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市鄒平市梁鄒小學 李秀靜
小學音樂慧學課堂的構(gòu)建,意在通過交互式白板、學生移動終端等科學技術(shù)引導小學生培養(yǎng)主動學習的意識,激活他們的音樂細胞,幫助他們掌握音樂學習的方法,提升學習能力和音樂感知力。從教學實踐來看,由于小學生的理解力、注意力和規(guī)則意識較弱,音樂慧學課堂的構(gòu)建存在一些問題。在此背景下,本文從五個角度探究了小學音樂慧學課堂的教學策略,希望對相關(guān)教學及研究有所幫助。
慧學課堂的構(gòu)建不在于使用多少先進的設(shè)備和技術(shù),而在于能否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學會智慧學習。考慮到學生的年齡小、身心發(fā)展不成熟等特點,我認為游戲教學法的應(yīng)用,能夠行之有效地助力音樂慧學課堂的構(gòu)建,引導學生掌握音樂學習方法。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自制打擊樂器”的游戲,引導學生學會認識新樂器。教師可以這樣導入課堂:“同學們,大家想一想平時都看到過哪些打擊樂器呢?我們的生活中哪些東西通過打擊就可以發(fā)聲?”樂樂說:“我見過鋼琴,敲桌子就可以發(fā)聲。”貝貝說:“鋼琴不是打擊樂器,大鼓是打擊樂器!”然后,教師可以這樣介紹本次游戲:“大家說得都很好,今天啊,我們玩一個自制打擊樂器的游戲。我們的面前擺著完全相同的五個杯子,下面請各位同學為紙杯倒入不同高度的水。很好,現(xiàn)在讓我們試試敲響這五個杯子吧!”隨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同學們,除了杯子之外,我們還能敲響什么呢?咱們這堂課的主題是認識樂器,老師想跟大家說的是,任何一種樂器都有自己的發(fā)聲原理,大家想不想知道樂器是怎么發(fā)聲的?”這樣一來,學生自然就明白了認識樂器需要認識樂器的發(fā)聲原理。再如:舞蹈練習也是音樂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練習舞蹈之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但是不少學生相關(guān)意識較弱,教師可以和學生玩“小小模仿家”的游戲。在熱身環(huán)節(jié)之前,音樂教師先播放一段小朋友做準備鍛煉的微課,然后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總結(jié)出這位小朋友一共做了哪些動作,這些動作分別有什么要點,稍后比一比哪位學生說得更全面、更準確。這樣一來,學生不但提高了舞蹈安全意識,還自主學習了幾組簡單實用的準備動作。
小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慧學效果,因此交互式白板技術(shù)走進音樂慧學課堂能夠增強音樂課堂和學生自學過程的趣味性,增強學生的體驗,激發(fā)他們的音樂學習熱情。
一方面,音樂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技術(shù)深入淺出地進行難度較大內(nèi)容的教學。例如:對于小學生而言,識樂譜、根據(jù)樂譜學唱歌曲難度系數(shù)較高,那么音樂教師不妨把要學習的歌曲曲譜通過交互式白板技術(shù)制作成音樂小游戲。以《賣報歌》為例,音樂課程正式開始后,音樂教師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在交互式白板上面玩《賣報歌》的小游戲,即學生通過點擊屏幕中出現(xiàn)的音符跟唱,然后在白板的提示下,把每一幕中收集的音符組合在一起,連成一句完整的歌詞。這樣一來,小學生就學會了《賣報歌》的樂譜和音符。另一方面,音樂教師可以利用交互式白板技術(shù)在教學過程中設(shè)置問題,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例如:在聽完《賣報歌》這一歌曲后,音樂教師可利用交互式白板技術(shù)設(shè)置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請在以下四個選項中,選出《賣報歌》的節(jié)奏。”此外,教師還可以借助交互式白板技術(shù)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音樂學習情境。例如:在學唱《趕海的小姑娘》這一首歌曲時,音樂教師可以在白板上布置金黃的沙灘、一望無際的大海這樣的背景,幫助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增強對《趕海的小姑娘》的直觀感受,激發(fā)他們的音樂學習興趣。
課堂實時驗收能夠督促學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學習。但音樂課堂時間有限,常常選擇以集體合唱或集體舞的形式,來驗收學生當堂課的音樂學習成果。這樣的驗收方法固然很好,但是沒有細致到每一位同學。師生移動終端的運用,能夠幫助音樂慧學課堂提升驗收的精準度。
例如:學習完《我和星星打電話》這首歌曲后,音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學生的移動終端錄制音頻,音頻內(nèi)容為配樂演唱這首歌曲。錄制完成后,學生把音頻傳輸?shù)浇處熞苿咏K端上,再由教師進行評價。再如:在學習完《快樂小舞曲》這一舞蹈后,音樂教師同樣可以幫助學生用移動終端自帶的攝像頭錄制一段舞蹈視頻,傳輸?shù)浇處熃K端。此外,當小學生到了小學中段或高段后,這時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團結(jié)合作能力,那么音樂教師可以在移動終端上為學生分小組。例如:在學習集體舞《快樂小舞曲》時,學生可以根據(jù)音樂教師的提示,自行分配舞蹈基礎(chǔ)動作自學任務(wù),并把基礎(chǔ)動作分解版本錄制成視頻,傳輸?shù)浇處熃K端。這樣一來,學生便卓有成效地提升了音樂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增強了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小學音樂慧學課堂的構(gòu)建也初見成效。
與學生交流可以發(fā)現(xiàn):音樂在學生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有些學生會在放學后彈鋼琴、學習芭蕾舞、古箏等。此外,在和家長的溝通后,發(fā)現(xiàn)一些學生回家后沉迷在手機、平板和電腦中不能自拔,沒有健康的休閑愛好。因此,音樂教師不妨通過家校聯(lián)合的方式,幫助學生在課后復習的過程中再次體會音樂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慧學思維和能力。
其一,音樂教師可以把白天學習的音樂曲目在家長群中分享,然后尋求家長的幫助,讓家長督促孩子完成音樂曲目練習并上傳練習音頻或視頻到云課堂平臺,以此檢驗學生白天的學習效果,督促他們復習白天的學習過程。其二,音樂教師可以建議家長在學生復習時引導他們回想白天的學習過程。比如:學生學唱了《蝸牛和黃鸝鳥》,那么家長可以引導學生:“唱得真好,你是怎么學會的呀?好厲害,你可以教教媽媽嗎?”如果家長工作很忙,平時不能常常陪伴孩子,那么音樂教師也可以在云平臺上設(shè)置三道課后練習題,第一題是“我們在學唱《蝸牛和黃鸝鳥》時先學習了什么?”,第二題是“在學習完《蝸牛和黃鸝鳥》的曲譜后,我們又學習了什么?”,第三題是“學習《蝸牛和黃鸝鳥》的過程中大家遇到了哪些困難?”。這樣一來,學生能夠通過回答這三個問題完成對學習過程的回顧。下次上音樂課時,音樂教師再次引導學生復習上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就能夠行之有效地幫助學生慢慢建立起音樂學習的方法和意識。
小學音樂教育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在參加排練合唱曲目、文藝演出等綜合實踐活動時,往往呈現(xiàn)出強烈的意愿和興趣。因此,小學音樂教師不妨將這一類綜合實踐活動引入小學音樂慧學課堂中來,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興趣和愛好,激發(fā)他們的自學和慧學興趣。
其一,音樂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整體學情,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組織綜合實踐活動。例如:一班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jié)意識不強,那么音樂教師可以多安排集體舞《快樂小舞曲》、大合唱《黃河頌》等演出活動,幫助學生在相互配合中增進交流和感情,培養(yǎng)他們的團結(jié)合作能力與班級凝聚力。其二,音樂教師還需要留心每一位學生的具體情況,幫助他們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克服自己的不足。例如:班級里的小花很會跳舞但是五音不全,所以常被其他學生嘲笑,久而久之她不敢大聲唱歌,甚至很懼怕上音樂課。面對小花的這種情況,音樂教師可以先鼓勵小花多參加《我們的祖國是花園》這樣的舞蹈表演,增強小花的自信心,然后再與小花談心,鼓勵她勇敢地大聲唱歌,參加班集體的合唱活動。其三,音樂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新綜合實踐活動形式,在歌舞表演之外引入角色扮演情境。譬如:音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豐富多彩的動畫人物形象”這一綜合實踐活動,即每一位同學選取自己最喜愛的動畫人物并學唱該動畫的歌曲,然后在音樂課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分享給大家,讓其他同學猜這是哪部動畫片中的哪個人物。這樣一來,學生在準備過程中調(diào)動所學知識,自主完成了收集動畫音樂、學唱動畫音樂的工作,不僅遷移運用了知識,還鍛煉了獨立解決問題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小學音樂慧學課堂的打造,通過引入先進的教學技術(shù)和教學設(shè)備幫助小學生收獲音樂學習的智慧。學生在自主學習音樂的過程中慢慢提升了學習能力,這些學習能力也能夠應(yīng)用到其他學科中去。本文從游戲教學法、交互式白板技術(shù)、師生移動終端、家校聯(lián)合以及綜合實踐五個角度,探索了小學音樂慧學課堂的構(gòu)建策略,希望有一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