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蘭蘭(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吉林市分行)
隨著我國實現零售業對外開放后,連鎖超市企業也得到了飛速發展,在連鎖超市持續生產和銷售環節中,存貨這項流動資產扮演著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其線下零售所必須陳列在銷售市場和倉庫中的資產,為了能夠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提高市場競爭力,有必要加強企業的存貨管理工作。
目前我國連鎖超市主要是以生鮮農產品為經營主打產品,但是生鮮農產品既不容易保鮮,也不容易儲存,因此容易造成嚴重的損失,從而降低了超市的利潤。另外,對生鮮農產品庫存進行盤點的難度十分大,難以保證盤點的準確程度,從而導致存貨的不足或者存貨過多積壓,使得實際采購的成本增加,失去與計劃采購成本的平衡,最終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超市在采購方面采用的是分散模式進行采購,雖然保證了購進貨物不被中途掉包以及損壞的安全性,但是僅僅考慮這些局部影響的話,很難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超市沒有發揮大批量采購的優勢,加上局部地區也沒有有效的運用好當地的采購資源,導致各連鎖分店出現諸多問題:其一,相對于總店以及整體來說,分店的貨物需求量是少之又少,所以在和供應商談判的時候很難以合理的價格取得足夠的商品;其二,超市的采購計劃是由總部實施的,而其內部控制制度又沒有得到高度的強化,很難對每個分店的實際需求做到充分的了解,難以制定分店采購的計劃,導致分店商品滯銷,實際采購成本與計劃采購成本不一致;其三,超市和供應商簽訂的是不退訂合同,對于生鮮農產品等不易保鮮和儲存的產品來說,在短時間里就要進行大規模的清倉處理,造成商品的大量損失以及資金的浪費,增加了其實際采購成本;其四,分公司采購人員的權限較弱,往往受運輸距離、運輸價格、運輸時間上的限制,增加了實際采購成本。
連鎖超市各部門之間管理相互分離,互不影響,比如采購部門和銷售部門就相互分離,使得采購部門不能詳細了解銷售部門的具體情況,只能根據以往的銷售數量來確定采購商品的數量,極易造成企業的預算失誤,導致存貨出現諸多問題,比如滯銷、庫存過多造成的積壓問題等。為了吸引顧客的眼球,盲目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采購人員采購了許多類似19.9 元、29.9 元的商品,雖然短暫性地吸引顧客的眼球,但是從企業長遠的發展來看,物美價廉才更能留住顧客。此外,生鮮農產品是超市的主要業務產品,但其保質期短造成價格大幅變動,幾乎一天一個價,超市無法準確地掌握生鮮農產品的銷售情況。部分超市的采購人員在采購的過程中只顧自己的利益,徇私舞弊,對商品的質量把關不嚴,僅僅只是做到以最低的價格采購到商品就好,吃拿回扣的行為屢屢發生。
進貨檢驗是一項需要,高度負責的工作,同時檢查人員應該具有較高的政治、商業、文化等素質。目前連鎖超市庫存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不是很高,專業度也還不夠,導致整體以及系統的入庫質量檢查力度不夠。超市主要以生鮮農產品為經營主打產品,對于蔬菜等容易揉壞的商品來說,相關人員做得不夠細致,不夠專業地卸貨,容易導致此類商品壞掉,為了降低損失,超市不得不進行促銷,但最終還是影響超市的利潤。加上相關人員專業素質不高,敷衍了事,貨物入庫就行了,而沒有進行完全的檢查,或者沒有把商品進行分類,容易導致商品之間相互混亂,也沒有完全做到對不滿足超市要求的商品進行拒收。
庫存是為了滿足未來需要而暫時閑置且流速為零的存貨資源。其中,存放于物流節點倉庫中的是靜態庫存,另一類是動態庫存(在途庫存)。目前超市在存貨管理中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超市的庫存管理的合理化和盈利能力的提高。由于超市必須有一定數量庫存以確保經營的連續性,因此大部分流動資金都被庫存占用。庫存量與庫存資金量成正比,即超市庫存量越多,庫存投資越多。另一方面,在傳統的存貨管理方式下,超市必須保持一定數量的庫存才能繼續經營,力求滿足客戶的需求。這種庫存量通常被稱為“安全庫存”。這種庫存決策通常基于公司的市場預測,但由于市場環境的復雜性,預測往往會出現錯誤,導致缺貨或積壓。
在庫存管理過程中,連鎖超市的成本,如逾期成本、損壞成本、損失、庫存遷移成本(轉移成本)等費用增加了庫存風險。逾期成本是由于企業庫存控制不當,貨物積壓,過期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以及不得不處置的成本或以低于正常銷售價格的價格出售成本。損壞成本指庫存量變化時發生的損害。損失指由于類似的被盜庫存問題而產生的成本,這與公司的安全措施密切相關。庫存水平越高,被盜數量也就越多,成本也就越高。轉移成本是公司對庫存水平的不當控制和庫存積壓造成的。即使沒有風險,庫存可能變得過時并成為死貨,因為積壓或廢物處置導致意外和不可預測的風險損失。在保管過程中存貨物資也可能受損,造成了保管損失,增加了存貨的管理成本。
存貨采購是存貨管理的初始階段。連鎖超市在采購、保管、發出方面做得不夠緊密,較為分散,導致庫存積壓。或者存在貨物嚴重短缺,存貨管理成本增加,造成資金浪費。其實無論是企業還是超市,采購與庫存管理都是不相分離的,但超市的采購部門和存貨管理部門卻是相互分離的,減少了溝通,誰都無法從對方那兒獲取真實完整的數據信息,這樣容易導致倉儲庫存不平衡,要不就是積壓要不就是缺貨,增加了存貨管理的成本,導致超市的流通資金減少。
連鎖超市只有協調好各方面的聯系,資源得到有效的配置,才能降低其成本,使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然而,超市的采購部門和銷售部門分開,使采購部門無法準確了解銷售的具體情況,導致預算失誤。
連鎖店的儲存是超市管理的重心,庫存管理人員的管理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存貨管理的有效性。按理說超市應當聘請一些素質高的員工,但是不免有些員工徇私舞弊,以個人利益為主,存在偷取、換取、或者對超市商品進行質量上,品種上的混淆,謀取不恰當的利益。
安全庫存是指為了防止庫存供應或需求的未來不確定性而準備的緩沖庫存(列如突然意外的訂單,意外交付中斷或突然延遲)。其規模取決于供需不確定性、客戶服務水平,缺貨成本和庫存持有成本。隨著客戶服務水平的提高,安全庫存量的增加導致庫存退貨成本降低和庫存持有成本增加;相反,如果客戶服務水平較低,則安全庫存量減小,缺貨成本較高、而庫存成本較小。而大型的連鎖超市,大量突發性訂貨等意外發生的情況是不期而遇的,或者說是經常發生的,因此,無論是安全庫存、調節庫存,還是在途庫存,它們的增加最終都會增加超市的總庫存。
當前,連鎖超市各部門之間職責相互分離,互不影響,大大降低了其內部控制的力度,影響其本身的競爭優勢。所以應當適量地調整,部門之間進行相互協作,做到相輔相成,比如存貨管理部門和銷售部門之間就很有必要,存貨管理部門應該定期地給銷售部門提供真實完整的庫存信息,使得銷售部門做到心里有數,根據存貨數量,品種、存貨的期限等進行銷售,長時間下來便會形成一種習慣上的比例,當然突發情況除外,那么在以后的采購過程中,采購部門結合實際的同時就此比例進貨,大大地降低了存貨管理的成本,因此,各部門相互合作并交流極其重要。
加強存貨財務控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加強財務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目前,連鎖超市的財務管理意識淡薄,財務人員技能水平不夠高,比如在面臨超市促銷活動時,僅僅想到低成本的商品能獲得高利潤就可以了,卻沒有更高的覺悟為超市節稅,提高超市的附加價值,獲得更大的利潤。另一方面,連鎖超市的薪酬體系和福利待遇都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專業財務管理人員很容易被高薪資、高福利的競爭對手挖走。
因此,連鎖超市應當加大對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開展培訓課,加強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可以聘請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如剛剛畢業的財務管理專業的大學生等。另外,對財務人員建議采用績效考核、獎懲結合的管理方式,以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增強財務人員的管理意識,并最終實現加強存貨財務管理的目標。
加強入庫前驗收工作。檢查人員接收貨物是存貨管理的第一步,可以實行倉儲、賬戶登記等手續,并將收據通知單連同發票和運單等送到會計部門。進入倉庫前應做好預防措施。
加強貨物的保管。貨物在倉庫內儲存時,為保證倉庫安全,防止物資變質,應采取防腐、防磨、防水、防爆、防變質等措施。
加強存貨管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培訓。存貨管理人員應加強對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的研究,組織相關法律和供應商關系管理、采購成本分析和控制等內容的業務知識培訓,要增強服務意識,了解市場動態,努力打造高素質的存貨管理隊伍,從而加強連鎖超市的入庫工作力度。
限定商品的單品數量。限定商品總數指超級市場允許銷售的商品總數。
嚴格把關新品的引進。根據超市的實際銷售、市場需求、季節變化的因素對新品進行嚴格把關,以減少存貨管理成本,減少庫存總金額。
定期處理淘汰商品。連鎖超市應當定期檢查產品清單,對未售出的商品進行詳細分析,挑選銷售不佳、淡季銷售不佳的商品作為替代淘汰商品,制定清理計劃,一一處理,以確保產品中的物品總數保持在合理的范圍內。
平均周轉庫存等于訂貨批量/2=Q/2,我們會很簡單地認為,要想降低周轉庫存,即減小批量Q 就行,但簡單地減小Q 而不進行其他方面的相應調整將是很危險的,后果會不堪設想,例如,訂貨成本或作業交換成本有可能急劇上升。因此,必須采取一些具體措施,尋找降低訂貨成本或作業交換成本的途徑。在這方面,日本企業有很多成功的經驗,比如“模式快換”等,采用單人多機、集體技術或靈活的制造技術,即盡可能多地利用“相似性”來增加產量、減少操作交換,使用通用部件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