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娜 彭 薇 周新花 何德寧 劉子圓 葉串連
江西省萍鄉市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江西萍鄉 337000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關節滑膜慢性炎癥為主要表現的全身性、難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病程長、病情反復等特點,該病的康復是個漫長過程,患者出院后在功能鍛煉、用藥指導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健康照護需求[1-2]。加強RA 患者出院后的延續性護理尤為重要。以奧馬哈系統為框架RA 患者延續護理模式構建及應用,采用奧馬哈系統的條目描述患者健康問題、 臨床癥狀及護理干預措施,對臨床評估和干預提供有效的指導,并通過微信群、微信視頻等多種形式指導患者功能鍛煉,充分利用社區醫療資源,能保證RA 患者出院后得到持續、有效的康復指導[3-4]?;诖?,本研究探討基于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在RA 患者的應用效果。
選擇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江西省萍鄉市人民醫院收治的60 例RA 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30 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14 例;年齡30~59 歲,平均(45.67±3.24)歲;病程4~11年,平均(6.98±1.02)年;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6例,高中及中專16 例,大專及以上8 例。對照組中,男17例,女13 例;年齡29~59 歲,平均(45.69±3.21)歲;病程4~12年,平均(6.92±1.04)年;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5例,高中及中專18 例,大專及以上7 例。本研究獲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通過。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2018 中國類風濕關節炎診療指南》[5]診斷標準;年齡≥18 歲;能夠熟練使用微信者;患者知曉本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嚴重精神疾病患者;伴心臟、肝臟功能障礙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
1.3.1 治療方法 兩組均采取藥物治療,給予患者云克(成都云克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號H20180618)+10 mg胸腺五肽(武漢華龍生物公司,批號H20190427)靜脈滴注治療,1 次/d,連續10 d 為1 個療程,共1 個療程。
1.3.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延續護理,出院前給予患者針對性出院指導,告知患者藥物使用方法、用量和常見不良反應等;出院后每周電話隨訪1 次,了解患者用藥、康復情況,給予針對性康復指導;囑患者身體不適立即就診,按時發送短信提醒患者返院復查。觀察組采用奧馬哈系統構建的延續性護理模式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成立延續護理小組:選取免疫科主任醫師1 名,科室護士長1 名,科室責任護士3名共同組成隨訪小組,入組責任護士具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小組成員負責制定延續護理計劃。②護理評估:采用奧馬哈系統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6],從問題分類系統、干預系統和結局評價系統3 個部分評價,問題分類系統包括42 個健康問題,包括環境、社會心理、生理、健康行為4 個領域。其中,環境領域包括4 個問題,分別為住所、衛生、收入、工作場所的安全;心理社會領域包括12 個問題,分別為聯絡社區資源、社交、角色改變、精神健康、人際關系、生長發育、照顧、性生活、心理健康、悲傷、忽略、虐待;生理領域包括18 個問題,分別聽力、視力、說話和語言、口腔衛生、認知、疼痛、神志、皮膚、神經-肌肉-骨骼功能、呼吸、循環、消化-水合、排便功能、生殖功能、排尿功能、產后、妊娠、感染情況;健康相關行為領域包括8 個問題,分別為睡眠和休息形態、營養、身體活動、個人照顧、藥物濫用、健康照顧的督導、家庭計劃、遵從醫囑用藥,依據評估結果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延續護理方案。③組建微信交流群。a.在線答疑。于每周五晚行在線答疑活動,耐心解答患者疑問,囑患者注意肢體保暖,每日晨起采用45℃溫水浸泡畸形關節,預防晨僵。b.病友互動。鼓勵患者在群內踴躍發言,分享自身在疾病康復中遇到的問題,邀請疾病癥狀控制良好患者分享自身康復經驗,給予其他患者個性化建議和幫助。c.微信提醒服務。每日發送服藥信息提醒和運動康復鍛煉視頻,患者每日按時服藥并在群內完成打卡,復診前1 d 發送復診信息提醒。④社區護理:每個月于患者所在社區開展1 次健康教育講座,強調關節功能鍛煉的重要性,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行各部位關節的功能鍛煉,依據身體情況選擇游泳、慢走等低強度有氧運動,避免重體力勞動,20~30 min/次,1 次/d; 講解不按時服藥的危害,患者嚴格遵循醫囑按時服藥,教會患者注意監測藥物的不良反應;飲食以高蛋白、高維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為主,多食新鮮水果蔬菜,注意膳食合理搭配。⑤家庭隨訪:每2 周上門隨訪1 次,了解患者身體康復情況,及時指出患者在疾病管理中的問題并糾正,囑家屬參與患者疾病管理,督促患者按時服藥、鍛煉等,提醒患者定期來院復查血常規和肝腎功能。兩組均隨訪干預3 個月。
于干預前和干預3 個月時評價兩組的自我護理能力、健康行為依從性、功能狀態和生活質量。①臨床療效[7]。治愈: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明顯變化或出現加重現象??傆行?(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量表(exerciseofself-care agencyscale,ESCA)[8]評價,包括疾病知識、自護責任感等4個維度,共43 個條目,采用1~4 級評分,總評分172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護能力水平越高。③健康行為依從性。采用醫院自制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健康行為依從性測評問卷,該量表Cronbach′s α 系數為0.856,重測效度為0.867,從用藥、關節鍛煉、定期復查等5項內容評價,共20 個條目,采用1~5 分評分,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健康行為依從性越好。④功能狀態。采用健康評估問卷 (health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HAQ)[9]評價,包括穿衣與梳頭、進食、起身等8 個功能,共20 個條目,每個條目評分為0~3 分,總評分60分,分值越低提示患者功能狀態越好。⑤生活質量。采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生活質量量表[10]從獨立外出、日常生活等方面評定,總分100 分,分值高提示患者生活質量好。⑥采用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從健康指導、功能鍛煉等4 個方面調查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該量表Cronbach′s α系數為0.857,重測效度為0.866,共25 個條目,采用1~4 分評分法,總分100 分,80~100分為非常滿意,60~79 分為部分滿意,<60 分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度=(非常滿意+部分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臨床總有效率的比較[n(%) ]
兩組干預前的ESCA、健康行為依從性、HAQ 和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的ESCA、 健康行為依從性、HAQ 和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干預后的ESCA、健康行為依從性、HAQ 和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干預后ESCA、健康行為依從性、HAQ 和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干預后ESCA、健康行為依從性、HAQ 和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ESCA評分健康行為依從性HAQ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對照組(n=30)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觀察組(n=30)干預前干預后t 值P 值60.58±5.23 76.63±6.02 11.024 0.000 45.59±3.28 56.69±3.42 12.830 0.000 21.06±3.12 25.67±3.24 5.164 0.000 47.63±4.05 53.74±5.01 5.195 0.000 t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P 干預前組間比較值t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P 干預后組間比較值60.74±5.34 96.85±6.05 24.510 0.000 0.117 0.907 12.976 0.000 45.62±3.32 70.95±3.37 29.327 0.000 0.035 0.972 16.267 0.000 21.08±3.14 34.72±3.26 16.506 0.000 0.025 0.980 10.785 0.000 47.69±4.08 68.98±5.13 17.791 0.000 0.057 0.955 11.641 0.000
觀察組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護理總滿意度的比較[n(%)]
RA 患者經過短暫的住院治療病情穩定后常選擇回歸家庭,出院后由于缺乏有效護理指導,加之疾病好轉、醫藥費用等因素影響,多數患者難以堅持良好的健康行為,常出現擅自增加藥量、停藥等情況,導致病情加重,不利于患者康復。如何采取積極有效護理干預以促進患者康復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常規護理采取電話隨訪方式進行延續護理干預,常出現電話占線、號碼錯誤等情況,導致患者出院后康復需求無法滿足,延續護理效果不佳。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臨床療效和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干預后的ESCA、健康行為依從性、HAQ 和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能提高RA 患者臨床療效,促進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行為依從性提高,改善功能狀態和生活質量,提升患者滿意度。奧馬哈系統依據患者的癥狀和體征提出相應護理問題,以奧馬哈系統為框架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較常規延續護理干預更具針對性和系統性。護理人員借助微信平臺開展延續護理干預,為患者提供延續自我管理支持,采用文字、視頻、圖片等多種健康教育形式,對患者進行疾病相關知識和正確服藥指導,生動形象的教育內容則易于患者理解和接受,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管理知識掌握度[11-12]?;颊咭材芡ㄟ^微信平臺加強交流,獲得積極同伴支持,增強患者康復信心,提高患者健康行為依從性,促進自我護理能力提高,有助于改善患者功能狀態[13-14]。微信為患者提供督促提醒服務,保證患者所接受服務的持續性,使患者能自覺遵從醫囑服藥、堅持功能鍛煉,減少疾病復發。社區健康教育講座定期開展,進一步提升患者對疾病康復知識的認知,促使患者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健康行為,減少導致疾病加重的誘因,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早日康復[15]。定期家庭隨訪,鼓勵家屬參與患者疾病管理,發揮家屬監管作用,不僅給予患者生活照護,還能滿足患者心理需求,促進生活質量提高,而提高患者滿意度。
綜上所述,基于奧馬哈系統的延續性護理在RA患者應用效果良好,能夠提高臨床療效,提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健康行為依從性,促進功能狀態和生活質量改善,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