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唯錦苑幼兒園 田 雨
閱讀作為幼兒認識世界的渠道,可以提高幼兒的想象力,豐富幼兒的創造力。相對而言,幼兒的掌握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幼兒教師應該積極利用繪本閱讀,降低整體的閱讀難度,綜合利用圖片、音頻等多種信息,豐富幼兒的感官體驗,尊重幼兒成長發展的客觀規律,借助多樣化的閱讀指導策略,充分發揮繪本閱讀積極正向的作用,以此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進而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繪本主要指的是以圖畫和故事為主的文學作品,能夠激發幼兒產生對于閱讀的興趣。繪本相較于單純的文本故事,結構簡單,有豐富的圖畫和優美的語句。繪本作為幼兒閱讀的重要載體,在幼兒成長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幼兒階段作為學習語言的重要階段,繪本閱讀可以加強幼兒對于文字的感知能力,一般而言幼兒繪本讀物取材大多來自于生活,幼兒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入地體驗生活。此外部分繪本作品還融入了當地的民俗或者自然科學等一系列知識性內容,潛移默化中提高幼兒本身的知識儲量。
繪本能夠有效促進幼兒的表達能力、智力和繪畫能力。繪本中的語句相對較為簡單,容易理解,故事結構和人物設置符合幼兒本身的認知特點,通過大量反復的閱讀,幼兒可以識記一些詞匯。此外,在繪本中有著豐富的圖片情節,通過圖片幼兒可以展開一定的聯想,也可以進行模仿繪畫,促進幼兒智力全面發展。
幼兒通過繪本可以產生正確的情緒認知,繪本中的各種故事都是依據幼兒的心理特點編寫,符合幼兒的情感發展規律。此外,繪本故事中包含大量的寓言童話,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進行角色模擬,使幼兒產生深刻的閱讀體驗,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共情能力。
幼兒階段是身心發展的開始階段,幼兒的注意力難以集中,難以專注地完成一件事,很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分散。在進行閱讀過程中,幼兒可能會出現不耐煩等現象,課堂氣氛較為混亂。幼兒的主觀情緒得不到表達。間斷性的閱讀實踐教學,幼兒并沒有形成整體的閱讀思維,不利于幼兒日后發展。
幼兒教師在選擇繪本時,大多以課本大綱為基礎,沒有綜合考量幼兒的發展方向和個人興趣,增加了教育的不確定性。此外,許多幼兒教師在選擇繪本內容時以基礎的寫實性為主,缺乏對幼兒情感的培養,導致了幼兒發展受限,難以實現繪本閱讀教學與情感價值培養的有機結合。
幼兒園教學不同于九年義務教育,整體教育較為散亂,幼兒教師在進行繪本閱讀設計時,完全按照老師的思路進行,直接影響了幼兒本身的積極性,繪本教學理念流于形式,并沒有充分發揮出繪本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強調學習結果的重要性,阻礙幼兒的個性發展。還有部分幼兒教師剛剛畢業,缺乏實際教學經驗,難以處理突發性問題。
閱讀指導策略的設計要從幼兒本身出發,教師要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明確閱讀教學的基本任務和目標,準確分析繪本閱讀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立足幼兒身心發展的基本特點,以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為教學重點,確保教學策略圍繞著幼兒本身展開,使幼兒產生良好的閱讀體驗。教師在設計指導策略時,應該盡量注重肢體上的直觀和語言上的直觀,采取簡單的方式來引導幼兒理解繪本故事,降低幼兒的學習難度,使幼兒快速融入進來。在繪本閱讀中,幼兒作為知識的主人,教師只起到輔助作用。在整個閱讀過程中,教師要穿針引線地帶領幼兒進行自主探索,遇到繪本中的一些文字時,教師要進行適當的擴展講解,主動引導幼兒觀看畫面。教師要主動設計一些問題,訓練幼兒的發散性思維,給幼兒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幼兒與故事中的人物產生共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當下資源,提高幼兒的閱讀能力,給予幼兒更多的表現機會,鼓勵幼兒進行閱讀實踐,在大量實踐中提高幼兒對文章的把握能力,給予幼兒肯定的目光,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和勇氣,確保閱讀實踐課堂生動有趣。
例如:在講解《我不跟你走》時,《我不跟你走》作為一個典型的安全性繪本閱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告訴幼兒為什么不能和別人走?如何識別陌生人?加強幼兒的戒備心理,教授幼兒一些簡單的自我保護技巧。引導幼兒想象,當自己被陌生人帶走時父母的焦慮心情。要求幼兒要記住父母的聯系方式和急救電話,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通過真實的情景來展開教學,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其次教師要強化日常的問答,加深幼兒的記憶,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
繪本閱讀本身具備一定的模仿性和可讀性,教師要設計出幼兒喜歡的游戲方式,提高繪本的可讀性。幼兒的生理心理發展并不完善,本身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在設計教學策略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鼓勵幼兒主動來講述或者模擬圖片中的各種角色,通過真實的模擬揣摩角色的內心活動,并通過自己的語言進行轉化。幼兒在多樣化的活動中感受鮮活的人物特征與文章脈絡,建立與作者之間的深刻聯系。此外,溫馨舒適的閱讀環境能夠給予幼兒一個良好的體驗,教師可以在閱讀室中放置一些毛絨玩具,調整明亮的燈光,合理設置物理環境,在寬松舒適的環境下,提高幼兒的舒適度,引導幼兒在閱讀完后進行交流,活躍課堂氣氛,不斷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幼兒教師在講解《為什么我不能》時,可以鼓勵幼兒自主模仿小動物的真實情景,讓幼兒理解小狗為什么不能在天上飛,小雞為什么不能玩水?小鴨子為什么不能爬樹?通過真實的模擬使幼兒了解不同動物的基本特點。教師也要合理借助多媒體資源擴展繪本信息,讓幼兒能夠辨別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小動物,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社會認知,助力幼兒的長久發展。其次,審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一直是繪本閱讀中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實現知識學習與道德情感并重,改變傳統教學的單一育人模式,讓幼兒在實際中去感受閱讀之美。
繪本教學從內容形式上看,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為簡明扼要的文字,文字在整體閱讀中往往起著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簡單的文字起到了點明故事主要內容的作用,在閱讀時要反復體會文字所包含的表面信息和隱藏信息;另一種表現形式就是圖畫,圖畫作為繪本閱讀特色,可以快速抓住幼兒的眼球,因此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引導幼兒在閱讀時進行思考,有所體悟,有所收獲。與此同時,繪本閱讀根據內容不同可以分為寫實性的繪本和非寫實性的繪本,教師要根據不同的繪本類型選擇不同的指導策略,滿足幼兒的需要。
例如:寫實性的繪本大多數是對現實生活的寫照,它主要以描述性科普性為主。在《有趣的葡萄》中介紹了葡萄從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等一系列步驟。通過閱讀,幼兒可以清晰明確地認知葡萄的生長過程,了解葡萄的基本形狀和一些簡單的品種。此類繪本以描述知識為主,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在理解上較為簡單。而非寫實性的繪本,大多以童話故事、科幻故事為主,能夠極大程度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在《小螞蟻學開大卡車》中,描述了一個勤奮的小螞蟻,非常努力地學習大卡車的故事。在此過程中,小螞蟻雖然遇到了許多困難,但通過動腦思考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最終學會了開大卡車。這種繪本更重視對價值觀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幼兒學習小螞蟻遇見問題善于思考的習慣,擴充幼兒的眼界,讓幼兒知道生活中遇到困難不可避免,當遇到問題時,我們要開動腦筋去解決問題,加強對幼兒價值觀的塑造。
繪本閱讀可以幫助幼兒了解外部世界,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學習能力,發展幼兒的智力,加強幼兒對美的體驗。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根據繪本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在不斷閱讀中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