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傳賀(南昌理工學院)
在網絡經濟時代,信息傳輸高效便捷,網絡交易活動增多,促進了電子商務的形成與發展。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我國網絡購物用戶數量超過7.5億,在網民中占比超過8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逐年增長,電商滲透率超過30%。可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對電子商務相關行業企業帶來顯著影響,總結為以下兩個層面:一方面,大眾消費方式變化。電子商務模式下,網絡店鋪的商品更為多樣,消費者的可選擇性更高,加速商品流通,促進消費者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商品同質化、商品質量下降等問題,影響市場健康發展,導致商品價格出現較大變化,易對商品生產企業造成沖擊;另一方面,管理模式缺陷。電子商務的發展衍生出更高的物流運輸需求,在傳統商務模式下,企業的物流管理模式滯后,運輸時間長,產品更新慢,不滿足目標消費者的需求,阻礙企業發展。
基于電子商務的影響,企業應創新管理模式,遵循電子商務運行特點,改進相關管理工作。細化來說,在企業管理創新中,電子商務發揮如下作用:第一,信息共享。在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產品信息公開,企業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間的信息傳遞更便捷,企業可利用信息共享優勢,評估市場發展趨勢、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對企業生產管理提供參考,提高企業產品的吸引力;第二,降本增效。在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可與消費者直接溝通,省略中間商、促銷活動等費用,節約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第三,無紙化辦公。在網絡經濟時代,電子商務模式的運營需計算機技術提供支持,企業應在生產經營中普及計算機系統,在線上完成產品生產計劃制定、各類產品數據統計等工作,實現無紙化辦公,提高管理效率。
基于網絡經濟時代電子商務對企業管理創新的作用,企業管理者應認識到電子商務帶來的積極影響,結合電子商務模式運行特點,創新開展企業管理工作,使企業適應網絡經濟時代發展需求,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在此基礎上,本文結合某企業生產管理實踐(下文簡稱“案例企業”),總結其在網絡經濟時代開展的企業管理創新策略,為企業管理者開展創新工作提供有益探索。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管理者應明確其帶來的消費方式變化,及其對管理模式的影響,創新管理理念,以便企業有效開展電子商務工作。就目前企業管理狀況而言,普遍存在理念偏差問題,體現在現代管理意識缺失、管理理念不明確等方面。基于該問題,案例企業綜合考慮電子商務模式落實需求,樹立如下管理理念:
第一,提高對信息的重視。在網絡經濟時代,基于電子商務模式下的信息共享特點,企業提高對信息的重視,樹立信息管理理念,利用大數據技術對企業各項信息數據進行收集、加工、存儲等操作,綜合評估企業的發展狀況,并與同行業其他企業的公開數據對比,探究企業生產經營方面的優缺點,為企業管理創新提供方向。
第二,樹立知識經濟意識。在電子商務模式下,企業生產經營及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專業知識,企業管理者認識到知識經濟的重要性,以知識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關鍵要素,在企業電子商務建設中,加大知識投入,確保企業管理工作與電子商務模式相匹配。
第三,樹立以人為本理念。電子商務模式發展加快了企業市場環境變化,為靈活應對各項變化,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企業管理者樹立以人為本理念,加強人力資源管理,通過崗位責任制、職業生涯規劃、績效考核等管理工作,吸引更多優秀人才,提高企業優秀職工的信任度,降低企業員工流動性。
在電子商務環境下,雖然網絡的便捷性為企業帶來更多目標消費者,但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隨之加劇,競爭者不再是所在地區的同行業企業,而是網絡中的所有同行業企業,傳統廣告推廣或價格戰等發展戰略,不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前列。企業管理者應根據網絡經濟時代的電子商務發展特點,合理制定企業戰略,使企業順利實施電子商務模式,適應時代發展趨勢,在網絡市場中站穩腳步。在案例企業中,企業管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制定企業戰略。
第一,質量戰略。產品質量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案例企業應制定質量發展戰略和生產質量管理計劃,優化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生產符合消費者需求的高質量產品,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認可度,進而提高企業產品銷量,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在實際戰略制定中,企業管理者遵循ISO9000標準,構建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與ERP系統,二者協調配合,實現產品原料采購、產品生產、產品運輸、產品銷售、產品倉儲等環節的跟蹤管理,及時發現產品質量風險,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一旦發現產品質量問題,立即召回,切實提升產品質量。
第二,品牌戰略。企業管理者結合企業發展歷史、企業文化及產品特點,進行品牌精神價值規劃,使消費者明確企業的品牌個性,使企業產品在電子商務平臺的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在品牌戰略制定中,企業管理者結合品牌精神價值內容,開展產品營銷與傳播工作,凸顯企業品牌精神價值,向更多消費者傳遞品牌觀念,引發消費者的情感共鳴,進而選擇購買企業產品,選擇企業的服務。
在傳統商務模式下,企業組織架構存在機構臃腫、責任劃分不明確、協調性不足等問題,出現生產經營問題時,多個部門相互推卸責任,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成效。企業管理者應結合電子商務模式要求,重塑企業組織架構,提高企業組織的協調性與高效性,進而提升企業生產經營質效。在案例企業中,管理者結合電子商務環境下終端消費市場需求,構建貼近消費者、以終端消費市場為導向的組織架構,提高組織架構的運行效率與運行協調性。細化來說,企業管理者對傳統組織層級進行簡化處理,將銷售工作相關的辦事處整合,并在辦事處和電子商務平臺構建信息交互渠道,由銷售組織直接與客戶開發、產品質檢、產品運輸等工作相對接,實現組織更貼近消費者,掌握市場發展現狀,根據市場發展趨勢立即作出合理反應。
在上述理念指導下,案例企業重塑的組織架構分為三個層級,管理層為股東大會、董事長、總經理及副總經理,負責企業各項生產管理工作的決策;中間層為各個職能部門,包括人事部、辦公室、保衛部、電子商務與銷售部、財務部、供應部與生產車間等,負責企業各項管理工作;執行層為各個部門的下屬層級,以電子商務與銷售部為例,下屬層級包括物流組、質檢組、客戶開發組與渠道維護組,分別負責電子商務與銷售的不同工作。合理劃分各個部門與人員的工作職責,避免職責交叉等現象的出現,以便電子商務模式落實過程中相關責任的準確追究,倒逼工作人員規范開展相關工作。
在完善企業管理理念、戰略與組織的基礎上,企業管理者應結合電子商務模式的落實要求,優化各個管理環節,高效開展企業各項生產管理工作,為企業的無紙化辦公、電子商務實施創造良好條件。以財務管理和人力資源管理為例,企業的管理環節優化方式如下:
在財務管理中,案例企業管理者結合網絡經濟時代的財務數據特點及相關會計準則要求,開展財務集中管理,構建財務共享中心,并推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轉型,引導管理會計根據企業電子商務數據,評估企業電子商務業務發展狀況,為管理層進行電子商務建設決策提供參考。同時,利用無紙化辦公特點,構建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與ERP系統相連接,全面采集企業各項財務活動的數據信息,指導企業財務會計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內部控制等工作,從整體優化企業財務決策,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企業管理者可借鑒其他企業的人才選拔機制,如海爾集團的“選馬術”管理理念,在企業崗位工作中形成良性競爭機制,為所有職工提供晉升機會,調動員工積極性,激發員工的潛能。同時,根據電子商務模式的運行需求,對企業職工實施專項培訓,使員工掌握先進生產技能、崗位工作理念與技術,持續提升員工崗位工作水平。另外,管理者根據所處行業特點,構建360°績效考核體系,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與客戶、同事、領導等人的信息反饋息息相關,從多角度評估員工的工作成果,根據績效考核結果發放薪酬與福利,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約束力,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為企業建設一支高質量人才隊伍,應對網絡經濟時代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各類挑戰。
綜上所述,在網絡經濟時代,電子商務可實現信息共享,落實無紙化辦公,降本增效,促進企業管理創新。通過本文的分析,企業管理者應從網絡經濟時代特點入手,創新企業管理理念,合理制定企業戰略,重塑企業組織架構,優化各個管理環節,利用電子商務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