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黨中央作出的一項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強調,要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落實產業工人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等改革措施,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產業工人隊伍。本文以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翟鎮煤礦(以下簡稱“翟鎮煤礦”)為例,闡述工會組織在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關鍵字:工會;煤礦;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
引言
自黨的十八大成功召開以來,我國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產業結構的加速轉型升級和新舊動能的快速轉換,給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建設成果還不足以滿足我國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和社會需求,需要全面整合資源、總結經驗繼續加大力度投入其中,建設高素質的產業工人隊伍。
工會組織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會員和職工利益的代表。產業工人是工人階級中發揮支撐作用的主體力量,工會在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責無旁貸、義不容辭。近年來,翟鎮煤礦工會以責無旁貸的使命感,促使礦井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落地生效。在“產改”道路上集聚礦井安全、生產、創新、經營等各方面合力,創新工會組織體制、完善運行機制、豐富活動形式,詮釋工會組織在“產改”過程中的責任擔當。
一、創新組織體制,切實維護產業工人合法權益
借助“互聯網+智慧工會”平臺,升級優化會員智能管理系統,確保產業工人入會率達到100%,實現服務會員全覆蓋,不遺漏。打造“六型”工會創建工程,對工會組織實施“三化”管理,即:管理體系網格化、工會干部職業化,工會工作評價體系民主化。嚴格落實兩級工會組織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狠抓職工提案落實,提升兩級工會履職能力和盡責意識。開辟職代會閉會期間“三大”訴求途徑:“工會主席聯席書”讓產業工人與“家長”直接對話,實現零距離溝通交流;“職工思想動態調查”了解產業工人所思所想,為企業發展提供決策依據。成立7大專題巡視小組,實現職工代表巡視內容全覆蓋,隨時關注產業工人工作、生活狀況,及時解決最需求。通過不斷創新工會組織體制,增強維權服務實效,強力落實產業工人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二、完善運行機制,為產業工人打通多方位服務渠道
強化維權運行機制,以為產業工人說話辦事為己任,創新三項運行模式:開展會員評家,評議工會組織、工會干部履行職責情況,打造自下而上的監督機制;推行班務、區務、礦務三級公開,增強民主管理自下而上的透明度;創新工資集體協商形式,實施“一事一商,一事一定,一事一兌”的平等協商機制。開辟“兩代一幫三站式”維權通道,在維權決策上實現前置性維護、源頭參與。創建兩級工會服務代理、信訪代言、事務幫辦,多途徑維護職工權益,化解矛盾糾紛;設立職工法律援助服務站,努力為職工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服務和援助;設立職業病監控服務站,落實勞動安全衛生專項集體合同,定期開展勞動保護暨職工病防治巡視檢查,每年組織職業病健康查體;設立“馨福惠”幫扶救助工作站,為產業工人及其家庭提供大病救助、求學支助、困難幫助,“三助”之舉援產業工人困難之時。
三、豐富活動形式,讓產業工人在企業發展中唱主角
為更好地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該礦工會不斷創新活動形式,讓產業工人在活動中當領唱、演主角。“金號手”一號九崗競賽,激勵產業工人爭當“金牌號手、全能尖兵”,發揮榜樣的作用,助力綠色智慧礦山建設;安全誠信班組(班組長)競賽,激活“班組細胞”,發揮兵頭將尾作用,推動礦井健康持續發展;“奪旗爭星”競賽,提升產業工人技能、激發創新活力及勞動熱情,促進礦井高質量發展;“雙聯雙創”群眾安全競賽,為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助力礦井連續安全生產6400多天,創最長安全生產周期;“星光大道”職工典型發布臺,讓身邊榜樣,發揮無限正能量;“文化大篷車”溫暖萬里行活動,提升產業工人幸福感,匯聚企業正能量。
四、結束語
《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從5個方面提出了25條有針對性的改革舉措。這是黨和國家首次就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賦予了工會組織新的使命與擔當。各級工會組織應著眼服務全局,立責定位,發揮特色優勢,在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積極作為,不辱使命。
參考文獻
[1]王毅曼.建筑企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實踐策略探討[J].經濟管理文摘,2021(03):93-94.
[2]劉金山.誰來當新時代的產業工人——產業基礎高級化與產業鏈現代化的人才需求[J].青年探索,2021(01):69-77.
[3]周晨.當好新時代產業工人尖兵筑牢國家能源安全的基石——新中國煤礦職工隊伍建設70年回顧[J].中國工運,2019(09):13-16.
[4]劉穎.加強煤炭行業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路徑探析[J].煤炭科技,2019,40 (06):131-134.
[1]董巨國.陜煤集團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現狀及改革思路[J].中國工運, 2020(04):79-80.
[5]李毅飛.產業轉型背景下煤礦工人的社會再適應——基于山西省J市煤炭工人的調查[J].學理論,2017(04):92-94.
[6]劉客.產業安全視角下中國煤炭產業轉型路徑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
[7]馬媛.產業工人工匠精神的影響因素分析和對策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1(02):117-118.
作者簡介
寇向紅(1978.07-),女,漢族,山東泰安人,大學本科學歷,政工師,現供職于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翟鎮煤礦;研究方向:國企工會。
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翟鎮煤礦 山東泰安 2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