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鐵峰 王永江 孫美然 曹明顏 李信超
摘要:近年來,為了充分順應當前我國農業綠色植保消費、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時代和業內國際發展趨勢,確保我們維護黨和國家的人民糧食安全、農產品進口質量安全、農業資源生態安全和其他農業產品貿易安全,我國的公共植保相關產業及時地明確提出了公共植保和農業綠色植保的基本概念,努力堅持在實踐中按照這一基本概念的具體應用要求不斷加快規范推進植保。在深入研究分析當前植保存在一些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關于加快促進公共植保和發展綠色植保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公共植保;綠色植保;行業發展和未來的前景展望
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新型的農業強國,其糧食、棉花、糖、蔬菜、水果、茶葉等農作物的面積及生產率都處于世界先進水平。種植業的健康可持續地發展,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及對重要農產品有效供應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由于當前我國復雜的生態環境條件及其多樣化耕作生態系統,使得農業中病蟲害呈現多發情況。適應當前我國特色現代農業體系建設的新發展形勢,確保我們黨的國家生產糧食安全、農產品進口質量安全、農業資產生態安全,是對維護農業生產貿易安全的新時代要求。植保保護工作肩負著社會責任和光榮的社會理想感和使命,只有以適應時代、創新發展理念、創新模式發展,才能真正順應潮流,抓住機會,有人的地方,保護公共建筑植被,綠色植保應運而生[1]。
一、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發展概況
1.適應現代農業建設的新形勢。推進我國社會主義特色新農村體系建設的唯一有效途徑,那就是盡快深入發展新型現代農業。發展我國現代農業的重要戰略目標之一就是提高增加自然風險的自我抵御的能力、國際競爭力的能力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創新能力。具體工作要求為了保證農業質量實現高產、高質量、高效率、生態安全,適應這一新的發展形勢,植保安全工作必須進一步轉變職能,為加快推動我國農業質量生產安全、農產品加工質量安全、農業資源生態安全、農業經濟貿易安全發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
2.適應植保工作面臨的新任務。綠色環保消費農業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已經逐漸成為了目前當今世界的一種最新發展趨勢,建設一個資源節約型、環保友好型的綠色農業已經成為是當前我國推進現代農業社會發展的主要戰略目標。適應這一新的工作任務針對植被植物保護管理工作必須提出要及時改變其新的工作崗位及其職責,致力于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需要。"綠色"農業服務"是農業經濟發展需要,提供"綠色"植保和農產品,為國家加快深入建設我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綠色農業體系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撐。
3.適應變革傳統植保理念的新要求。面對當前現代農業建設的新形勢、植保工作的新任務和有害生物新出現的趨勢,現代農業植保工作必須要創新思路,轉變職能。要大力加強和推進公共植保與綠化,所謂公共植保,植保是農業和城市以及農村公用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增強自然的"公共性",加強"公共"的保護。
二、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顯著成效
1.提高了植保技術到位率。一個原因就是測量和報告的準確性持續提升。主要農作物的重大病蟲害長期防治和預報精確率92%以上、中短期防治精確率98%以上;糧食作物嚴重病蟲害的發生情況預報精確率達到100%。二是信息技術的普及性越來越廣。
2.促進了糧食生產安全。今年旱情比較嚴重,病蟲害發生也有新特點。農業農村部先后召開全國農作物重大病蟲防控電視電話會議和全國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經驗交流會議,全面安排部署了全年的植物保護工作。全國農業植保部門及植保工作者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牢固樹立“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不斷提升重大農業有害生物減災防控能力和應急處置水平。廣大植保工作者與農藥、農資等部門通力合作,示范推廣了一批新農藥、新藥械和新技術,及時、有效地控制了病蟲危害,減少了損失,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生態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3.促進了農業貿易安全。促進國內蘋果干梨各類農產品的安全出口及時被有效發現和及時關閉安全通道封鎖,處置對國內干梨農的疾病傳播有重大的不良影響,獲得美國蘋果、山東的干梨在美國南非和非洲澳大利亞海外市場的查驗檢疫部門準入,山東的干梨在南非澳大利亞和南非美國市場再次被查驗檢疫部門準入,蘋果在澳洲美國和南非澳大利亞海外市場的國際檢疫準入合作談判也已經取得了一些重大進展。進一步有效降低有害生物境外傳播的風險,根據相關國際檢疫檢驗規則和相關標準,通過各種化驗檢疫,及時檢查截獲一批來自包括日本、韓國等發達地區和其他國家的通過檢疫性無毒有害生物比如葫蘆藤科植物、從來自德國和瑞典國家進口有毒杜鵑苗木[2]。
三、大力推動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工作的對策措施
近年來,雖然大力深入推進公共植保建設工作,綠色植保已經初步取得了明顯的發展成效,但是還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環境問題與技術不足,主要認為體現在5個主要方面。第一,知識的嚴重缺乏。第二,改革開放力度仍然是不夠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企業行政審批管理制度不順暢,運行機制不靈活,推廣支持措施不理想,人員資源失控。三是重點建設項目落實工作不到位。主要突出表現問題在于植保管理制度體系建設不健全,病蟲害動態監控監測網絡設施建設不夠全面,基礎配套設施薄弱,工作監控手段管理方法不健全。四是配套不夠到位,核心效率依賴于核心技術的研究,產品良好,集成技術創新無法滿足實際需求。第五,資金短缺,只有50%左右的單位全部財政撥款,執行資金少。我國對植物病蟲害的監測每年各地區平方米的投資約為0.2元,僅占全球平均水平的1/3,目前我們國家和地區層面還沒有《植物保護法》,因此,大力開展公共植保、綠色植被等環境保護,應該要采取以下政策措施[3]。
1.深化思想認知。深化思想認識,充分發揮了示范輻射作用、典型帶行動、輿論引領作用。我們致力于促進和建設整個全社會,深刻地認識,深刻了解,大力支持,共同努力推動和促進公用植保,營造一個健康綠色的植保環境和諧氛圍。
2.推進改革創新。認真貫徹落農業部關于繼續加強對基層農業科技推廣工作體系建設的指示精神,積極開展對植保工作的制度、體系、機制、辦法的創新。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建立以市級以上的國家性公作物保護管理機構為依托,以市級公共植保工作者為合理的紐帶,以各類多元化的專業性服務單位為基本理念的公共植物環境保護新理念體系。
3.加快建設步伐。通過新一輪種子花卉保護工程,加強了對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與預警、應急防控技術引進指導、農藥監督管理等各項基礎設施的建設、裝備體系建設,逐步完善形成了由由覆蓋全國、運行高效、反應迅速、功能齊全、病蟲害有效地防治而來的各類型病蟲害監測與控制系統體系所組成,努力達到"三千萬億元"規模。推進地區性疫情防控。明確了提升了我國對植物病蟲害的防治水平。
4.提高支撐能力。通過重大的科技項目、高新技術支撐方案、產業制度體系的建設、公益性產業(包括農業)科研課題、國際合作與交流等方式開展項目的實施,儲備了一批優秀的先進技術,研發出一批實用型產品,培養了一批熟悉政策、知識清晰的專業人才,為加快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保提供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向丹林.新時期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發展與展望[J].南方農業,2014:38 -39+45.
[2]李雷;.公共植保和綠色植保的發展與展望[J].農業與技術,2018:167.
[3]羅瓊,謝階兵,卜齊林.淺析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的發展趨勢[J].南方農業, 2018:50-51.
1.衡水市桃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河北省衡水市 053000;2.廊坊市永清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省廊坊市 065600;3.石家莊市正定縣農業農村局 河北省石家莊市 050800;4.衡水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河北省衡水市 0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