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翠玉
(重慶天澤新材料有限公司,重慶 401221)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向客戶銷售商品勞務或提供服務時,給予客戶的賒銷信用政策,約定在一段時間后結算,該時間段即為信用期限,從而形成企業的債權。應收賬款管理是指對賒銷審批流程的規范、信用政策的調整以及風險的管控等。
應收賬款屬于企業流動資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占比的大小影響著制造企業的流動性和盈利能力。首先,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有效利用信用政策,有利于促進銷售額的增長,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增強產品競爭力。其次,應收賬款會帶來較大的運營風險,科學合理的應收賬款管控,能夠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壞賬成本和收賬成本。最后,應收賬款管理有利于提升利潤質量,增加收入的同時增加利潤,保障股東權益。
C公司是一家大型原材料制造企業,終端產品主要應用于電子產品、風電葉片、汽車內飾、建筑基材等領域,應用領域廣泛。行業性質屬于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在2008年以前,該企業屬于行業龍頭,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管理未跟上企業發展的步伐,導致整體狀況下滑,目前市場份額僅占約20%。在應收賬款方面,C企業95%以上采取賒銷形式,即簽訂合同后一段時間內結清賬,賬期為3-6個月。
1.應收賬款管理不能及時匹配市場環境
C公司2017-2019年,應收賬款分別是12.3億元、12.1億元、13.9億元,應收賬款環比漲幅分別是-1.6%、14.3%;營業收入分別是48.0億元、51.8億元、53.9億元,營業收入環比漲幅分別是7.7%、4.1%;
以行業平均水平的J公司為例,2017-2019年其應收賬款分別是12.3億元、12.5億元、13.6億元,應收賬款環比漲幅分別是1.2%、9.1%;營業收入分別是86.5億元、100.3億元、104.9億元,營業收入環比漲幅分別是16.0%、4.6%;應收賬款占據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是14.2%、12.4%、13.0%。
2018年C、J公司應收賬款漲幅均低于營業收入漲幅,2019年應收賬款漲幅均高于營業收入漲幅,是因2017-2018年整個行業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市場行情走高,應收賬款政策收緊。因享受連續的行業紅利,同時為下一行業高峰周期做好充足準備,2018年底至2019年初各大廠商紛紛投入擴建,擴大產能,導致2019年新增產能釋放,行情急轉直下,應收賬款也隨之放寬。從C公司與J公司的對比漲幅來看,在2018年行情較好時,C公司的應收賬款環比漲幅-1.6%,營業收入環比漲幅7.7%,差異-9.3%,J公司應收賬款環比漲幅1.2%,營業收入環比漲幅16.0%,差異-14.8%。在2019年行情較差時,C公司的應收賬款環比漲幅14.3%,營業收入環比漲幅4.1%,差異10.2%。J公司應收賬款環比漲幅9.1%,營業收入環比漲幅4.6%,差異4.5%。以上可以看到不管是行情處于高峰還是低估,C公司的應收賬款管理都未達到J公司的反應速度。
2.應收賬款占據營業收入的比例較大
2017年-2019年,C公司收賬款占據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是25.7%、23.4%、25.7%。J公司應收賬款占據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是14.2%、12.4%、13.0%。C應收賬款占據營業收入的比例顯著更高。高額的應收賬款產生營運資金的占用,資金出現短缺,2018、2019年以來資金一度緊張,不得不通過短期借款彌補營運資金的不足。高額的財務費用侵蝕了本就薄弱的毛利,導致C公司利潤率極低,較差的財務報表又導致融資成本的上升,以此循環往復,C公司的經營狀況越來越差,缺乏競爭力。
3.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賒銷審批流程不規范。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況下,企業為擴大市場份額,保證達到短期的利潤目標,對賒銷審批流程簡單處理,并未形成一定的規章制度,導致賒銷審批可有可無。第二,信用管理不健全。未設立專門的信用管理部門,對于客戶的信用評估較為落后,未采取科學有效的全方位評估方式,僅從經驗判斷或銷售人員的片面了解而給予判定,缺乏公信力和嚴謹性,導致后期出現呆賬、壞賬,最終企業承受損失。第三,部門間疏于溝通協調。財務和業務兩套體系,財務對銷售業務不熟悉,事后被動記賬,對應收賬款的發生、收回、損失等情況缺乏全局掌控和準確了解,對于退貨索賠和抵款信息不對稱導致記賬錯誤;而銷售手工跟蹤每一筆收款情況,耗時耗力,增加人工成本,導致財務和銷售形成不增值業務,跨部門協作幾乎為零。收款環節職責劃分不清,對賬、催收、后續跟蹤均未落實到具體人員,導致無人問津的壞賬產生。第四,對應收賬款本質認識不足,考核體系不健全。企業從上至下的理念,是以銷量和收入為導向,片面的追求短期利潤的增加,而缺乏對收款有效的考核和獎懲機制,實現的利潤質量偏低。第五,催收方式單一,未采取風險轉移措施。催收方式仍采用較為傳統的催收方式,電話、上門催收等,處于被動的局面。未收回的應收賬款,未進行風險管理,只能被動選擇承受風險。
1.營造良好的盈利理念
在爭取市場份額的同時,不應當以犧牲賬期為代價。注重前段的銷售,更要注重后期的運營,將銷售和運營同時歸結為營業部門的績效,保持良好的發展。
2.完善賒銷審批流程,建立內部控制制度
遵循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原則,針對賒銷審批流程進行規范。建立良好的事前控制,各部門相互監督。營業部在進行市場開拓和客戶開發后,需發起客戶信用額度及資信調查申請表,報經營業部管理人員批準,再傳送至財務部。由財務部向信用管理部提交客戶信息,獲取資信報告及信用保險批復額度。信用管理部制定信用保險批復額度和賬期政策,根據信用保險批復額度選擇對應的賬期政策,營業部門根據賬期政策與客戶簽訂合同,財務部在SAP系統中維護客戶信用保險審批額度和賬期。合同簽訂時應明確付款時間、方式和違約責任,并完成合同簽批流程加蓋公章。合同簽訂后由營業部登記合同臺賬,分解和落實到每一位負責人員。
3.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通過“5C”分析方法,對于新客戶進行情況調查和評審,可通過信用保險公司的資信調查情況或公開的企業查詢軟件,獲取客戶的資產負債情況、信用等級、經營情況及違約記錄,并建立客戶信用檔案。每年年底根據當年的實際回款狀況,更新客戶的信用等級。如出現逾期、違約的情況,降低賒銷額度或取消交易。
1.在銷售實施階段,確保按照信報額度進行發貨
營業部門接收訂單、創建銷售訂單號,填寫需求單。生產部門安排生產,庫存備貨。SAP系統自動判斷是否超信用審批額度,如超過信用審批額度,則凍結訂單,反饋至營業部門,由營業部門發起解凍申請,經批復后方可解凍發貨。避免在發貨的時點違背事前的控制。
2.建立定期對賬制度,事實監控
實現銷售后當獲取客戶簽收單或提單時,財務部開具發票、確認收入和應收賬款。財務部根據收款情況與營業確認打款客戶,保證單單清賬,避免混亂。月末形成未收款清單,并提供給營業部。營業部針對未收款清單進行核查催收,定期提醒客戶付款時間和期限以及違約后果,并與客戶保持定期對賬,建立良好的關系,促進賬款的回收。
財務部月度形成應收賬款賬齡分析表及分析報告,發送至營業部,督促營業員對賬和催收,并形成KPI考核。財務部保持與營業人員、信用管理人員的溝通,提前做好壞賬準備計提的工作,對壞賬準備進行合理的測試和計提。
信用管理部門應實時監控客戶信用狀況,保持與營業部和財務部的充分溝通個,發揮協同作用,對客戶信用等級進行事實更新,避免企業遭受重大損失。
3.提升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的素質
針對營業業務人員和財務人員,定期開展培訓,組織學習最新的企業政策,提高人員素質和專業水平,提升工作能力。明確KPI目標,制定激勵政策和獎懲制度,將營業業務人員的績效工資與銷售額、應收賬款回款情況進行掛鉤,激勵營業業務人員保持良性銷售。同時財務人員也應當采取激勵和獎懲措施,促進財務人員與營業業務人員的配合,共同完成收款業務指標。
針對不同的客戶,不同的賬期,采取合理的催收方式。調查清楚客戶欠款的具體情況,因合理原因且短期的情況下,可考慮調整收款期限,保證后期正常合作。對于惡意拖欠,態度惡劣的客戶,可按照司法程序執行。
此外,通過與第三方保險公司,購買應收賬款信用保險合同,在客戶出現信用危機,無法償還債務時,公司可通過保險公司進行理賠,減少公司損失。
利潤的創造不僅僅來自業務本身,從應收賬款的管理角度出發,也可以為企業利潤帶來貢獻。日常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應重視應收賬款管理,制定有效的賒銷審批制度,建立完善的信用審核體系,合理規避壞賬風險,降低企業應收賬款成本,提高企業利潤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