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進
摘要:在改革后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各種因素影響下,科學技術的快速穩步發展和各種先進裝備制造技術的廣泛應用,促進了現代機械設計與制造行業的快速經濟發展。在當前的市場競爭中,現代機械設計企業必須充分整合各種工業創新制造思維,適應當前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壓力,才能真正成功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機械制造;機械設計;創新思維
引言: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各種思維表達方式也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而不斷發生了巨大變化,抽象思維、邏輯思維、逆向邏輯思維等多種思維表達方式已經發展成為當今人們日常生活的普遍思維方式,創新性的思維主要是由于人類的在不斷發展成長過程中,通過對過去的不斷探索總結和創新突破而逐漸形成的新知識思維和一種創新性的思維,能夠有效推動社會持續發展,推動各個領域的發展。創新是時代快速發展的必然動力,是實現國家富強的重要基礎,只有在機械設計中不斷融入更多創新技術元素,機械制造產業才能不斷進步。
一、機械制造技術的特點
1機械制造設計的范圍較廣
機械制造技術不是簡單地能夠實現智能機械制造,還需要能夠同時整合現代信息電子技術、機電等多種現代管理內容,在智能機械制造產品中能夠實現生產自動化、智能化流程管理等,因此可以將其稱為機械制造。產品設計技術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大,技術上的研發也越來越難。
2機械制造設計的性價比
機械產品的主要應用功能之一是可以廣泛應用推廣到市場上,為市場上的生產經營活動發展帶來巨大進步。因此,極具競爭力的機械設備產品必須以質優價廉的生產方式繼續接受市場的創新洗禮,不斷努力實現自主創新技術研發。
二、現代機械設計制造中創新思維的融入措施
1智能制造設計技術
智能制造機械設計裝備技術的廣泛應用已逐步發展為制造一體化結構,提高機械操作的靈敏度,發展高效機械制造業的效率。目前智能制造技術的成熟應用推動了我國現代機械裝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機械制造行業裝備的技術應用正朝著行業智能化的方向快速發展。目前智能制造設備的技術應用主要采用智能計算機技術進行施工數據處理,實現企業自動化施工操作,注重企業視覺信息表現的智能應用,更好地實現人際互動交流的重要目標。目前,cad處理軟件在我國現代機械設計裝備領域主要是應用于施工制圖,大大提高了機械施工處理效率,更好地有效保證了現在機械設計裝備應用的操作準確性。應用多媒體處理軟件系統可以對多種應用信息格式進行實時綜合分析處理,用戶可以同時使用各種多媒體處理軟件實時處理各種信息,快速準確處理操作系統中的故障。隨著科學應用技術的逐漸成熟,我國機械制造裝備領域正朝著功能復雜化方向發展,成熟技術的明顯特征是應用功能的逐步發展完善,面對復雜的機械生產施工效果,機械制造裝備行業已經能夠充分適應不同的行業技術應用要求,并逐漸逐步提高市場適應性。
智能技術是機械制造行業的整體支撐,為了發揮設備的性能,傳感器必須不斷應用于制造設備。近年來,新技術不斷得到廣泛應用,納米技術的快速出現大大促進了我國機械工業的制造智能化,納米技術與機械加工工程技術的有機結合逐漸形成了現代機械制造的兩種核心技術。兩種核心技術的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機械技術的人工智能化綜合應用發展水平,集成電路的廣泛應用發展可以更好地有效保證設備產品的功能適用性,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普及大大提高了設備生產的實時性。設備模塊化的快速發展已經是機械制造業快速發展的一種主流技術趨勢,設備使用靈活性的不斷提高必須是新技術的有力綜合應用,以充分滿足我國市場的實際應用需求。
2運用發散思維與逆向思維
在將創新思維充分融入現代工業機械設計以及制造的工作過程中,必須充分運用這種發散創新思維和逆向創新思維從不同的的角度重新思考問題,提高設計效率。在產品設計機械制造業和機械工程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工程師必須按照要求具有靈活的設計思路,改變傳統的專業機械設計師和制造師的思維,打破現有設計經驗的思維束縛,從不同的設計角度重新進行產品規劃設計。同時,發散式的思維不再僅僅局限于固定的設計想法,而是用靈活多變的設計方法給機械工程師提供更多的一種思維表達方式,確保機器制造設計方案的優化。在進行機器準備制造設計過程中可在應用自動創新準備思維時,改進加工準備,采用自動發散準備思維,增加機器整體準備設計的整體性,保證準備原材料和機器加工準備工具的充足,以及便于后續的設計實施步驟。在逆向思維的基礎情況下,采用逆向優化搜索的思維方法,從主要機械制造原理和主要功能部件結構的兩個對立面進行思考,改變過去單邊性的思維局限,形成基于機械制造綜合設計方案的逆向優化,實現更先進的能提高機械綜合設計技術含量的并融入我國現代工業機械設計與裝備制造中的實現。
3網絡化發展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逐漸徹底改變了現代人們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在未來的快速發展中,機械制造與互聯網的結合將進一步深化。互聯網也徹底改變了工程機械制造產品的市場銷售管理模式,打破傳統地域上的限制,讓工程機械制造產品能夠服務更多人。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也可以讓來自全國的工程機械產品設計者能夠實現有效率的溝通,促進機械產業協同發展,為我國機械制造創新技術設計產業提供更多新的可能。中國制造2025是我國第一個10年行動計劃,我國工程機械裝備制造業仍然繼續沿用傳統的”導師制”,將許多工人的創造力和思想局限在傳統觀念中,在這個時代,人們可以進行學習,也有在線課程,讓機械制造和機械設計更熟悉互聯網上的設計和制造。因此,在未來的發展中,機械制造與機械設計和網絡之間的聯系將越來越緊密。
結語:目前,我國機械制造業與西方先進國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機械設計相對落后。要從根本上提高我國機械制造業的發展水平,完善機械制造研究體系,在引進先進技術、整合創新要素、開發創新產品的同時,整合創新要素,使我國制造業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引領和幫助其他行業實現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陸春暉.圍繞創新的機械設計師培養模式的探索[J].機械設計,2018,35(S2):398-400.
[2]李春明.機械控制工程基礎的幾點創新[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7(4):37-39.
[3]郭婷,權雙璐,桂亮.基于階梯式實驗教學的機械創新設計能力培養[J].機械設計,2018,35(S2):74-77.
[4]徐瑞祥.試論創新思維在現代機械設計中的應用與體現[J].名城繪,2019(9):1.
[5]蔡明.機械制造和機械設計的創新思維[J].商品與質量,20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