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
當前,我國教育形式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英語教學需要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進一步強化初中與小學課程的銜接效果,使學生能夠順利學習相關內容,提高整體授課質量。如果銜接策略沒有得到有效執行,便有可能導致一定問題的產生。因此,教師需要深入研究相關策略內容,盡可能提升整體實施效果,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就核心素養導向下的英語教學初小銜接策略展開闡述。
一、應用溫習授課策略,強化教材銜接
教師應當采用溫習授課的方式,在教學中加入學生熟悉的元素,使他們能夠利用這些內容找到課堂著力點,有效增強注意力集中效果,為后續的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教師還應當在課程開始階段采用小測驗的方式,幫助學生快速融入課堂,降低出現問題的概率,實現良好的發展目標。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Unit 1 “Good morning!”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教材內容,回憶小學階段學習的相關知識,重新復習“morning”“evening”等單詞,并結合對應的內容,探索生詞部分,包括“age”“hand”等。在課堂開始階段,教師需要利用小測驗的方式,分析學生個體的基礎學習情況,有效掌握小學授課效果,為后續的引導創設良好的環境條件。
二、強化學習興趣引導體系,提升銜接效果
初中教師應當做好興趣激發的銜接工作,讓學生能夠對英語知識內容產生探索心理,進一步強化對應的學習流程,以求達到良好的授課目標。教師可以通過調整課堂設計的方式,讓學生對初中英語教材內容產生一定程度的理解,并在這種理解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相關內容,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Unit3 “Is this your pencil”這一節內容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圖片內容,讓學生通過看圖分析的方式,明確課堂的基礎教學重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識相關單詞,并明確它們的含義,使學生能夠將其與圖片中的內容進行一一對應,有效激發學習興趣,如“pencil”“pen”“books”“eraser”“ruler”“pencil box”等。
三、實行難度漸進教學,激發學生信心
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建立對應的學習信心,使他們能夠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學習,有效提高整體授課效率,避免出現不良授課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教材內容進行研究,明確對應的銜接點位,使學生能夠通過有趣內容探索知識背后的規律,達到良好的學習目標。
四、建立情感關系,落實銜接流程
為了達到良好的授課效果,教師應當強化情感溝通策略,與學生個體建立暢通的信息交換渠道。通過關懷的方式,使他們能夠逐漸適應初中學習環境,擺脫小學課堂的影響,實現良好的學習目標。同時,教師在銜接過程中,需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需求,并采取一視同仁的對待方式,讓他們能夠感受到尊重與平等,快速融入初中課堂。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上冊Unit 2? “This is my sister”這一節內容時,教師便可以通過溝通家常的方式,讓學生在情景對話的過程中,與教師建立良好的情感連接,有效提升學習質量與效率。
五、創設教學情境,明確銜接目標
教師需要利用多樣化的授課方法,讓學生能夠快速融入初中課堂氛圍,有效激發語言學習興趣,進一步強化整體授課效果。通過采用情境創設的方式,教師可以快速構建輕松、趣味性強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能夠擺脫某些影響,有效投入到初中學習內容中,達到良好的教學目標。情景授課模式具有形象生動的基礎特征,對初中學生的吸引力較強,可以有效提高整體授課效果。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明確語言邏輯模式,并在情境氛圍中應用肢體語言、微表情等,傳達自身學習情緒,有效感染其他同學,建立正向思維循環。此外,教師應當在授課過程中,參與學生的對話流程中,在適當的情況下補充情景氛圍條件,使他們能夠更好地進行對話練習,實現良好的發展目標。
責任編輯? ? 黃銘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