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思達 (滁州學院)
總書記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1]。”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規劃應當更加鮮明、聚焦、精準,將其作為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達致創業規劃應有的深度與廣度,不斷凸顯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規劃的極端重要性。創業規劃對于大學生創業實踐的價值意蘊并非單一向度,而是呈現出多層次、立體化的豐富形態。只有認清并遵循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內在發展規律,科學把握創業規劃對于大學生創業實踐的作用特點和影響方式,才能實現大學生創業規劃內涵式、高效化發展,從而激發大學生開拓進取的意識,推動大學生向著創業夢想的目標不斷奮斗。
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內涵也得到不斷的豐富與延展。大學生創業規劃需要根據時代提出的要求,深刻把握其重要特征,掌握其內在規定性。在此,必須深刻認識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必要性與基本特征,為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規劃建設筑牢基礎。
古有“杭城大街,買賣晝夜不絕,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鐘鳴,賣早市者又開店也”,今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可見,創業始終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而大學生創業規劃則是提升創業能力的有力支撐。大學生創業規劃是一種創業教育,具有多個層次,通常是圍繞某個具體的事項或者一定的項目來進行分析論證,主要是以案例、樣品、實物等方式呈現。項目可以是具有市場潛力與應用前景的產品或者服務,也可以是創設某種合乎市場需求的職業。大學生創業規劃培養的是創業素質,涵蓋的行業非常廣泛,具有鮮明的實踐指向。
大學生創業規劃作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導高校主動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正如總書記所言:“要注重啟發式教育,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在不斷啟發中讓學生水到渠成得出結論[2]。”基于時代的要求,大學生創業規劃促進創業素質的整體提升,直面大學生的創業思想困惑,注重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創新能力,并對當前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中的現實問題給予有效解答。為此,理直氣壯地做好大學生創業規劃工作,幫助大學生具備創業理念與信心,促進創業能力的有效提升,顯得尤為必要。
一是示范性。大學生創業規劃具有重要的表率與示范作用,所謂“見賢思齊、見微知著”,大學生創業規劃建設與社會創業氛圍是共通的,具有外部性與外溢性的特點。二是持久性。大學生創業規劃具有持久性的特征,大學生創業規劃不僅僅是固態的觀念與制度,更加是動態的標識與符號。無論歲月的流逝,大學生創業規劃都以一種無聲的力量自覺或不自覺地浸潤著大學生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持久地發揮著創業引導的重要作用。三是導向性。大學生創業規劃可以激發與生成個體創業激情,促使大學生養成高尚的創業品質,具有鮮明的創業意識導向性功能。四是創新性。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創新性特征是指善于融通各種現實資源,不斷推動方法與技術的創新,讓創新為大學生創業規劃提供深層次滋養,注入生機活力。
作為一種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實踐理路與制度安排,大學生創業規劃把信念、夢想、情感、境界等價值意蘊與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相關聯。基于大學生創業規劃視角來闡釋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需要以鮮明的價值意蘊把握大學生創業規劃的本質屬性,并以此為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明晰科學指引。
總書記指出[3]:“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功崇惟志,業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把握與理解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功能意義和理論旨趣,能夠為大學生創業指明發展方向,持續發揮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價值功能與信念導向。大學生創業規劃強調堅定青年創業信念和用創業夢想潤澤青年信仰,深刻闡明了大學生創業的價值旨趣,進一步明確了大學生創業的實踐指向,為新形勢下大學生創業提供了精神支撐。
大學生創業規劃圍繞時代主題、緊扣時代特征、把握大學生發展特點,科學謀劃設計大學生創業工作,不斷豐富著大學生創業的內涵。新時代大學生創業規劃必然伴隨著市場需求與世界科技發展水平的躍升而不斷豐富自身的內涵,彰顯著大學生創業與國家發展戰略的內在關聯性。在實質的層面,大學生創業規劃凸顯出新時代大學生創業的價值追求,塑造著大學生創業的報國之夢,成就著大學生創業的貢獻之夢,開創著大學生創業的道路之夢,打造著大學生創業的世界之夢。
大學生創業規劃精準切入創業能力提升的情感意識中,豐富并延展了創業能力提升的情感內涵。大學生創業規劃與創業情感空間無縫對接,使得大學生不斷煥發出新的創業激情,從而生成創業能力提升的情感動能。通過創業規劃能夠營造增進大學生創業激情觸發的現實感知空間,使創業能力的提升更加堅定、充盈、持久。在此基礎上,通過借助大學生創業規劃,可以打造一個更具感召性與說服力的創業熱情迸發空間,為促進創業能力提升打開一個新的情感窗口,從而更好地激發創業激情。此外,大學生創業規劃從具體的創業目標預期中激發大學生的情感動能,促進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百折不撓、忠貞不渝、持續奮斗,養成鐵一般的堅強意志與風雨無阻的高貴品質。
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內容必然伴隨著時代的變遷而進一步地豐富與發展,在中國夢的不斷指引下,大學生創業規劃能夠更加地明確目標導向,增強創業發展的前進動力,實現以民族偉大復興為核心的創業水平偉大飛躍,不斷開辟大學生創業的新路徑、新領域、新境界。從具體的形態分析,大學生創業規劃將青年創業要素具體化,并且在現實具體深處,青年創業夢想需要大學生創業規劃的理念與內涵來闡釋、豐富、拓展與落實,唯有如此,才能不斷提升大學生創業的水平與質量。
科學思想與創新理念是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先導,全面深刻領悟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價值意蘊與精神內涵,并運用于大學生創業能力提升的生動實踐之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相互牽引、相互促進,不斷拓展大學生創業規劃建設的新局面。
新發展理念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創新、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印刻在大學生創業規劃的藍圖上,是深入破解大學生創業規劃過程中出現的矛盾與癥結的內在要求,表征著新發展理念與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內在互動與深層共鳴。新發展理念豐富了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內容,通過秉持創新、綠色、共享的大學生創業規劃理念,從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產業政策等方面彰顯大學生創業規劃的科學性,不斷提升其時代層次與發展境界。為此,需要運用新發展理念厚植土壤,凝聚價值共識,為大學生創業規劃提供發展導向性,建構起創業規劃的價值準則、邏輯架構與現實進路。通過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張推動大學生創業規劃的機遇把握、戰略制定、道路選擇,為創業規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的內在驅動力。
系統性思維是大學生創業規劃理論與實踐中應有的現代思維,是回應大學生創業規劃發展困境、破解創業規劃實效性的關鍵所在,是推進創業規劃內涵式發展的必然要求。系統思維側重的是“多”的思維,是“整體”的思維,是系統聯系、整體優化的思維[4]。對大學生創業規劃進行系統化的思考與研究,凸顯將大學生創業規劃作為一個有機聯系的系統,用系統性思維化解大學生創業規劃中的關鍵性問題,促進大學生創業規劃建設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理性化。概而言之,從系統出發,發掘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內容深度、追尋大學生創業規劃的邏輯理路[5],用鮮活的案例打動學生、以深厚的創業理論功底贏得學生、以遠大的理想感染學生,真正實現大學生創業規劃達其效、觀其行。
項目式是將大學生創業規劃具體項目化,依托項目式形成具體的實踐指向,把大學生創業規劃與市場產業發展融合起來,推動大學生創業規劃內涵式發展[6]。大學生創業規劃離不開市場,需要對產業市場的發展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與判斷。在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全過程中,項目式發揮著“領航員”“牛鼻子”的作用,使得大學生創業規劃具有明確的針對性和指向性。通過精準挑選大學生創業規劃項目,讓大學生創業規劃與產業發展零距離對接,克服大學生創業規劃過程中的盲目狀態,不斷拓展大學生創業規劃的視野境界,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潛能,增強大學生創業規劃的自覺性與主動性[7]。
項目式讓大學生創業規劃從表層走向深層,促進大學生創業規劃精準切入產業市場的關鍵節點,從根本上把握住大學生創業規劃的現實著力點,為大學生創業規劃提供堅實的有效載體。
在現實生活中,大學生中涌現出眾多“創業典范”,其生動實踐呈現出強烈的感染力,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直抵大學生內心最深處。讓大學生在“大學生創業大賽”中得到創業靈感的啟發與創業精神的體悟,從而釋放出多米諾效應[8]。榜樣帶動的力量是無窮的,“大學生創業大賽”的輻射力量必然是巨大的。高校需要從程序設置、內容延展、宣傳引導和制度建構等維度強化激勵意義,建構創業價值表達機制,為形成創新創業風氣提供有力的價值支撐。同時,需要將成功案例鮮活地呈現在大學生面前,讓大學生從令人敬佩的真實案例中汲取創業規劃的思想精華,彰顯富有時代氣息的大學生創業價值鮮明導向。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素質”[9]。協同理念改變以往片面、零散、單一的人才培養模式,從根本上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有機融合的人才培養機制,這一機制蘊含著全新的大學生創業規劃理念,從而構筑起大學生創業規劃的現時運行形態與未來發展之勢。協同的力量是無窮的,大學生創業規劃建設離不開協同的力量及其機制支持。用協同的力量促進大學生創業規劃建設提升,就是要通過協同方式形成合力,以多方力量共聚、多種資源共享、多種方式共用等優勢助力大學生創業規劃建設形成實效。在深層次上,應當建立學校、社會、家庭之間的協同機制,以協同發力破除大學生創業規劃的瓶頸、用協同生成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動力、讓協同產生大學生創業規劃的聚合力。
新媒體與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為大學生創業規劃的宣傳教育提供了全新場域。新媒體技術通過精準性、便捷性、即時性等科技優勢打破時空阻隔,有利于深化認知,促進深層次的大學生創業規劃實踐認同[10]。因此,需要科學把握新媒體技術宣傳教育的功能優勢,促進大學生創業規劃的話語體系現代化轉換,在更廣的范圍、更深的層次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傳播教育效應。首先,通過視聽化的動態呈現、情景化的敘事表達、互動性的認知接受,實現大學生創業規劃建設傳播引導的最佳效果。其次,憑借新媒體精準傳播,強化大學生創業規劃建設的傳播教育策略,注重精細化、精準化[11]。最后,通過充分了解與分析不同大學生的個性特征與個體稟賦,根據大學生的知識背景、性格習慣等因素,制定差異化的傳播內容與形式,使得大學生創業規劃建設傳播的方式更加貼近微觀個體的現實需求,從而促進大學生創業規劃能夠精準有效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