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與種質資源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05)
海菜花味淡、甘,性平,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是一種低熱量、無脂肪的野生綠色食品。
學名:海菜花[Ottelia acuminata(Gagnep.)Dandy]屬水鱉科(Hydrocharitaceae)水車前屬(Ottelia),在云南有4個變種,即海菜花(var.acuminata)、通海海菜花(var.tonhaiensis)、波葉海菜花(var.crispa)、路南海菜花(var.lunanensis)。
別(俗)名:海白菜、龍爪菜、異葉水車前、海菜。
植物學特征:沉水植物,莖短縮,基生葉有較長的葉柄,沉水葉披針形,近水面葉卵狀闊心臟形。花莖長隨水深而異,橫斷面多小孔。佛焰苞無翅,苞外常帶有刺。花單生,雌雄異株,花瓣白色,基部黃色或橙色,四季輪開黃蕊白瓣小花,夏季結爪形肉質“菜果”。果實三棱狀紡錘形。種子多數無毛。
分布與食用地區:海菜花是中國獨有的珍稀瀕危水生藥用植物,主要生于海拔2700 m以下湖泊、池塘、溝渠和深水田中,分布于滇西北的麗江、劍川、洱源、大理洱海和中南部東川、昆明滇池、江川、石屏、蒙自、路南等地。大理、江川、石屏、蒙自、路南等市(縣)食用,昆明等城市農貿市場也有售。
食用部位:花薹、嫩葉。
采集時間:5—10月(全年)。
傳統加工與食用方法:食用方法包括炒、氽、燴、煮等多種方式。海菜花具魚腥味,先在沸水中焯燙后涼拌、炒食或做湯,還可與米面、辣椒和調味料腌制成海菜花鲊。最具特色的是大理的“龍鳳呈祥”、“龍袍加身”。“龍鳳呈祥”制作方法:臘豬骨熬湯中,先放進蠶豆米煮化,再裝入洗凈不切的海菜藤莖,其味鮮爽甘香;“龍袍加身”制作方法:以鮮海菜配火腿丁炒得半熟時,加淀粉及作料,兌酸醋燴燜片刻后出鍋,其味酸香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