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開芳
(云南大學,云南 昆明 650091)
大數據時代,對市場經濟的變革產生巨大的影響。“十四五”中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農業已發展到了轉型的階段,因此,對農業企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財務管理作為農業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處于核心地位。但目前農業企業的財務管理不適應企業發展的要求,農業企業的財務管理亟待轉型升級。農業企業是連接科研單位、農戶和國內外市場的橋梁,是實現科技、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經營,使農產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有機聯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的紐帶。農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是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的現實要求,是提高農業競爭力、實現農民增收、保證農產品安全、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給農業企業財務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傳統的財務管理思維與管理模式已經不適應農業企業財務管理的要求,給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時期應尋找農業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升級的路徑,以保證農業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達到農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大數據開啟了一次重大的時代轉型。大數據時代的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以及相關自然科學技術的深度融合發展,使得大數據逐漸成為現代社會新興基礎設施的一個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人類的價值體系、知識體系和生活方式;基于大數據背景的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正在加速推進農業企業生產鏈和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的提升和管理模式的變革。農業企業依托大數據的應用,提升工業互聯網水平,實現綠色工藝流程的再造,商業模式的創新,不僅僅是在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節能降耗和發展循環經濟等方面取得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而且,通過大數據對行業技術發展趨勢分析、產品市場占有率及其供求關系的預測,以及相關知識產權創造及保護情況的評估,能夠幫助農業企業對產業布局的調整、主要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創新鏈短板的補齊、品牌建設和國內外市場的開拓等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從根本上提升農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1]。
數據為信息的收集和處理提供了依據,數據的價值并不僅僅局限于某一個特殊的用途;當人們將多個數據集的集合進行重組,就可以得到可擴展的數據,從而可以從中發現和提取各種潛在的用途。這個數據再加工、數據用途再挖掘再利用的過程,及其所涉及的相關技術的開發、處理模式的創新,正是大數據時代對農業企業財務管理提出的新挑戰,是農業企業財務管理對農業企業可持續發展應該承擔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是提升農業企業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
大數據的核心要素及其對農業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作用,自然對農業企業財務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隨著大數據價值鏈的體現,傳統意義上的農業企業財務管理模式將受到很大沖擊。大數據需要農業企業管理者和財務工作者重新考慮對自身收集或儲存的財務數據如何以新的方式加以利用,嘗試開啟新的價值實現形式,建立起規范自身的新準則。
大數據背景下,各種信息大都會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存在,而且數據信息更新速度極快,農業企業的財務數據信息也不例外,越來越多的農業企業認識到數據信息的重要性,特別是財務管理的相關數據信息。財務數據信息量大,不僅包括農業企業財務相關的信息,還包括農業企業管理方法、產銷策略、重要客戶名單、貨源情報、決策信息等重要的商業機密。一旦財務數據信息泄露,必然引起農業企業的恐慌。當前有些農業企業財務數據信息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倘若存儲于計算機中的財務數據信息被黑客攻擊,容易造成農業企業財務信息的泄露,或者被攻擊者刪改數據信息。農業企業在收集財務數據的過程中部分信息屬隱私信息,如果這些信息具有較高的價值,一旦被泄露或被販賣,后果不堪設想,一定會給農業企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大數據下,農業企業財務數據的安全、數據的保密以及數據平臺安全等均面臨巨大挑戰[2]。
財務管理工作比較精細,只有對有價值的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才能為農業企業決策提供可靠的依據。在實際工作中,農業企業信息庫內的數據量比較龐大,并且相對而言結構比較繁瑣,財務工作人員如果想要從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實施起來難度比較大,在尋找有價值的信息環節耗費了較多時間后,還要對其進行分析計算,這對于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而言,具有較高的挑戰性,且不利于財務工作效率的提升。
變革思維,不再認為數據是靜止和陳舊的,不再被一大堆數字所束縛。深入理解大數據的核心在于發現和理解信息內容以及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系,大數據通常是用“概率”說話;建立在相關關系分析基礎上的預測是大數據價值的體現;充分認識到對大數據的掌握程度可以轉化為農業企業經濟價值的來源,主動擁抱大數據。
記賬法、復試記賬法,以及伴隨計算機出現產生的“電算會計”等,相繼推動著財務管理的變革和進步;但在數據信息“大爆發”的時代,僅僅依托數字化的賬本,遠不能支撐農業企業對供給側和需求側結構性改革方向和路徑做出科學的決策。大數據時代需要通過對海量數據的抽絲剝繭、由表及里的分析,得到數據之間的邏輯關系和演進規律,從財務管理的角度,為農業企業健康發展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也就是說,要著力推進從“數字”管理到“數據”管理的轉型,牢牢把握農業企業發展的主動權。
大數據是一種資源,也是一種工具。更大的數據源于人本身,仍然需要人類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大數據要求會計工作者不但要熟悉財務知識和相關法規,同時,還需要會計工作者要知曉并熟悉與大數據儲存和加工相關的信息技術。要有戰略思維的眼光,學會站在整個行業宏觀發展的角度,從海量數據中提取相關的數據演進規律。要努力從一個只滿足于記好賬、統好財務收支信息的財務工作者,向復合型的管理會計轉化。
在大數據時代,農業企業財務數據信息的安全尤為重要,它直接影響農業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產安全,關乎農業企業的生死存亡和發展。應加強農業企業財務數據信息管理,制定與農業企業的運營情況相適應的財務數據信息管理制度,并落到實處。農業企業應定期對財務數據信息管理工作進行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優化財務信息數據收集模塊功能,不斷提高對獲取的財務數據信息的甄別能力,確保獲得的財務數據信息的質量;農業企業通過引進和培養財務數據信息安全管理高水平人才,定期對農業企業所使用的財務數據管理軟件進行更新維護和設置防火墻,避免木馬、病毒以及黑客的入侵,確保財務數據信息的安全;大數據時代提倡無紙化辦公,農業企業的財務數據信息通常情況下均是線上傳送,為保證財務數據信息的安全,在保存數據信息時,一定要設置安全密碼并需要不定期更換密碼。加大農業企業財務數據信息安全重要性的宣傳,定期組織員工參與到網絡信息安全防控培訓,提高農業企業所有員工的數據信息的安全意識及風險防范意識,有效減少信息泄露發生幾率,進一步消除信息泄露風險。同時通過財務管理模式和數據加工技術的不斷創新,建立起有效保護大數據的信息安全屏障,盡可能規避農業企業可能遭遇的信息安全風險和金融風險[3]。
大數據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大數據的廣泛應用,給農業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帶來了新的機遇,同時也給農業企業管理帶來新的挑戰,尤其是農業企業財務管理方面的風險。農業企業只有應用好大數據技術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大數據背景下農業企業應不斷探索建立財務管理智能化與信息化平臺,提高數據的安全性,加強農業企業財務人員信息化技術和數據化處理技術的專業化培訓,掌握信息化技術處理與分析能力,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及專業水平。財務人員可以通過數據挖掘分析,為農業企業決策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資料,為農業企業管理和發展提供價值依據,順利實現農業企業財務管理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