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英
(新疆庫爾勒市第二中學,新疆 庫爾勒 841000)
新課程改革創新推動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一直以來的問題在事件中得到了改善。很多初中學校開始轉變教學觀念,不再強調學生的成績為主的教育模式,開始重視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落實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過由于當前部分數學教師的綜合素養相對較差,沒有做好具體的教學工作,為此很多專家學者開始進一步研究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踐原則與策略,本文在此基礎之上提出了建議與看法。
現如今初中數學教學水平有所提升,但是并不意味著所有的初中數學教師均具備了良好的教學能力,擁有科學的教學理念。為此在應用分層教學法的時候需要滿足一定的前提條件。教師作為素質教育理念的執行者,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認真對待學生,并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客觀看待不同的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重視個體差異問題。一些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積極,而一些學生在課堂上缺乏表達意識,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課堂上所應用的教學方案應當符合所有的學生的需求,這樣才能夠避免學生厭惡課堂上。分層教學方法的核心主體是學生,為此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與學生之間建立起正確的關系,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日常的教學工作了解、認識學生,并結合考試成績或者其他考核結果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使得分層教學法的實施更有依據非常必要。
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需要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教學目的開展教學工作。教師要從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生的差異等著手為學生確定學習目標,與學生溝通和交流不斷地讓這些學習目標更具有科學性合理性,確保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完成學習任務并提升學習能力。教師針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可以以可變性和不可變性為標準,讓學生們在合適的教學模式下獲得最佳的學習機會??勺冃缘牟町悇t強調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在短時間內的改變。很多學生的學習成績之所以無法提升,與其學習方法有關,這就意味著教師只需要稍加引導即可改變,使得這部分學生的解題思維得到優化。再者一些學生的做題效率相對比較差,這與其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有關,也屬于可變性的差異范圍。而不可變性的差異則意味著即使教師費盡心思也無法在短時間內加以改變,最為常見的是很多學習興趣、個性特點、優勢劣勢等方面的問題。在這些方面存在問題的學生在很長的時間里就已經出現了問題,教師需要尋求更有效的方法進行解決。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必須要對分層教學方法的分層合理性原則加以探討。教師作為實施分層教學法的主體,堅持合理性原則可以保障分層后的學生均能夠得到能力、素養等方面的提升,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分層教學并不是十分容易就能夠實施的教學方法,實踐經驗表明,很多學生在聽到教師實施分層教學法的時候便會出現逆反心理,認為其侮辱他們的人格。這樣一來教師便處于非常困難的境地,無法進一步進行教學工作。如此教師便需要提前強調分層教學法的實施并不是以學生學習成績為標準進行分層的,而是綜合考量每一位學生的整體情況,目的是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最適合的狀態下接受新知識。分層完畢之后并不意味著以后一直都是這種模式,處于不同層次中的學生會發生變化的,教師需要將這些都講清楚,并且照顧學生的感受,讓學生認識到分層教學對他們自身的意義和價值。當這樣的準備工作做好了之后,教師才能夠確保學生充分配合分層教學工作。
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已經非常強,無論是學習中還是生活中他們都有了自己的主張,教師要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們對自身的課堂參與性提升起來。教師實施分層教學法的過程中應當堅持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落實科學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們在課堂上體驗到主人翁的感覺,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同的教學內容應當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有了分層教學法作為基礎之后,教師要創設恰當的、生動的教學情境,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則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們在輕松的狀態下踴躍地表達自己。現代教育理念不斷落實,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和諧,教師們能夠尊重學生的自我,學生也不再懼怕教師,師生之間的交流增多,使得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整體提升。分層教學屬于一種提升課堂教學效率的手段,教師需要不斷地自我學習,以便于可以更好地應用此種方法,并積極地吸收其他更有效更科學的教學方法。
分層教學法的目的是提升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能力,使用分層教學法可以激勵學生,同時也能夠針對性地懲罰學生,使得他們能夠克服困難。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的時候應當鼓勵學生們相互合作、溝通、交流,針對問題進行全面探討。不同的學生的性格不同,在課堂上的參與度有所差別,進入到了這樣的狀態之后學生的學習情況應當得到統計并且分析,為教師設計分層教學方案創造有利的條件。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吝嗇自身的鼓勵,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們發現數學知識的樂趣,增加他們的自信心,促使他們習得數學邏輯思維技能,而不僅僅是強調他們學習成績的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效率高低與學生的配合度有關,為此堅持激勵以及懲罰結合的原則可以剛柔并濟獲得學生的支持,及時地糾正一些學生的不良習慣,確保他們認識到學習知識對于他們人生的重要性。
為了更好地應用分層教學法,初中數學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分層的科學性,除了堅持前面所提到的各種分層原則之外,教師在分層的時候還需要從數學知識本身的特性出發。數學課堂屬于一種具有明顯復雜性、系統性的學科,教師要想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需要重視課堂每一個環節的設計,通過不同的手段構建不同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們通過課堂掌握解題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法等,如此才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分層教學方法的教學效果提升需要與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相適應。教師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重視學生數學基礎知識的掌握,也要強調學生個性發展的問題。教師的分層應當是面向所有的學生的,除了考量到學生的智力之外,還需要將學生的個性、心理、生活等情況納入其中。有了這些基礎的數據和信息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們參與分層過程,獲取學生的建議,從而形成針對性、科學性都達到要求的教學目標。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將具有良好基礎能力、具備學習主動性和興趣、具有良好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生分為A 組,而基礎知識較為薄弱,但是能夠及時完成作業,卻缺乏學習主動性的學生分為B 組。將基礎知識差,學習主動性差,學習習慣差的學生分為C 組,這樣一來便可以讓學生們的自尊心得到尊重,并促使他們形成良性競爭意識。
初中數學教師要針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即分層教學并不是僅僅針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數學教材大綱作為教學目標分層的依據。為了更好地控制分層教學的效率,教師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層次劃分教學目標,正如前面一般情況下的學生的分層模式來看,A 組的學生與B 組C 組學生的教學目標不能一樣,而是需要確定相應的目標。A 組的學生教師要確定培養他們數學素養,提升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的教學目標,使得他們的創造性能力能夠在初中階段就得到提升。而B 層的學生教師要讓他們進一步地強化基礎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并且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認識到數學思維能力對于他們掌握具有難度的數學知識的重要性。而C組的學生教師需要將教學目標集中在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之上,只有這樣這一層次的學生才能夠主動地學習數學基礎知識。
教學過程分層的科學性是很多初中數學教師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很多數學教師缺乏分層教學經驗,以至于在實施此種方法的過程中教學的立體感呈現不出來,學生無法感受到課堂的樂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從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著手,例如針對A 層的學生設定具體的問題時要考慮問題中所包含的邏輯思維性,以便于增強這一層次學生的創造性意識,使得他們認真思考問題并且探索更多更快的解決方法。而針對B 層次的學生教師則需要分析他們所處的狀態,并且結合教材的內容要求他們完成課后任務,將問題的難度控制在較為中度的狀態中,同時要鼓勵這一層次的學生與A 層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學習,吸收A 層學生的優點。針對C 層學生的教學過程涉及則要以解決他們的學習困難問題,并且要引導這一層次的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態度。無論哪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和問題,教師需要堅持啟發他們思考的原則,避免直接將答案說出來。
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可以讓分層教學的效果明顯提升。而為了提升課堂作業分層的科學性教師需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提前確定不同層次的習題,在課堂上觀察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表現,確定他們的解題能力,從而提高作業分配的針對性。將作業分層幾個梯度,則可以讓學生們從難度較小的問題著手,逐步地過渡到難度較大的問題中,一步一步地強化數學思維,使得在遇到相同的問題時能夠深入思考,為學習更有難度的知識打好基礎?;A題、綜合題等的比例需要科學合理,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探究意識為目的,讓學生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激發自身的潛能,使得他們在能解決基礎題型的基礎之上產生解答有難度的題型的欲望,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意義非常明顯。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需要應用分層教學方法,這種方法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并且保障教學效率。使用分層教學方法的時候需要確保教師的綜合素養,以便于在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個性化發展的機會,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學生們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興趣有大有小,當確定了分層教學的方法之后便可以針對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從而保障課堂的質量。初中數學教師應當看到自身教學能力的不足,積極地學習分層教學方法,使其能夠在課堂上高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