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城市中火災情況趨于多樣化和多元性,消防安全管理應針對當前的社會變化多方面考慮,注重城市建設中各類復雜問題分析,并根據防火要求進行統籌規劃以及合理部署。本文針對當前的消防安全管理特點以及存在問題進行深入分析,探索其改進方法以及優化路徑。
關鍵詞:消防安全管理;存在問題;改進方法
由于當前城市化腳步不斷加快,尤其是高層建筑不斷拔地而起以及電氣化設備逐漸增多,給消防安全管理帶來了較大挑戰。為了更好地確保一方群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需要針對目前的消防安全管理情況進行摸底排查,有針對性地進行問題整改,讓安全主體更加明確,同時也讓安全保障措施能夠落到實處。
一、當前火災事故以及消防工作的特點分析
(一)火災救援難度大
隨著當前我國基礎建設不斷深入,建筑的功能性在不斷拓展,更好地滿足了居民需求的同時,也增加了火災救援難度。例如很多城市當中居民數量增加導致土地空間不足,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不斷增加建筑的垂直高度,高層建筑不僅是自身高度使得消防救援人員和消防車難以“觸及”,而且由于建筑中易燃物以及電氣設備數量較多、較復雜,使得火災救援不能冒進,需針對建筑情況進行分析后逐步進行撲滅,如果貿然進行撲救不僅會造成消防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還可能由于觸電等連鎖反應造成更大的損失[1]。
(二)隱形火災數量多
電力是當前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能源,電力的出現改變了人們傳統的工作、生活以及生產方式,帶來了便捷性同時也提高了社會生產力,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例如短路、電纜溫度過高、電氣設備過載等都會形成燃燒隱患。而且現代社會中的火災具有一定的突發性,其主要原因是很多電氣設備由于長時間的使用出現老化等問題,存在隱性燃燒情況,當發現時為時已晚,給火災的提前預防帶來了極大難度。
(三)火勢難以控制
根據相關數據,我國每年接到的火災火情報警約有三十余萬起,傷亡人數高達數千人,在如此嚴峻的公共安全問題形勢下,消防安全管理更不容忽視。當火災發生時人們由于恐懼心理以及日常缺少消防演練,急于逃生會慌不擇路,沒有按照火災毒氣蔓延發展規律進行躲避,而且也沒能根據所處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初步預判,所以火勢沒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造成的生命及財產傷害性也較大[2]。
二、消防安全管理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人員對于安全實際情況缺少深入了解
目前很多基層的消防管理存在著一定的認識不足情況,尤其是管理人員僅僅對一些初級的消防管理常識有所了解,對于實際的安全情況卻沒能深入調查,雖然也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消防設施維護以及火情巡查,但是對于消防設備數量、維保程序以及消防管理工作內容卻含糊不清。對于自身負責的管理區域安全底數了解不足,使得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可能只是按照模式化的工作程序進行,存在著走馬觀花、流于表面的問題[3]。
(二)消防控制室管理措施落實不到位
消防控制室是整個建筑或區域性的消防管理核心,不僅對區域性的消防設備要進行及時巡查維護,同時也要對火災隱患進行檢查和整改,但是很多地區的消防控制室管理措施卻落實不到位。首先,部分人員無證上崗、缺乏基礎性的職業能力,僅為了應付檢查工作設置值班。其次,持證上崗的人員缺少繼續教育培訓機制,長時間沒能學習消防器材操作,同時也沒根據當前的社會發展形勢對新技術、新要求進行學習,甚至對于火災報警器和故障報警器缺乏基礎性的操作技能,面對真實火災時往往顯得束手無策。
(三)火災隱患整改不到位
部分企業對于火災隱患整改不到位,尤其是歷史遺留問題未能痛下決心進行有效整改,往往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方式進行忽略。首先,企業管理層的安全意識薄弱,沒能從上而下貫徹消防知識,縱容隱性火災隱患存在。其次,有些火災隱患涉及多方利益,而相關的消防主管單位更多考慮人情世故,對于一些習慣性安全違法問題熟視無睹,存在消防檢查和消防巡查形式大于內容的情況。
三、消防安全管理改進方法以及優化路徑
(一)推動消防安全管理責任體系建立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物質條件方面有了極大改善,居民的生活質量有了較大提高,但是前期的社會發展過于粗獷,缺乏細致化的有效管理,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深化改革的重要階段,黨和政府多次強調要依法治國,因此消防安全管理方面也應緊跟時代步伐,注重推動消防安全管理責任體系的建立。以城鎮為例,要明確不同區域、不同空間的消防安全職責,推動社會單位責任主體制定責任方案,并由單位層層簽訂消防安全管理責任書,將消防工作細化到個人,做到有責可追、有責可查,充分激發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感,督促消防責任人履行自身的消防職責,形成政府與社會同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注重消防安全專項檢查整個過程
我國地域面積廣闊,不同的地區實際情況不同,因此消防安全管理并不能采用統一的模塊進行框定,要注重個性化方案的制定,同時也要強調消防安全專項檢查過程的科學性和嚴密性,利用專項檢查對各類消防隱患細節進行徹底清除。專項檢查的過程要將各個問題進行細化分析,并責成相應的責任人進行有效整改,強調在整改過程中進行詳細記錄,做好相應的事前事后數據對比,以此讓隱性消防問題徹底解決。對于整改不到位或整改不徹底的單位,要加大處罰力度,讓消防安全專項檢查成為常態化工作。另外,也要充分注重群眾的監督力量,可以開通火災隱患舉報平臺,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對安全隱患進行舉報,充分利用群眾的力量拓寬消防管理的維度和深度,并積極探索社會單位的聯防、聯查、聯控等網絡化消防安全管理模式,進一步提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效能,讓基層公共安全管理不斷進步[4]。
(三)探索和創新社會性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當前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社會趨于多元化,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就不得不斷拓展城市的功能服務質量,這也是當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重點,因此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形勢,應探索和創新社會性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首先,要制定合理化的消防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提升各層級的安全防控水平。其次,要充分利用當前互聯網的優勢進行消防數據管控。對于責任體的數據變化要進行嚴密監察,如發現數據波動較大,要立刻上門進行檢查指導,提升社會消防安全管理效率。最后,要進一步增強社會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定期可組織相應的消防知識宣傳,借助各類平臺對于火災危害、火災判斷以及火災自救等進行宣傳。
四、結語
綜上所述,消防安全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點,關系人民群眾的生命及財產安全。消防安全管理是我國公共安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根據火災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相關部門應充分重視消防安全管理方面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法,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伍晗,任常興,張欣,等.基于火災隱患排查的消防安全社區管理[J].消防科學與技術,2020,39(3):409-412.
[2]應濤濤.關于網格化在消防防火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建材與裝飾,2020(4):211-212.
[3]岳清春.“智慧消防”視域下的社會消防安全管理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20,39(1):126-129.
[4]龐鑫,趙楠.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探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20(5):50-51.
作者簡介:
李帥(1989.4—),男,滿族,遼寧北鎮人,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消防安全、油氣管道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