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婕 宋震
(德州市人民醫院胃腸外科,山東 德州,253000)
胃癌作為惡性腫瘤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主要起源于胃粘膜細胞,患者在發病初期的主要癥狀為腹痛,然而大部分患者在發病早期并未有明顯癥狀。胃癌患者確診后,需要及時采取手術治療,從而控制病情進展。但是,手術將會給患者造成較大創傷,尤其是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嚴重影響。因此,需要在患者術后做好飲食護理工作,使患者能夠獲取充足的營養,從而更好的對抗疾病。
對胃癌患者在術后開展飲食護理尤為關鍵,與患者身體機能恢復有密切關系。在不同時期,患者所需的膳食結構也有所不同,且飲食護理干預也不同。始終堅持的飲食原則:少食多餐、定時定量,保證患者攝入充足的營養。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流食逐漸過渡到普食,實現均衡飲食,防止患者食用過熱或者是過冷的食物,嚴禁提供患者粗纖維過多的食物、油炸食品以及具有刺激性食物,并做好相關并發癥預防工作[1]。
(一)術后早期飲食護理:患者術后1 天到3 天,需為患者開展禁食護理。此時患者正處于手術創傷期,病灶的傷口尚未恢復,患者的胃腸功能受損,需緩解胃部張力,減輕胃內容物對吻合口的刺激,避免吻合口出現吻合口瘺或者是水腫等并發癥[2]。在患者腸胃蠕動未恢復以及肛門未排氣前,需要對患者插入胃管實施胃腸減壓。同時,給予患者腸道內營養支持,通過胃管滴注少量的腸內營養液。并以靜脈補液的方式為患者補充水分以及能量,從而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二)術后中期飲食護理:患者術后3 天-7 天,患者胃蠕動有效恢復,所以可以適當的給予患者流食或者半流食,如魚湯以及稀粥等。但是,不可以給予患者牛奶以及豆漿等容易產氣的食物,防止患者出現腸脹氣。評估患者身體狀態,并依據狀態結果調整患者每天的進食量,遵循少食多餐以及清淡飲食的原則提供患者食物[3]。(三)術后晚期飲食護理:患者術后1 周,給予患者半流質或者是正常飲食。患者的吻合口基本痊愈,胃管拆除,腸道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為患者提供飲食時,以高維生素、高蛋白以及高能量的食物為主。例如,饅頭、發糕、餃子、新鮮蔬菜、包子以及軟米飯等。調整飲食結構,確保患者營養均衡,避免患者過多攝入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由于患者之前已經禁食很長時間,患者對食物的渴望較強,在進食時容易出現過于急切,增加患者胃部負擔。因此,指導患者細嚼慢咽,并做好對惡心嘔吐等并發癥的預防工作。(四)術后康復期飲食護理:胃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將會導致患者的胃部出現缺失,從而影響患者的胃部功能,這就極易引發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4]。其中,比較常見的有水電解質紊亂、營養失衡以及貧血等。針對這些并發癥,需要在患者術后康復期,多提供患者含鐵量高的食物,并可以通過榨蔬菜汁的方式,為患者補充維生素以及水電解質,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加快患者的術后恢復。
大部分胃癌患者術后需接受化療治療,化療不僅會給患者的機體帶來較大的痛苦,還會對患者的消化系統功能造成極大的影響,導致患者出現多種并發癥,例如食欲減退、口腔潰瘍以及營養不良等。所以,在患者接受化療治療的過程中,應為患者提供具有高營養要素的飲食,及時為患者補充能量。需要注意的是,食物應較為清淡,避免過于油膩的飲食,可為患者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以及低纖維的食物。患者需避免進食酸性強、過于粗糙、具有刺激性、過熱的食物以及飲料等。在患者接受化療當天,需控制患者進食早餐的量,約50%,在患者進食后3-4 小時后再對患者開展化療操作,從而減輕患者的胃的充盈度,避免患者出現嘔吐的問題[5]。叮囑患者多飲水,促進化療代謝物的排除,從而減輕患者的副反應。通常每天飲水2000 毫升即可,可以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實際飲水量進行調整。如果患者進食不佳,則以靜脈補液的方式為患者補充能量,必要時可為患者使用白蛋白。如果患者服用一些會對胃腸道產生刺激性的藥物時,則需在飯后一小時再服用,增強患者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患者每晚需進行足浴,約30min,因為人足部的皮膚存在較多的末梢神經感受器,對溫濕度有著較高的敏感度,可實現患者內臟器官的有效調節,激發患者食欲。
首先,在患者出院前,為患者及其家屬詳細的介紹患者的身體狀況,并告知各種飲食禁忌,避免患者飲用高濃度飲料、酒以及濃茶等飲品,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控制每天飲食的攝入量,防止胃部過于飽脹,從而保證切口可以更快的愈合。同時,幫助患者養成少食多餐的習慣,并能夠做到干稀分食。尤其是不宜食用粗纖維以及粗雜糖含量過高的食物,防止對胃粘膜造成刺激。其次,對患者及其家屬開展全面的健康教育,重視對胃癌患者術后飲食的控制。為患者發放胃癌術后飲食相關的健康手冊,有助于患者及其家屬隨時翻閱,鞏固胃癌術后飲食相關知識。最后,定期對患者上門隨訪,了解患者的體質情況以及飲食情況,及時發現患者存在的問題,并告知患者到院復檢的時間[6]。
總而言之,胃癌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會切除部分胃或者全部胃,必然會對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產生影響,使得患者出現消化功能紊亂、胃納不佳以及營養不良等后遺癥。患者的胃部受到創傷后,難以正常進食,嚴重影響患者營養物質的攝入,且大量消耗患者機體內脂肪以及蛋白質等,引發患者出現體重下降的問題。再加上患者難以攝入各種維生素,免疫力低下,增加多種并發癥發生的風險性。評估患者病情,基于患者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術后飲食護理方案,促進患者快速恢復,使患者受損的胃部組織可以更快的愈合,并幫助患者獲取充足的能量。尤其是采用合理營養、科學的飲食護理后,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大幅提高,增強患者對化療藥物的耐受力,避免患者出現繼發感染問題,并有效預防并發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