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歡 王宇卓 周思佳 周小鹿 盧敏 陳鋒
摘要:課題考量四川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存在現狀,分析其發展趨勢,提出促進四川熊貓文化與兒童文化相結合的新思路。從當今四川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滲透趨勢入手,對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存在形式進行狀況調查,包括對其存在形式現狀的研究及原因分析,旨在探討熊貓在兒童文化中的發展形式,發掘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發展潛力,通過調查報告、分析、討論等多種形式剖析熊貓文化與當代兒童文化的一致與沖突,在實現熊貓文化與兒童文化產相互優化,交融的基礎上。提出促進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發展新思路。
關鍵字:熊貓文化;兒童文化;滲透
1. 引言
1.1課題背景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各地各種文化形式百花齊放,而對于中國而言經典文化數不勝數,但其中熊貓作為四川等地的標志之一,所衍生出來的文化內涵以及文化知名度卻鮮為人知,而最直接的表現,在于兒童對其敏感程度的體現。測試考察表現出兒童可能會對于更加知名IP,如迪士尼等等更為感興趣。
1.2研究基礎
本次課題我們做的是四川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滲透發展,熊貓作為我國國寶,是我國的一個重要象征。當今兒童文化發展迅速,國寶熊貓雖然人盡皆知,但大部分人對熊貓文化并不了解。所以,我們認為,了解熊貓文化要從兒童抓起,讓熊貓文化與兒童文化相結合,研究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滲透以及發展,使我國新一代的兒童對熊貓文化進行更好的了解。我們在研究之前通過了解前人的研究方法,通過閱讀前人對熊貓文化撰寫的資料,以加深我們對熊貓文化的了解。我們從當今四川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滲透趨勢入手,對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存在形式進行狀況調查。我國現有的四川省大熊貓生態與文化研究會的研究結果為我們本次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基礎。
四川省大熊貓生態與文化研究會的業務主要包括:組織開展大熊貓生態的社會調查,大熊貓文化學術研究活動;打造和提升以大熊貓文化為內涵的生態旅游品牌,促進生態的保護建設,推動大熊貓文化旅游發展;宣傳和普及大熊貓的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和文化知識等等。
這些與我們的研究的課題有一部分契合,為我們的提供了當下的熊貓文化。我國兒童文化發展現在處于初級階段,存在不少問題,很多兒童產業中并沒有融入我們國家的特色,導致我國很多兒童并不是特別了解我們國家的特色。歐美等發展國家的兒童產業發展特別突出,比如迪士尼,已經有近百年的歷史,而我國并沒有做到全世界人盡皆知的兒童文化產業,但是熊貓作為我國國寶,被全世界皆知。由此,我們可以通過熊貓文化進行兒童產品的創造,使我國熊貓文化融入到兒童產業中去,讓兒童產業快速發展。
2. 研究方法
我們通過文獻查閱法,對四川熊貓文化進行了初步的信息搜集與整理,來獲得其相關資料,從而進行一個全方面的初步了解。調研團隊數次前往熊貓基地,兒童文化中心等課題相關場所通過實地的調研,采用了現場觀察法和詢問法,切實了解了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傳播與發展的真實情況與現狀,獲得并分析調研數據,得出切實有保障的結論。實地調查是在傳播研究范圍內,研究分析傳播媒介和受傳者之間的關系和影響。實地調查的目的不僅在于發現事實,還在于將調查經過系統設計和理論探討,并形成假設,再利用科學方法到實地驗證,并形成新的推論或假說。
3.研究結果與討論
成都被譽為“熊貓的故鄉”,是一座擁有國寶大熊貓的省會城市,作為保護繁育大熊貓的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每天吸引著大量中外游客。在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的推動下,熊貓文化所產生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難以估量。較之其他地域特色文化,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發展也更具競爭力與影響力。本項目組在前期通過問卷調查、查找閱讀相關文獻、實地調研熊貓繁育基地及其周邊特色文創產區后發現,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雖有體現,但相關兒童文創產品缺乏高質量的核心價值與文化內涵,市場中自主研發與設計的優質產品稀缺,品牌差異度不明顯,品牌感染力不強等問題,具體表現為許多景區所出售的熊貓有關的使用產品與紀念品大同小異,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只是一個空洞,而浮泛的概念,熊貓除憨態可掬的形象之外,再無吸引消費者的可取之處,更無法使熊貓文化的深層文化內涵注入消費者的情感世界與核心價值,從而引起消費者的共鳴。
優秀的文化對于兒童的成長有著積極的作用,如何使優質的熊貓文化滲透進兒童文化中,使之兼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是本項目組研究的一大重點。為此,本項目組提出了促進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發展新思路。
3.1賦予熊貓更深層次的文化價值與內涵
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跨文化交際愈加頻繁,熊貓呆萌的形象深受各國人士的喜愛,這也是熊貓的獨特魅力所在。因此,熊貓的文化意象需要展現民族的歷史與智慧,熊貓背后所代表的文化內涵,需包含中國元素,體現中國精神。同時,中國廣袤無垠的大地上,地區域間各具特色,將地域特色融入到熊貓形象中,通熊貓講故事的形式,承載我們身邊的人、事、物,讓熊貓以一種擬人化的形象走進廣大兒童的心中。
3.2突出高度的特色熊貓文化
深入底層,做好市場調研,關注熊貓文化在不同國域或地區的差異性,針對性的創新開發,以地域優勢帶動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發展,根據國內外兒童文化發展需要,推陳出新,在傳統和保護熊貓文化的同時,促進兒童業文化升級。
4.總結
在前幾個階段,我們對熊貓文化的信息進行了收集與整理,初步了解了熊貓文化。同時我們還去到了四川省熊貓基地,進行實地考察,更加了解熊貓文化所富有的內涵。我們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對不同年齡段的人進行了調查采訪。
調查結果顯示,許多人對熊貓文化并沒有什么具體的概念,很多人只是喜歡大熊貓,并沒有去深入的了解熊貓文化,以及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影響與發展。但大多數的人表示,愿意去了解熊貓文化,能夠在熊貓文化中看到兒童文化的結合與發展,對熊貓文化在兒童文化中的發展保持著積極的態度。
對于兒童,雖然他們不了解熊貓文化,更多的只是喜歡大熊貓,但這對于熊貓文化的發展與推廣也不失為是一個好機會。將熊貓文化融入到兒童喜聞樂見的東西里面去,也是熊貓文化發展的一個新思路。例如設計一些獨特的熊貓玩偶,出版一些有關熊貓的圖畫書。還可以在熊貓基地進行一些畫畫、唱歌、寫作等的比賽活動,從而讓兒童更加了解大熊貓。在大熊貓基地可以多安裝一下能夠解說互動的電子設備,讓兒童和家長在游戲互動的同時,更加了解熊貓文化。
在這一次的調查活動中,我們也有著很多的不足。因為本次針對對象為兒童,所以更多的是小學生、青少年和青年家長,對于成年人的調查還不夠。同時在熊貓基地進行采訪時,主動愿意配合的人不多,很多小朋友大多因為害羞,不能好好回答問題。也許可以考慮一下在充足人力物力的情況下和幼兒園、小學等教育機構進行一些合作。
參考文獻
[1]楊柳,李琳.熊貓文創品牌營銷策略分析——以“GOGOPANDA”為例[J].產業創新研究,2019(12):16-18.》
[2]李季美.試論《功夫熊貓》中的文化意象差異與融合[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35(12):86-88.
成都信息工程大學 6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