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萊蕪第十七中學 石德才
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新時期,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滲透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快速適應社會的能力,這就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理性思維的培養。基于此,身為高中生物教師的一分子,應當充分認識到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我們需要對學生的成長進行研究分析,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令學生主動地去參與課堂獲取生物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以強烈的興趣去參與生物課堂,達到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推動教育教學良好發展的目的。下文則是我依據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對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方法所做的一番探索。
任何一種思維的培養都是從分析問題出發的,這是不可改變的事實。但是教育新環境下,以往的應試教育理念被素質教育理念所取代,題海戰術不再適合當今的學生。所以當代高中生物教師必須要具備素質教育理念,懂得對問題教學法的實施做出改變,在教學目標與學生認知范圍內提出合理問題,讓學生探究問題的態度由消極被動轉變為積極主動,指導學生對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從而明確學生的思維方向,令學生通過探究問題培養自身的理性思維能力,達到提升學生生物學習效率的目的。
以“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為例,首先,我以實際背景為例,向學生提問道:“低血糖病人在發病時往往會感到眩暈,甚至陷入昏迷,那么如何才能夠使其癥狀減輕呢?”這調動了學生的生活認知經驗,依據學生的回答做了相應的知識反饋,幫助學生了解了糖類是一種重要的能源物質,為學生簡單介紹了接下來的學習任務。然后,我通過就教學內容結合實際背景對學生進行提問,助力學生了解糖類的種類和作用,又以同樣的提問方式幫助學生理解了脂質的種類和作用,使學生對生物科學的價值有了充分認識,一定程度上使學生養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之后,我以直觀的情景圖為學生說明了生物大分子是以碳鏈為骨架的,對學生提出了以生物思維分析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期許。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合理問題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享受了解決問題的過程,促進了學生對本節所學生物知識的理解,使學生的理性思維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培養,充分達到了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生物是理科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抽象內容在生物學科中自然不會少,所以,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獲取生物知識與技能。然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的關鍵階段,教師若直接對學生講授知識可能會令學生對生物產生畏懼心理。如今的多媒體技術在教育領域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對信息化的時代環境有充分的認知。我們不妨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情境,牢牢把握住這一具有優勢性的教學工具,從而在形象的畫面中提高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展現生物學科的趣味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
以“DNA分子的結構”為例,在初始教學階段,我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直觀視頻,引領學生回顧了生物學家探索DNA分子結構的歷史,使學生以全神貫注的學習狀態融入課堂當中,從而幫助學生初步了解了沃森和可立克在1953年提出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讓學生知道這是被譽為20世紀以來生物學最偉大的發現之一。然后,我通過插圖輔助教學,結合教材內容幫助學生歸納了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還帶領學生經歷了制作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的過程,使學生在親身實踐中對本節課的生物知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后,我做了課堂小結,組織學生交流了在多媒體技術所創設直觀情境下學習生物知識的心得。這樣,我通過借助多媒體技術創設直觀情境,培養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認識到了理性思維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性,提高了學生學習抽象性生物知識的水平,優化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果。
生物是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應用的一門學科,這是高中階段學生所共同擁有的認知,更是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教學思想之一。基于此,新課改教育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師應充分了解將現實生活與生物教學進行有機融合的要求,從而在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融合生活元素,體現生物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生物知識的學習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理性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學生能夠將生物知識學以致用,滲透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觀點,綻放出精彩的高中生物課堂。
以“細胞的衰老和凋亡”為例,首先,我引入現實生活中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年輕時的照片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使學生深刻意識到了什么叫作歲月催人老,時間在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激發了學生孝順老人的情感,于課堂上有效滲透了德育教育,并且以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入手,使學生及時發現了生物知識與實際生活之間的緊密關聯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后,我以動畫形式,利用圖片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介紹了細胞衰老的特征,幫助學生理解了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系,進而指導學生分析了細胞凋亡的含義以及與細胞壞死的區別。最后,我引導學生整理了這節課的學習內容,組織學生互相交流了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聯系現實生活展開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以強烈的學習動機參與了獲取生物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最終令學生學以致用的實踐技能在恰當的點撥中得以提升,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應用思維能力,順利實現了高中生物課堂的精彩綻放。
充滿合作與競爭是當今社會的重要特征,新課程改革也有倡導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精神意識,特別是在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中,這些要求已經被絕大多數教師付諸于實踐。因此,具有以學生為主體這一教學思想的高中生物教師,要主動養成觀察學生的良好習慣,從而對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有充分的了解,開展科學合理的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學習生物知識與技能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從而指導學生深入學習生物知識,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可以對所學內容進行充分的理解并留下深刻的印象,達到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生物課堂,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以“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為例,首先,我基于日常生活中對學生的觀察將其劃分成了能夠互助的學習小組,在課件上呈現課本里的主題圖,讓學生合作探討什么樣的分子能夠通過脂雙層,不能通過的分子是怎樣的,看哪個小組能夠最快說出答案。然后,我根據學生的回答對其進行了簡單的指導,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了自由擴散、協助擴散和主動運輸三種跨膜運輸的動畫視頻,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理解。之后,我引導學生合作對圖表數據進行解讀,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發展了學生的合作能力。最后,我引導學生對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做了系統的歸納,向學生強調了培養自身合作品質的重要意義,組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了這節課的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開展合作學習,發展了學生的合作思維,將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充滿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下大大調動了起來,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競爭意識,為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社會生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切實達到了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以上皆為積極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教學方法,但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與發展決定了培養學生理性思維的方法具有多樣性。基于此,高中生物教師還應繼續創新教育理念,探索出更多類似于指導合理問題、創設直觀情境、聯系現實生活、開展合作學習的優質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以恰當的指導語言培養學生理性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方位進步與成長,達到推動教育教學良性發展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