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的自然保護區范圍廣泛、數量眾多,主要是因為我國的地域遼闊、疆土面積廣以及氣候適宜不同的野生動物對居住地的條件要求,同時也形成了許多自然的保護區域。并且為了保護我國那些瀕危的野生動物,我國出臺了許多法律條文,也有專門設置的行政機關在對自然保護區進行保護。不過在行政執法的過程中對自然保護區進行保護也面臨著許多的困境。
關鍵詞:自然保護區;行政執法;面臨的困境
引言
目前國家將建立自然保護地體系,將現有自然保護區納入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地、自然公園管理體系。不管是原自然保護區管理體系還是現有國家公園管理體系,都存在著自然資源執法監管“碎片化”問題。目前,在自然資源監管執法過程中,行政人員遇到了許多的挫折與困境,這明顯是不利于對我國自然保護區進行保護的。本文將探索分析我國自然保護區行政執法面臨的困境。
一、自然保護區與行政執法的概念
自然保護區,是指對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等保護對象所在的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劃出一定面積予以特殊保護和管理的區域。
行政執法,是指行政主體依照行政執法程序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具體事件進行處理并直接影響相對人權利與義務的具體行政法律行為,是國家行政機關在執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或履行國際條約時所采取的具體辦法和步驟,是為了保證行政法規的有效執行,而對特定的人和特定的事件所做的具體的行政行為。
二、我國自然保護區的執法體系不夠完善
一方面我國自然保護區管理機構本身沒有執法權;另一方面根據我國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對象所在陸地、陸地水域或海域,其涉及的執法部門也不一樣。自然保護區執法涉及林業、海洋、邊防、屬地政府部門、部隊等多部門執法問題,機構改革后,各部門職責分工都做了調整,自然保護區涉及多部門管理,有的保護區跨區跨省,其行政執法難度更加難上加難[1]。多部門執法管理容易出現看似多部門執法,實際部門之間推諉扯皮的現象。所以我們必須樹立嚴謹工作,分工明確的觀念。一方面,我們可以在部門內部做調整,讓每個部門的每個員工都落實好自己的工作,各司其職。另一方面,國家的相關立法機構可以針對一些未完善的法律法規進行修訂[2]。立法和執法是息息相關的,法律只有完整清晰地強調了保護自然保護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們才會對這個方面加以重視。在這個階段,人們對于自然保護的理論知識也不夠了解,整體人員的保護素養不高,所以國家和相關機構可以組織一些大型的演講或者講座等,對此進行大規模的宣傳,營造出一種保護自然生態的氛圍,讓全體人員都能夠參與其中,在加上相關執法部門人員的合理組織,相信這個保護意識不僅可以大大增強,而且落實到行動中也是很容易的。所以,國家在對自然保護區的立法和執法方面應該加以重視,將相關的法律完善、修訂,讓人們依法辦事,讓工作人員按部就班,發揮出自己的自然生態保護作用。
三、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調整與土地權屬問題
根據《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做好自然保護區范圍及功能分區優化調整前期有關工作的函》(自然資源函[2020]71號)文件要求,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由核心區、緩沖區、實驗區轉為核心保護區和一般控制區。一般情況下,自然保護區原核心區和原緩沖區轉為保護區,將原實驗區轉為一般控制區。自然保護區的作用很大,尤其是在涵養水源和提供天然的生態系統方面。為了讓自然保護區受到很好的保護,可以深刻了解其保護方法。首先,由于我國的人口眾多,而自然植被又很少,所以我們不能直接效仿其他的國家去任由它們自然發展,而應該采取人為保護,可以和當地的生產相結合。再者,對于一些還未受到過侵襲或者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對于已經受到人為的破壞的區域,我們要竭盡全力恢復,讓自然生態系統處于相對穩定和平衡的狀態。最后,對于稀缺的動植物,我們要盡力保護,并且可以在確保它們安全的情況下,幫助它們繁衍。
四、自然保護區周邊社區居民及訪客的法律意識薄弱,使得行政執法難度加大
我國憲法的普及程度并不是非常的全面,導致我國許多基層人民群眾法律意識薄弱,尤其是在自然保護這方面[2]。因為我國的自然保護區面積廣泛,分布比較分散,所以管理起來也有一定的難度。面積廣,分散,這也就意味著周邊社區居民及訪客數量多,并且這些居民和訪客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意識也不一樣,這也使得行政執法的難度加大。其實大家都有耳聞,近年來,我國許多自然保護區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而大部分都是來自訪客。他們的法律保護意思薄弱,有的甚至連基本素養都不具備,這給那些開放的自然保護區帶來了許多傷害,也給行政執法人員帶來了麻煩。對于這樣的現象,我國可以針對性的頒布法律法規,因為只有強制性得去對他們提出要求,他們才有可能在旅游時,真正的做到保護自然保護區域。對于那些違背相關法律條文的、行為對保護區域有破壞的,都應該采取相應的懲罰措施。通過這樣強制性的對這些地區進行保護,相信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五、結束語
自然保護區在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穩定、保護瀕危稀缺的動植物等方面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我國在自然保護區的行政執法方面面臨困境是很正常的,只要我們將法律法規落實到位,讓人們群眾的心中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意識,相信這些執法等方面的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參考文獻
[1]謝釗,李福陽,黃日明,等.我國自然保護區行政執法困境和對策的探討[J].楚天法治,2019,000(006):P.23-24.
[2]林凱旋,周敏.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構建的現實困境與重構路徑[J].規劃師,2019,v.35;No.293(17):6-11.
作者簡介
潘淑芳(1991-04),女,漢,廣東佛山人,林業工程師,本科學歷,研究方向為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監測,行政管理。
廣東珠海淇澳-擔桿島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 廣東珠海 51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