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金 邱仁芳
1.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 廈門市婦幼保健院麻醉科手術室,福建廈門 361001;2.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手術室,福建廈門 361001
小兒尿道下裂是常見的泌尿生殖系統畸形,在臨床發生率達0.78%[1-2]。手術治療是臨床常用的方法,患兒需要全身麻醉,隨之而來的護理問題也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課題[3-4]。患兒由于生理年齡小,在實施全身麻醉時,出現不配合和哭鬧行為,不僅影響治療效果,同時也增加并發癥的發生率[5-6]。患兒實施全身麻醉后,其機體的免疫功能遠低于成人,機體狀態進入相對低谷時期,如不能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增加不良預后的概率,更加不利于患兒的機體恢復,增加護患糾紛的發生[7-8]。傳統的護理干預僅集中在健康宣教方面,而循證的預警性護理干預是近年來在臨床廣泛應用的護理措施[9]。其強調對個性化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對應性的護理干預,進而獲得理想的效果。本研究分析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收治的120 例尿道下裂手術患兒臨床資料,探討循證預警性護理干預對兒童全身麻醉的效果。
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收治的120 例尿道下裂手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 例。對照組中,年齡1~8 歲,平均(4.5±1.8)歲;尿道開口位置:陰莖頭冠狀溝型8 例,陰莖體型26 例,陰莖陰囊型20 例,會陰型6 例。觀察組中,年齡1~7 歲,平均(4.4±1.7)歲;尿道開口位置:陰莖頭冠狀溝型7 例,陰莖體型24 例,陰莖陰囊型21 例,會陰型8 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參照《實用臨床兒科疾病診治精要(上)》[10]關于尿道下裂診斷標準進行確診;②患兒年齡≥2 歲;③患兒均為首次手術治療;④患兒尿管留置時間為2 周;⑤患兒家屬年齡<60 歲,可以進行正常語言溝通和交流,且患兒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①泌尿系統感染患兒;②多個器官功能障礙患兒;③精神類疾病患兒。本研究經過廈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給予常規性護理措施,向患兒和家屬講解尿道下裂病情特點、麻醉方法、手術治療的基本過程,患兒家屬對其情緒進行安撫,做好術前準備,告知患兒家屬手術前要禁食水,對患兒生命體征進行監測。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循證的預警性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建立預警性護理干預小組:由科室護士長任組長的護理干預小組,采用查閱資料和文獻方式,對護理成員進行統一的培訓可統一的護理指導用語,提高護理人員預警性護理干預能力。②建立循證的預警性護理干預方案:a 提出問題。患兒家屬對于尿道下裂疾病知識、治療過程和術后注意事項缺乏了解;患兒家屬缺乏術后指導;缺乏并發癥針對性護理。b 循證依據的提出。預警性護理干預小組各司其職,查閱文獻結合臨床護理經驗,提出循證依據,完善預警性護理干預方案。③實施預警性護理干預:a 預警性指導。小組護理人員對患兒家屬關注的熱點問題,進行耐心講解,對患兒的機體健康狀態進行評估,制定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方法,鼓勵患兒和家屬積極參與醫療護理中,為患兒家屬提供必要性的心理咨詢。采用人文關懷和肢體語言結合方式,為患兒和家屬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通過患兒乳名或昵稱,拉近患兒和護理人員的距離。了解患兒行為的特點、興趣喜好,多為患兒提供感興趣的游戲或玩具,讓患兒在玩中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護理人員針對性的講解尿道下裂相關知識,主要包括手術的目的、過程和術后注意事項,尤其是尿管留置的意義和注意事項等。簡要講解尿管留置的護理、患兒會陰護理和并發癥預防性護理措施等,如保持患兒穿上寬松衣服、做好尿管的固定、觀察尿液顏色和量、講解帶尿管的活動技巧、放松身心方法。對于語言交流有困難的患兒家屬,采用簡明語言表明手術治療尿道下裂的重要性,如患兒家屬記不住一些知識點,可告知其記在記錄本上,隨之查閱和觀看。b.患兒家屬缺乏術后指導。患兒手術后第1~3 天,護理人員向患兒家屬耐心講解和實施相關操作,包括尿管引流基本原理,外陰的擦拭方法,傾倒尿液方法和頻率,固定引流管方法,講解過程正還要注意對不規范動作的糾正,指導患兒家屬完全正確掌握為止。有必要可采用一對一示范或多次實踐操作形式講解。c.建立預警性護理干預微信群。請醫生、護理人員和患兒家屬共同參與微信群,在群內推送尿道下裂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每天患兒家屬可以將護理操作發送群內,值班護理人員耐心講解操作方法,指導其改正錯誤,保證各操作的正確性。兩組術后均給予護理干預15 d。
1.3.1 觀察兩組的留置尿管并發癥、 壓瘡發生率情況留置尿管并發癥包括尿管堵管、脫管、尿瘺、尿道狹窄。壓瘡發生情況,壓瘡分期如下[11-12]:Ⅰ期:患兒術前皮膚有紅色斑點或是發生紫黑色的條紋,皮膚溫度有異常升高或者異常降低,皮膚表面有瘙癢或者疼痛;Ⅱ期:患兒的皮膚表面有潰瘍,并且有水皰出現,皮膚的表皮或者真皮層厚度降低;Ⅲ期:患兒的皮膚表面有大面積結構損害或組織壞死,鄰近組織也有損害,皮膚厚度幾乎全部消失。
1.3.2 觀察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心理韌性評分情況 ①生活質量評分主要評價患者日常生活狀態、飲食狀態、服藥狀態等,總分120 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越高[13]。②心理韌性評分參照Connor-Davidson韌性量表對患者適應逆境心理狀態進行評價[14],包括樂觀、自強、堅韌3 個不同的維度,總分100 分,分數越高提示患者的心理韌性越好。
1.3.3 觀察兩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情況 ①護理滿意度參照醫院自制滿意度問卷[15],對患兒麻醉前準備、麻醉中配合、術后指導、注意事項等,總分100分,信度系數(Cronbach′s α)為0.657,問卷回收率為100%,分數>80 分為滿意,分數≤8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②治療依從性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形式,分別對患者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后遵醫囑指導等情況進行評價[16],總分100 分,信度系數(Cronbach′s α)為0.707,問卷回收率為100%,評分81~100 分為依從,60~80 分為部分依從,<60 分為不依從,總依從性=(依從+部分依從)例數/總例數×100%。
采用SPSS 13.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尿管堵管、脫管、尿瘺、尿道狹窄、壓瘡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留置尿管并發癥、壓瘡發生率的比較[n(%)]
兩組干預前的生活質量、 心理韌性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的生活質量、心理韌性評分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干預后的生活質量、心理韌性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心理韌性評分的比較(分,±s)

表2 兩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心理韌性評分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 生活質量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 值 P 值心理韌性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 值 P 值對照組觀察組t 值P 值60 60 68.4±7.6 69.5±8.0 0.772>0.05 77.4±7.0 88.5±9.6 7.236<0.05 6.747 11.777<0.05<0.05 58.9±8.2 59.7±8.5 0.525>0.05 69.4±7.9 80.0±7.6 7.491<0.05 7.143 13.790<0.05<0.05
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總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和治療總依從性的比較[n(%)]
兒童因年齡較小,對外界探索欲望明顯升高,但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易受到外傷,患兒需要手術治療,多采用全身麻醉,從而保護患兒的生命安全[17-18]。全身麻醉手術后,需要給予專業性、科學的護理干預,加上家屬合理的配合,從而幫助患兒安全的度過預后恢復期,預防并發癥[19]。患兒因年齡小,自身免疫能力未達到成人的水平,在進行全身麻醉后,身心處于極度脆弱狀態,容易并發各類感染性并發癥,護理操作不當很容易發生壓瘡。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尿管堵管、 脫管、尿瘺、尿道狹窄、壓瘡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術前對患兒的各類資料收集和評估,手術開始到術后結束給予預見性干預措施,提高患兒遵醫囑效率和皮膚關注度,更好固定留置尿管,且減少患兒并發癥和壓瘡的發生,由于有效的預警性干預也改善壓瘡的分期,利于患兒獲得更加良好預后。另外干預后,兩組的生活質量、心理韌性評分高于干預前,觀察組干預后的生活質量、心理韌性評分、護理滿意度和治療總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護理人員強調小兒尿道下裂術中的護理要點,備齊患兒需要的各類引流袋和導管固定裝置,提醒家屬注意更換引流袋時間和膀胱訓練方法,掌握拔除尿管的時間和觀察拔管后患兒尿線特點,幫助患兒獲得更專業性的醫療資源。護理人員根據可能預見性的并發癥和壓瘡,給予針對性的健康宣教,掌握好患兒的身體狀態、皮損程度和麻醉方法等,調整患兒衣物透氣性和體位,及時的做好翻身和尿管的固定,觀察患兒身體清潔度,做好及時的處理,更好幫助患兒營造了舒適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和心理韌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兒家屬對于護理的滿意度和依從性。
綜上所述,循證的預警性護理干預在全身麻醉患兒應用,可提高患兒生活質量和心理韌性,降低并發癥和壓瘡發生率,改善患兒家屬滿意度和治療依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