模式。注重扶持當地農機合作社發展,加快提升全程機械化作業服務能力。支持駐村能人組建創辦農機專業合作社,并與農戶簽訂托管協議,將分散的蔗地集中起來統一管理,由合作社為整地、種植、管理、收割等4個主要生產環節提供“一條龍”式機械化作業服務,實現小農戶與現代化大機具的銜接,生產成本下降200元/畝以上。
第五,產業發展多元化,實現延鏈補鏈新突破。推進制糖企業兼并重組,形成了以東糖、南糖、廣糖和湘桂集團為主的糖業集團化發展格局,四大集團占全市食糖產能90%以上,產能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鼓勵、引導和幫助糖廠在制糖、造紙、制酒精等傳統產品基礎上積極開發新產品,推進糖蜜、蔗渣、濾泥等副產品高值化利用,積極發展酵母及其抽提物、生物質發電、綠色環保漿紙等產業,引進以制漿、糖深加工、原紙及深加工、蔗漿深加工、環保餐具為主的高端環保生活用品輕工產業企業2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