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劇中聽黨史 感受百年征程的苦難輝煌

2021-11-30 00:40:38王瑩
中國廣播 2021年7期

王瑩

【摘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yōu)秀廣播劇展播在全國展開,26部優(yōu)秀廣播劇為紅色血脈賦形、為時代英雄立傳,講述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怎樣以廣播劇的藝術形式來展示黨史中的重要時刻?抓創(chuàng)意是重大題材創(chuàng)作的核心要義;怎樣通過作品呈現廣播劇獨特的美學價值和原創(chuàng)表達?抓創(chuàng)新是提升藝術水準、打造精品的必由之路。隨著5G等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內容和技術相互驅動、雙向賦能,抓融合就成為了廣播劇面向未來的必然選擇。本文從廣播劇的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和融合傳播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廣播劇 建黨百年 紅色基因 藝術互鑒 融合傳播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2021年7月始,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yōu)秀廣播劇展播在全國展開。作為用聲音塑造形象的戲劇藝術,廣播劇有著鮮明而獨特的個性,它憑借語言、音樂和音響塑造人物、講述故事,繼而引發(fā)受眾的情感共鳴,獲得藝術享受,同時彰顯價值引導的力量。賡續(xù)精神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此次以慶祝建黨百年為主題的廣播劇征集和展播活動,薈萃了從全國范圍內遴選出的26部優(yōu)秀廣播劇作品,以聲音記錄時代、謳歌人民。

26部展播作品的故事背景跨越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百年征程,從主題來看,從中共一大建黨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戰(zhàn)“疫”精神到民族團結,從文物保護到青年創(chuàng)業(yè)……一個個感天動地、入耳入心的中國故事,一部部優(yōu)秀的現實題材作品,用聲音描繪出時代畫卷,藝術呈現了中國共產黨歷經的苦難與輝煌和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奮斗之路。

在紛繁的現實和浩瀚的經驗中把握歷史方向,譜寫新時代新征程的新史詩,是中國文藝的神圣使命。①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廣播劇《北大紅樓》《一大代表毛澤東》《紅船》致敬歷史,滿懷對黨史深刻的理解和認同,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精神。廣播劇《龍華·血紅花白》《烈火芳華——雨花英烈傳》致敬英雄,雖然時空漸行漸遠,但英雄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是他們用生命贏得今天的和平與安寧。廣播劇《 祖國知道我》《英雄的守護》致敬國之脊梁,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為了國家富強、民族復興,拼盡全力,他們是民族的脊梁和豐碑。廣播劇《 安妮的花海》《綠水青山》致敬平凡,故事里的人物平凡如你我,為夢想努力,為愛而奮斗,守護善良,呵護希望。

如何用廣播劇的藝術形式來弘揚偉大的建黨精神,什么樣的故事和人物最具代表性、感染力和藝術價值?怎樣通過聲音描繪火熱的現實生活?一部好的廣播劇好在哪里,它如何被創(chuàng)作出來,創(chuàng)作者們傾注了哪些巧思?廣播劇的美學價值和原創(chuàng)性表達應該是怎樣的?筆者試從這次展播的26部作品中找尋答案。

一、抓創(chuàng)意是做好重大題材創(chuàng)作的核心要義

伴隨無線電廣播而誕生的廣播劇在眾多戲劇藝術中是較為年輕的一個,它以語言、音響和音樂為主要表現手段,用聲音塑造人物、編織故事、抒發(fā)情感。早在解放戰(zhàn)爭時期,黨領導的解放區(qū)廣播電臺就陸續(xù)播出《我們寧死不當亡國奴》《黎明前的黑暗》等多部廣播劇,1950年,反映鐵路工人修復鐵路、支援國家建設的廣播劇《一萬塊夾板》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播出的第一部廣播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歷史感,文學家、藝術家就很難有豐富的靈感和深刻的思想。”②文藝創(chuàng)作中,藝術的天賦與素養(yǎng)固然重要,但胸襟和格局更為關鍵。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更加需要自覺的歷史意識,需要歷史的眼光。中國人民廣播事業(yè)已走過80年風雨歷程,新中國的廣播劇伴隨人民廣播事業(yè)發(fā)展而來,始終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繁榮發(fā)展社會主義文藝。對于廣播劇的創(chuàng)作而言,成敗的關鍵在創(chuàng)意。創(chuàng)意是運用各種天賦能力和專業(yè)技巧從現有資源中找到新觀念、新做法、新樣式的過程,我們要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打破常規(guī)、超越自我。

(一)打開紅色主題共鳴入口,從寫史到寫人

如何在宏大敘事中見人物、見情感,這幾乎是所有重大題材創(chuàng)作中的終極難題。對于一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而言,講史不難,難的是如何處理虛構與史實的關系;求大不難,難的是如何在宏大主題中寫就細節(jié)的光輝。寫建黨,三部劇《北大紅樓》《紅船》《一大代表毛澤東》不約而同,同樣題材、同樣背景,怎樣在歷史人物的事跡和今天聽眾的思考之間找到情感的共鳴?廣播劇《一大代表毛澤東》鎖定毛澤東一大代表的身份,共鳴的入口就是青春與革命。編劇巧用人物與時代的限定,筆力遒勁、凝練克制,將青春與歷史交融,筆墨著力在自五四運動至一大召開這個特殊的革命歷史時期青年毛澤東與湖南早期共產黨人投身革命的事跡。這些百年前的青年面對家國危機,昂揚向上,堅信中國未來一定會走向興旺。這種勇敢、樂觀、豁達和大無畏精神,和當下青年人的精神價值達成共振。思想是藝術的靈魂,精神高度決定著人物形象的個性化、審美化程度,劇中楊開慧“嫁給革命”的細節(jié)不僅是毛澤東與楊開慧兩人情感的交流,更是他們革命情懷的共鳴,愛情與理想建立起的代入感,升華了整部劇的主題。

(二)突破思維定式,以熟說新

說起相聲大師馬三立,我們常常會心一笑,喜愛相聲的朋友們對馬三立先生演出的傳統(tǒng)相聲和他獨特的舞臺風范記憶猶新,但是馬三立先生入黨的經歷卻鮮為人知。廣播劇《馬三立入黨記》獨具慧眼、出其不意,不說相聲,而給我們講述了一段馬三立先生入黨的故事。

16歲登臺,88歲謝幕,廣播劇《馬三立入黨記》再現了馬三立作為經歷過舊社會、親歷新中國成立、發(fā)展變化的曲藝工作者,從感恩黨到要求入黨、正式入黨的心路歷程。晚年的馬三立積極要求入黨,這樣的執(zhí)著追求源自信仰的力量和不變的初心。1985年5月,71歲的馬三立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劇中的馬六甲以孫子的身份追憶爺爺,讀到了爺爺的遺囑:“我是一個相聲演員,也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我畢生只想把笑留給人民,而不能給大家添麻煩,給國家浪費錢財,我衷心祝愿相聲繁榮、人民幸福、國家富強!”樸實的話語、真摯的情感,見證了馬三立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對黨忠誠、執(zhí)著藝術,用相聲謳歌黨的事業(yè),為人民群眾帶來歡樂。結尾處祖孫兩代人穿越時空、重溫入黨誓言,更是具有強烈的藝術沖擊力和感染力。

(三)發(fā)掘現實題材亮點,以小見大

展播劇中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格外引人矚目。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大涼山》《綠水青山》《阿克蘇的石榴紅了》等多部優(yōu)秀作品充分證明現實題材創(chuàng)作是重大主題宣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播劇《阿克蘇的石榴紅了》以全國三八紅旗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尤良英的感人事跡為題材而創(chuàng)作,從標題就能感受到創(chuàng)意的巧妙。石榴,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是吉祥如意、多子多福的象征,恰如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多民族特色,新疆的南疆地區(qū)本就是優(yōu)質石榴產區(qū),劇中多次出現的石榴樹成為劇情發(fā)展和故事講述的重要元素。買買提家門口有枝繁葉茂的石榴樹,當買買提要離開阿克蘇時,他種下了石榴樹苗,伴隨石榴樹的長大與收獲,民族團結的種子也播撒在各族人民心中。劇中的尤良英熱心幫助當地維吾爾族兄弟脫貧致富,積極傳播先進文化,買買提種下充滿希望的石榴樹,維吾爾族老牧民用草藥救治尤良英的愛人張老師,這樣互幫互助的故事真實動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像石榴籽緊緊抱在一起”來比喻“各民族團結”,形象貼切、寓意深刻,飽含期望、意境深遠。劇中的石榴樹不僅是民族團結的象征,更是新疆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奮斗、共建美好家園、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的真實寫照,這一抹鮮艷的石榴紅,也像一道美麗的風景,長久地留在我們的腦海中。

二、抓創(chuàng)新是提升藝術水準的必由之路

如果說創(chuàng)意是解決寫什么的問題,那么創(chuàng)新就需要我們思考怎么寫?文藝創(chuàng)作不可能完全還原歷史的真實,但有責任告訴人們真實的歷史,將歷史中最有價值的部分呈現出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文藝是國民精神所發(fā)的火光,同時也是引導國民精神前途的燈火。”從這次參與展播的26部作品中,可以看到廣播劇從立意到選材、從創(chuàng)作隊伍到生產流程、從文化含量到審美價值多個方面呈現出的創(chuàng)新氣象。

(一)紀實風格、超大規(guī)模,見證信仰的力量

目前,單就廣播劇的形式而言,比較常見的有單本劇、連續(xù)劇、微劇、系列劇、超長劇。從主題來看,可以分成革命歷史劇、現實題材劇、農村生活劇、都市愛情劇,還可以分為老年劇、青春劇、兒童劇等等……這次展播,充滿紀實風格、超大規(guī)模的系列劇有多部入選:52集系列劇《豐碑》選取建黨100年來的重大事件和歷史瞬間,展現中國共產黨百折不撓、艱辛求索的光輝歷程。6集連續(xù)劇《龍華·血紅花白》通過對龍華烈士紀念館史料進行深度挖掘,以30多位英烈人物為原型而展開創(chuàng)作。6集連續(xù)劇《春滿桃園》講述新時代紡織工人傳承夢桃精神的生動故事,形式與體量不拘一格。

其中,百集微劇《烈火芳華——雨花英烈傳》格外值得關注。100集的規(guī)模前所未有,微劇的形式、平行的結構、五個板塊的布局,都體現出主創(chuàng)團隊的匠心。多年來,圍繞雨花英烈的事跡而創(chuàng)作的話劇、音樂劇、交響組歌不勝枚舉,大多聚焦烈士犧牲時期的故事,而《烈火芳華——雨花英烈傳》則另辟蹊徑,選擇了以現實關照歷史的獨特視角,讓烈士的精神永恒,照亮今天的我們。1927年至1949年,成千上萬的英烈犧牲在雨花臺,留存到今天的大多只有名字和黑白照片,楊斌烈士的故事就是因一張照片而展開。《你是哥哥我是弟》藝術再現了烈士楊斌犧牲35年后,因為一張黑白照片而被弟弟認出來的真實故事。《半塊毛毯》記錄了楊斌烈士的另一段傳奇,危難時刻戰(zhàn)友情深,一塊毛毯70多年后得以合在一起。這兩個故事不僅是黨史教育的生動素材,更見證了信仰的崇高力量;不僅緬懷先烈的犧牲,更寫就了人間真情;不僅講述過去的故事,更激勵著今天的我們。

信息生產和傳播進入微時代,不僅改變了互聯網的形態(tài),也帶來媒體傳播的新格局。微劇創(chuàng)作這幾年發(fā)展迅速,見微知著、微言大義,于細微處見真章。對于一部好的微劇而言,敘事完整、人物鮮活、矛盾沖突、情緒飽滿缺一不可。微時代的內容生產和傳播方式將繼續(xù)向持續(xù)不斷、時時更新的模式和方向發(fā)展。

(二)時空呼應、全景呈現,講述英雄的故事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歌唱祖國、禮贊英雄是文藝創(chuàng)作的永恒主題,也是最動人的篇章。4集廣播劇《英雄的守護》于2021年4月8日武漢“封城”解除一周年之際首發(fā),從2020年4月打造的一部新聞紀實劇到一年后精心打磨的廣播連續(xù)劇,《英雄的守護》跨越一年的時間,從真實記錄到藝術呈現、從寫實到寫意、從切膚之痛到深情回望,在廣播劇的思想與審美體驗上都做了不少創(chuàng)新的嘗試。抗疫的現實足夠近又足夠震撼,現實中我們都被很多畫面感動過,從這個角度看,藝術的創(chuàng)作就面臨更大挑戰(zhàn),畢竟太過寫“實”的手法很難承載深刻而遼闊的精神內涵。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鼓舞著武漢這座英雄之城里的每一個人,更激勵著這部劇的創(chuàng)作者們。主創(chuàng)團隊沿著那些平凡英雄戰(zhàn)斗過的地方一路尋訪,每一次面對都仿佛再一次置身艱難重重的抗疫戰(zhàn)場,也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英雄們的勇敢,這一切在廣播劇《英雄的守護》里被演繹成一個個催人淚下又溫暖動人的故事。《英雄的守護》突破以往廣播劇一個主要人物一條敘事線的常規(guī),借鑒話劇多個場景、多線并行的立體敘事,大大增強了劇情的表現張力,呈現出一個個生命的個體在武漢戰(zhàn)“疫”期間的生離死別與英雄故事,對開拓廣播劇表現宏大現實題材提供了寶貴經驗,同時呈現出主題創(chuàng)作對藝術化表達與史詩般質感的追求。

(三)藝術互鑒、多元呈現,彰顯廣播劇獨特審美價值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改變,廣播劇在創(chuàng)意制作、新技術應用、融合傳播的全流程生產中也經歷了一次大考。大考之后,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創(chuàng)新的探索從未停止:從藝術互鑒中尋找新意,從黨史學習中獲得靈感,從廣播劇獨特的審美價值出發(fā)嘗試突破,從展播的26部劇中我們感受到文化創(chuàng)新的力量。

廣播劇《我們村里的年輕人》呈現新時代、新農村、新青年的創(chuàng)業(yè)路,不由得讓我們想起那部1959年上映的經典影片《我們村里的年輕人》,影片展示了農村沸騰的生活與青年人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六十多年后,當年電影編劇馬烽先生的女兒應邀參與了廣播劇的創(chuàng)作,作品呈現出一樣的樂觀向上、一樣的欣欣向榮,不一樣的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巨大變遷和致富奔小康的時代風貌。

長篇小說《紅船》描繪了1919年到1928年這10年的中國革命史,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fā)展到成長的歷史進程和劈波斬浪的艱難與輝煌。相對于長篇小說,廣播劇《紅船》該怎樣破題?主創(chuàng)人員立足廣播劇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努力做減法,聚焦1918年秋到1921年黨的一大召開,選擇嘉興、上海、北京三地對歷史事件和人物關系進行梳理,僅靠聲音完成這一宏大主題的講述,做出很多有益的嘗試。其實,從文本到廣播劇本有很長的路要走,之前有不少直接將電影劇本改編成為廣播劇的嘗試,大多并不成功,缺少的正是對廣播劇原創(chuàng)性表達的把握。

與此同時,廣播劇《北上》回溯了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護送香港300多位民主人士北上解放區(qū)的曲折歷程。相比同名話劇《北上》,廣播劇以情動人,緊抓矛盾沖突、情感糾葛和懸念設計。廣播劇的獨特之處,不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用廣播語言講述故事的方式,它沒有畫面、沒有舞臺,而是通過聲音以虛寫實、以聲傳神,調動聽眾的想象力,引導他們進入特定的戲劇情境,尤其在表現難以視覺呈現的戲劇舞臺場景時,廣播劇這一優(yōu)勢更加突出。

戲劇大師曹禺先生曾說:“廣播劇的藝術家們給聽眾留下了廣闊的天地,使聽眾參與了創(chuàng)作。閉目靜聽,一切人物,生活的無窮變幻,憑借神奇的語言和音樂,你不覺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奧妙的世界中。” 廣播劇在塑造人物、講述故事、揭示主題、彰顯價值的過程中,只有一個手段:依靠聲音。在這個意義上,廣播劇是一種被限制的藝術,但藝術又往往因限制而生存,因自由而死亡。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不同藝術形式之間的交流與互鑒為未來廣播劇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更加寬廣的舞臺和更多的可能性。

三、抓融合是廣播劇生產的必然選擇

媒體融合是一次以技術創(chuàng)新為引領的媒體變革。全媒為本、導向為先、內容為王、技術為要。隨著5G等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萬物互聯、萬物皆媒的趨勢越來越顯現,內容和技術相互驅動、高度融合。

廣播劇的創(chuàng)作和生產,一方面要把正能量和大流量結合起來,用心用情制作有品質、有格調的內容,打造更多群眾喜愛、刷屏熱傳的作品,形成新的增長點和競爭力;另一方面,也要用好信息技術成果,大膽將人工智能、大數據融入作品生成、傳播、服務全過程。此次展播的26部劇,從創(chuàng)意之初就具有新媒體特質,短視頻分發(fā)、慢直播記錄、定制海報、好劇推薦官、破圈融合、碎片化傳播等等,不斷刷新我們對廣播劇在制作和傳播上的認知,原來廣播劇不僅可以好聽,還可以這么好看。此外,受眾不僅可以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頻率、各省級廣播電視臺文藝、都市、交通頻率收聽,還可以登錄學習強國平臺、中國廣播劇研究會和中國新聞出版報微信公眾號以及喜馬拉雅、蜻蜓FM等網絡平臺欣賞。

(一)全面布局,多樣態(tài)、多類型覆蓋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策劃制作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廣播劇《到延安去》《大涼山》《大營救》《安妮的花海》6月16日首發(fā),四部廣播劇精心選取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不同時期的真實故事進行藝術化再創(chuàng)作,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之光,詮釋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以“打造更多具有說服力和吸引力的融媒體產品”為出發(fā)點,總臺出品的四部廣播劇,創(chuàng)新視聽場景、著力新技術應用、聯動大屏小屏,令人耳目一新。

廣播劇《大涼山》音頻純享版在總臺中國之聲、央視新聞、云聽等多個平臺同步上線,央視頻、B站通過可視化版廣播劇、“慢直播”、探班直播等形式,讓廣大網友“聲”臨其境地看見廣播劇的臺前幕后。截至7月28日,《到延安去》《大涼山》兩部廣播劇在總臺旗下各新媒體平臺觸達人次已達5800萬,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現實題材雙語廣播劇《安妮的花海》推出普通話和粵語兩個版本,獲得港澳及海外媒體的廣泛關注。新媒體端,《安妮的花海》用小清新風格的水彩漫畫連綴成多格長條形漫畫,以浪漫唯美、略偏向卡通夢幻的藝術風格再現故事情景,通過條漫制作的動態(tài)和采風、采訪、錄制時的圖片、視頻,制作了視頻預告片,在網上傳播后取得廣泛好評,央視新聞微博閱讀量超6000萬人次,一度排名當天微博熱搜第15位,成為廣播劇這一傳統(tǒng)藝術形態(tài)被賦予新媒體和動漫功能的一次創(chuàng)新。

(二)以音畫為媒、新技術應用與沉浸式體驗雙線賦能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廣播劇《北大紅樓》講述了百年前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從北大紅樓里走出的青年革命者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建立中國共產黨的故事。5G技術影響下,沉浸式體驗將成為未來藝術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廣播劇《北大紅樓》制作時邀請了北大師生參與錄制,“還原”1919年五四運動、北京早期黨組織活動等經典歷史場景,以百年后的北大人演繹百年前的北大人,不僅找到了一條年輕人走進黨史的情感通道,也成為一次沉浸式體驗的藝術實踐。廣播劇憑借無實物場景、自由想象空間的優(yōu)勢,用聲音帶動情感投入,完成了現實與虛擬的交融,獲得了欣賞者和參與者雙重身份的體驗感受,進入了審美的多維空間。④由此可見,廣播劇是最具沉浸式體驗的藝術之一,未來是否有可能借助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技術實現可聽可視可感?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今年七一前夕,“AI修復讓李大釗、陳延年們露出微笑”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嘗試。當我們看到李大釗、王盡美、陳延年、鄧中夏這些革命先行者們穿越百年的笑容,我們腦海中浮現出一句話:“百年后的中國,已如你們所愿!”戲劇中最溫暖的、最美好的結局莫過于如愿,我們以微笑告慰先烈,以廣播劇這樣一種聲音的藝術致敬英雄。

從傳播來看,根據賽立信媒體受眾調查數據,廣播媒體吸引的新用戶超過60%是通過手機智能終端在線收聽廣播的,年齡基本集中在25~44歲。原來的傳統(tǒng)收聽終端、車載收聽終端、智能收聽終端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經被打破,傳統(tǒng)收聽市場進一步縮減。未來廣播劇如何更加精準定位目標人群、直擊圈層用戶喜好?一方面,緊扣時代脈搏、找到題材的現實關切,實現“共鳴式傳播”;另一方面,避免單點突破,實現規(guī)模化釋放,多講好故事,通過短視頻碎片化輸出,持續(xù)觸達用戶。

四、結語

偉大的時代召喚著偉大的作品,我們身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更加需要樹立正確的黨史觀、大歷史觀,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文化人,藝術養(yǎng)心,重在引領、貴在自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優(yōu)秀廣播劇展播正在全國展開,吸引了很多喜愛廣播劇的朋友點贊并關注,它將激勵著我們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無窮的力量,繼承發(fā)揚革命文藝和社會主義文藝的傳統(tǒng),以更堅定的信念、更充沛的激情,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以聲音記錄并傳遞中國力量和精神,為新征程的夢想而奮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注釋

①鐵凝:《以史明志,吹響新征程的嘹亮號角》,《求是》,2021年第12期。

②《習近平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6年12月1日。

③李京盛:《一個好聽的中國故事》,《中國廣播》,2017年第6期。

④關玲:《虛實交融,沉浸式廣播劇 <呦呦青蒿>的藝術特色》,《中國廣播》,2017年第6 期。

(作者系中國廣播劇研究會秘書長)

(本文編輯:呂曉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中文免费福利| 青青草原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福利尤物youwu| 亚洲无限乱码|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一级高清毛片免费a级高清毛片| 日韩小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a网站| 中字无码精油按摩中出视频| 日韩AV无码一区|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91av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婷婷丁香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尤物午夜福利视频| 欧美三級片黃色三級片黃色1|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亚洲中文字幕97久久精品少妇|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国产精品丝袜视频|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91视频国产高清| 青青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人妻中文久热无码丝袜| 欧美性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小说| 在线一级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福利| 国产全黄a一级毛片| 一区二区影院| 九色综合视频网| 国产福利影院在线观看| 美女国产在线| www亚洲精品|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 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亚洲高清国产|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 91亚洲免费视频|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欧美日韩动态图|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就去吻亚洲精品国产欧美| 精品国产99久久|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毛片|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青涩在线| jijzzizz老师出水喷水喷出| 国产xx在线观看| 久视频免费精品6| 中文天堂在线视频| 日本91视频| 曰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情侣一区|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欧美区国产区| 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免费视频 |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三区五区| 91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色成人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网综合| 久草性视频| 五月天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