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小平
一、營造英語使用氣氛
小學時期的英語課堂,需要教師多用英語,使用英語和學生對話、用英語交流。比如布置作業的時候,用英語說。讓學生練習的時候,用英語說。平時表揚、激勵時候用英語說。也就是隨時隨地和學生用英語對話。除了教師以外,教師還要讓學生也完全用英語。只要是英語課堂,學生就只能說英語,比如問候、請假都只能用英語。學生在使用英語的過程中,在班級中營造對學生有吸引力、刺激性的課堂氣氛,這樣學生便能靈活學習,用英語和他人對話。學生在積極交流中對英語使用技巧建立了深刻認知,增強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使用能力。課堂時間是比較有限的,教師需要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有更多聽以及說的機會。讓學生盡可能使用英語,感受語言環境。將聽力教學貫穿在所有課堂,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漸漸能夠跟上聽力速度、聽力節奏。比如在學習《How tall are you》這一課的時候,這一課要學習的單詞包括taller longer shorter older younger。教師一進入教室就和學生打招呼:good morning,學生此時也會說good morning teacher。之后教師隨機點名一名學生:How tall are you。通過這樣的過程營造班級活躍的交流氣氛、學習氣氛。
二、創設良好聽力環境
為了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在學習中形成聽力能力,平時教師就需要給學生提供一些直觀圖片、物品,用于增強學生聽力理解效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增強學生理解效果、理解水平。比如在學習《Last weekend》的時候,這一課所要學習的單詞與詞組有watched TV,cleaned my room,stayed at home等。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視頻播放這些視頻,學生在多媒體視頻的規范性引導中,對其中的知識建立了直觀印象、深刻認知,有效提高了學生聽的水平、聽的能力。
三、聽說融合練習
正如閱讀和寫作相輔相成一樣,聽與說也相輔相成。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明白聽懂是能夠說清楚的前提,說清楚了對方才能夠聽懂。所以教學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自己組織對話,在對話中訓練自己的聽說能力。比如在學習《Then and now》的時候,這一課教學中,要讓學生能夠聽與說的句子主要就是Now there;s a new one in our school以及There was gym in my school twenty years ago。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兩一組進行對話,在對話訓練中,逐步掌握聽的方式和說的方法。
四、掌握聽力思路
平時教師一定要做好訓練,讓學生能夠預習。這樣在學生養成習慣以后,能夠準確、快速瀏覽要做的題目和聽的內容,就能夠知道大概哪些句型、單詞會用到。這樣學生有了明確目的以后,就會精簡化聽力,有目的、有意識的去聽。減少了多余詞語、單詞的阻礙,聽的效果就會非常好。
認真記筆記是很重要的事情,有了明確目標,帶著問題認證聆聽,就可以更準確的回答問題,做出正確回答。比如在學習《Where did you go?》的時候,聽力材料說的是去哪里。學生在提前預習中了解了本單元的方向和目標,所以學生在聽的時候就會細致的把握材料,認真傾聽和地點有關系的語句。平時教師需要讓學生在聽力訓練中總結經驗,在聽聽力材料的時候使用筆快速記憶材料說的大概內容。在小學階段就養成這樣的習慣,這樣學生后續學習會十分的順利。
教師要讓學生掌握聽力材料的主干內容。學生聽的時候往往會受到句型、單詞量限制。有些時候無法跟上聽力速度。學生遇到了陌生單詞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用類似的關鍵詞去猜測,判斷單詞大概內容。
在小學階段,英語是很重要的課程,聽力訓練十分關鍵。起步時期,小學英語課堂,要幫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才能順順利利。課堂上,教師有必要創設相應環境,用于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能夠打好素質基礎,愛上英語課堂。在因材施教中,營造良好氣氛,使學生能夠保持濃厚熱情和態度,主動、認真的分析問題,有了這種前提,學生表現十分積極,學習質量與效果大幅度得到提高。
責任編輯? ?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