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開區新星小學 馬向東
2020年2月19日,名師之路在線課堂正式免費開放,每天從早八點半到下午兩點準時直播,直播平臺開放以來,廣大學生及家長積極與直播主講教師互動,我校主講老師也熱情回應,及時釋疑解惑。一場場精心打造的直播,如同一件件藝術珍品,深受學生、家長、教師的喜歡。優質課程資源、高效學習方法、前沿教育視點讓廣大教師應接不暇,帶來更好學習體驗的同時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首先,積極參加培訓活動,多渠道進行學習。疫情期間,我校共118位教師報名參加了天津市第六周期繼續教育線上學習活動和公需課的學習并完成考試,學習市級平臺上的《疫情防控期間天津市中小學教師在線培訓項目》等課程。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廣大教師在家中使用手機校本app進行線上校本培訓,組織新入職的教師參加南開區線上舉辦的新教師培訓。我校各個學科的教師及每一個參與錄制的成員都做到了高水平、高質量、高站位、高引領,確保每一節課的質量,年級監制人嚴把線上課堂質量。他們以優質教育資源助推學生的成長,在非常時期,以“愛與責任”的擔當肩負起新時代人民教師的神圣使命,用專業精神塑造出教師新形象。
其次,注重青年教師的引領作用,多途徑進行鍛煉。以“魅力課堂、青春風采”青年教師引領線上做課活動,涉及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多個學科。開展教師線上成長課展示,作為特級教師,我也做了三節線上觀摩課。在我的帶動下,授課教師增強了講好課的信心,全校教師也都激發出努力鉆研課堂教學藝術的熱情,使我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達到更高水平。期間累計觀看學習視頻127個、研修直播115場次。除此之外,我還共享開放優質資源,指導學生學習互動,提升自身信息技術能力,助力教師線上教學工作。一年來結合教研活動,我以青年聯盟活動為載體,通過遠程平臺和我校工作室名師團隊學習了疫情防控知識及新學期各學科的知識點,一場場“好吃有營養”的學習盛宴實現了小學學段同步課程的網絡視頻互動學習,解決了居家隔離期間學習資源短缺的問題。
疫情期間我們以教育科研引領學科教研,教育科研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我校堅持以課題研究為抓手,扎實開展各項教科研工作。我校有教師 124人,教育學會會員56人,參加“十三五”市區級研究課題的有68人,參加天津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課題的有6人。已立項并結題的有6人。結合這一實際情況,我校建立了完善的教科研管理網絡,加強教研與科研的整合,將教科研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學之中,要求教師把教研課上成課題研究課,各個課題組都制定切實可行的研究計劃,并按計劃組織實施。努力做到教育教學科研化,科研管理課題化,課題管理過程化,有力地促進了課題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
打造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就需要教師有過硬的專業素養。疫情期間,我校組織線上重讀課標和解讀課標,備教參、備學情,引導教師在活動中反思提高,也為今后的教學留下第一手教學資料。首先,利用課余時間集體全力備一節好課,請青年教師線上上課,整理好課堂實錄,并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讓新教師探索適合自己課堂的教學方法,提高新教師的教學能力,使各學科全面開花;其次,加強語、數、英科任學科組管理,重視活動階段性的總結,不僅要求教師撰寫疫情期間教學案例,還對教學研究過程中學生的一些成果資料做好規范的整理和管理,完成疫情期間成果展示活動;最后,對典型問題學科組組織統一學習、討論、研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及時進行總結與推廣。與此同時,我校還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在疫情下的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活動,發動青年教師以天津市教育學會論文評選和中小學課堂教學成果評選活動為契機,開展深入探討和研究。一年來,我校有多位教師的論文分獲天津市基礎教育“教育創新”論文評選活動市區級一、二、三等獎,有多位教師進行了論文認定。
2020年,根據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要求,我校精心組織了遠程教學活動。過去近一年的遠程教學,對教師、對學生都是巨大的挑戰。作為教學校長,我也在2020年多次承擔了全國各地的網上授課任務。學生學習資源的獲取、自我學習的管理等問題洶涌而來,教師一邊抗“疫”,一邊開展線上授課、網上答疑,同時嘗試在時空分離情況下對學生進行管理。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不能讓孩子們因疫情的暴發而耽誤學業,要做到離校不離師。
疫情期間,我校的廣大教師,承擔起人民教師的責任和擔當,利用寶貴的春節假期,為廣大學生研發出了“空中課堂”學習課程,通過“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把優質的教育資源送到每一個家庭去,送到每一個孩子身邊去。同時,針對線上教學的實際情況,我也給教師提出了一些的建議。
首先,結合線上教學的特點,教師可以適當放緩速度,主動調整教學節奏,遵循教學規律,根據學科特點和學情,嘗試打破教材編排順序,把一些在線上難以開展的知識內容往后放一放,腳踏實地地把每一堂課上好。
第二,要讓教學回到課堂、回到進度、回到教師對課標的把握上,教師要認真對待每一堂課,非常時期,線上教學也不能忘記“精講多練、先學后教”的理念,絕不能因為疫情讓我們的教育倒退回“滿堂灌”。
在工作中,我加強對中青年教師進行培訓與指導,回首這一年來的時光,中青年教師跨學科組經歷了聽評課、講座、賽課等活動,各組共發布了簡報30余篇,全員撰寫了體會135篇,共計12萬字。
疫情期間,我們的錄播馳援就沒有停止。中國教師研修網、教研網吹響知識集結號,發起“心系荊楚,名師馳援:特級教師助力湖北公益送教”活動,為湖北中小學師生送去知識,送去力量。自2020年2月25日我校參與徐長青工作室向全國特級教師們發出邀請之后,馬向東工作室團隊與我校教師一起參與到名校資源一起加入了送教行列。
首先,為保障助力湖北戰“疫”我們積極參與徐長青工作室的錄課活動,為全國廣大的小學師生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得到了湖北及各省市師生的支持和關注,尤其是中國教師研修網,中國教研網特別把我校教師參與的徐長工作室的教學資源送到了湖北。
其次,我們也成功為天津市南開區小學數學課程資源貢獻了一份力量,結合南開區小學數學1到6年級在線學習課程建設“云動平臺”,我校組織青年教師踴躍參加課程建設,召開團隊培訓會,從全校挑選多位數學教師組成團隊錄制微課,經過集體教研完成終稿錄制。
再次,為保證錄播課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學校領導帶頭研究。以我為例:一年來,我在天津師范大學及市內四區為廣大教師做了線上的教學培訓;組織了校第九屆優質課大賽初賽、復賽,區內參評,線上錄課;作為評委參加了天津市中小學“鄉村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項目”學員優秀研修成果評審;天津市領航工程優秀教學案例評審專家線上評審活動;天津市南開區小學數學在線助學課程教學活動;成為天津市第六周期繼續教育小數在線學習課程觀摩活動評審專家;在2020年11月10日至12月17日天津市中小學“鄉村教師專業能力提升項目”中為天津市寶坻區5位青年教師在新星小學集中培訓3周。
“昨天我們以愛為起點進行著感性的教育行動,今天我們登高遠眺以教育者的理性之光照亮課堂,叩問教育真諦,追尋育人之道。”選擇教師,自是有緣,未必偶然,欲載岳岳千仞之氣概,必先具謖謖松風之德操;欲運落落雪鶴之精神,必先養皚皚冰雪之心志!肩扛使命,用行動貢獻力量。2020年,我們心系荊楚、聚心凝智,用大愛在教育戰線撐起了我們作為師者的責任,在抗疫中點亮了教育的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