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迪 孫宇珊
(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0)
國內就業形勢更加嚴峻,為了能夠更好地應對激烈的就業環境,需要畢業生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離校這一階段,很多的畢業生本身就在心理層面上存在著諸多的不適應和矛盾,同時還有一部分的畢業生內心表現為沖突和痛苦的狀況。主要集中表現在自卑、交流以及情感困惑等等。
對于當前一部分學生來講,經常由于所學專業不如其他同學,所以在求職的過程當中經常受挫,這樣很容易導致自身在就業市場缺乏自信心,同時缺乏對于自身能力的深入了解,不能夠給用人單位充分展現自我的才華。面對著激烈人才市場的競爭很多涉世未深的學生往往會產生一種相對嚴重的自卑心理,尤其是對于一些貧困生來講,由于自身家庭背景、家庭環境和其他學生存在著很大的距離而經常感到自卑。甚至還有一部分貧困生長期不能夠繳清學費,即使將學費繳清也是自己或者家人從別處借來的,所以一旦離校之后需要立刻參加工作來賺錢償還借款。對于當前這一部分的貧困學生來講,更加渴望能夠在畢業之后迅速獲得滿意的工作,這樣的渴求和自身長期自卑心理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導致畢業生在內心產生嚴重不良心理和負面情緒。
對于當前的高職院校來講,畢業人數也正在逐漸地增加,當前就業市場競爭更加嚴峻,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一大焦點問題。第一,畢業生如果所學的專業技能以及專業理論知識難以被用人單位認可,這樣就會造成高職院校畢業生在就業的過程當中經常處于劣勢的地位。此外,家長也會對于學生有著較高期望值,而這種期望正是對學生的一種壓力[1]。第二,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如果自身對于就業期望值過高,一定程度會對自己帶來較大的壓力,有一部分學生經過長期努力之后完成了學業,會認為自己學有所成。所以,其就業目標主要是好環境、高薪水及大城市,這在很大程度上就導致了畢業生就業更加困難。第三,對于當前高職畢業生來講,由于專業的限制常常一時間難以找到相對合適的工作,這樣導致自己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還有一部分畢業生眼高手低,無法勝任工作。[2]。第五,一些學生在平時就沒有認真學習,學習成績相對比較差,學分不夠,畢業之后拿不到畢業證,心理上充滿了矛盾和焦慮,但是,到了離校之際沒有畢業證卻無顏面對父母,心急如焚,所以很容易造成這一部分畢業生出現較大的情緒波動。一方面,即便找到單位之后也往往認為不夠理想;另一方面,沒有找到單位卻很迷茫,經常會感到自己無所歸屬,進而產生空虛,焦慮、煩躁以及無所適從的狀態。
在當前,學生經常會出現一些比較困惑的問題,一旦情感困惑之后就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心理敏感以及情緒低落等諸多心理問題。比如,一旦畢業就意味著學校情侶之間分離,這對于一部分畢業生來講是一種人性的考驗。畢業之后很多的學生面臨著分手,第一,在校談了幾年之后發現對方有好多缺點,平時又不好意思提出分手,正好借著畢業的機會提出來。第二,相愛的兩個人因為崗位距離太遠,因此不得不忍痛割愛。第三,由于家庭阻力而造成分手。第四,有一部分情侶是玩弄感情游戲,畢業之后直接說分手,使人陷入痛苦漩渦。對于熱戀的年輕人來講,感情上出現重大創傷容易造成個人不自信,甚至懷疑自己魅力和能力。此外,雖然可能有些畢業生熱戀幾年感情特別深,但是,雙方對未來充滿擔憂,往往憂心忡忡。還有一部分的學生是單相思,平日不敢表白,正好畢業之內給對方表白,但是反而“表白死”,最終連朋友也做不成,從而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3]。
對于當前高職院校來講,更加需要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開展的過程當中,心理健康教育屬于重要的一大部分,要求促使學生心理素質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對于高職畢業生來講,基本上已經具備了相對完整的專業知識,同時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開展思想教育工作過程當中,要注意采取合理及科學策略和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學生樂于接受[4]。此外,也需要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學生平時想什么以及干什么。如果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當中出現了不良的心理傾向之后,需要及時采取科學措施,并且要對學生進行疏導,只有全面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夠給學生進行針對性教育,達到預期理想的教育效果。除此之外,還需要針對畢業生情感、情緒、價值觀念、自我認知以及就業心理等多個方面進一步加強教育,引導畢業生能夠充分了解心理調節有效方式,克服學習的困難,幫助學生更好承受挫折,還需要逐步樹立起學生自強、自信、自立、自尊意識。此外,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要讓學生具備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促使學生心理困惑得到及時疏導,幫助學生快速走出心理誤區和心理困惑。
在當前,樹立正確就業觀念是保障學生具備良好心理狀態的重要一大環節,同時也是關鍵的一個步驟。首先,要指導學生樹立起先就業、后擇業的理念,社會上出現了諸多新的行業和學科交叉的行業,這就需要具備大量復合型的人才。對于當前高職畢業生來講,需要通過相近專業和相關專業來培養和鍛煉才能,適應社會,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實現就業,促進學生進一步發展。其次,指導學生對于自我進行準確的認知,要客觀分析學生的性格、氣質、興趣特長及能力水平等等,并且在校區教學的過程當中也應當引導學生,促使學生要對于就業形勢進行正確的認知,要考慮到在社會上自己專業和理想職業需求以及競爭強度如何,另外需要分析自己理想職業和所學專業是否相匹配、相符合?如果不符合究竟該如何進行彌補[5]。此外,對于應聘的單位也需要作出具體要求,綜合進行考慮,確定好自己的就業目標。與此同時,也需要教師指導學生就業,幫助學生具備正確就業意向,還需要結合專業發展趨勢、前景信息等等方式給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幫助學生端正好心態,同時獲得更加豐富就業知識,增強學生就業意識,幫助學生在就業過程當中明確目標。
對于當前的畢業生來講更加需要具備自信心,不要由于自身長相、性格、家庭背景等各方面的因素而造成錯失良機的問題,同時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競爭當中。對于當前的輔導員來講,更加需要進一步指導學生切實做好就業準備工作,要對于自我進行正確的認識,同時要明確當前就業形勢,要選擇恰當、合理就業目標,同時要搜尋就業求職材料以及就業信息等等。對于一些成績不好不能夠順利畢業的學生,也需要給予積極幫助和鼓勵,應當要讓學生在畢業前一學期努力地學習,爭取畢業之前拿到證書和學分。只有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同時具備了良好綜合素質,面對招聘時學生才具備更加充分的信心。
對于大學生而言,面對工作以及愛情,有一部分人會義無反顧,還有的人猶豫彷徨。特別是“失戀”讓人痛苦萬分,還會容易產生沖動以及不理智的行為,但是,這個時候應當要讓學生明白面對失戀應當要保持冷靜。其中,愛與被愛屬于相互的一種活動,雙方有選擇自己愛人的權利,因此,若是對于不屬于你的愛情,分手很幸運;若是因為自己某方面不足所致應當要從中找出原因.并且還應當要求總結經驗教訓,不要失去自信,甚至去懷疑自己的能力或者魅力,教師應當要求引導學生勇敢面對現實。
日常生活之中挫折不可避免。輔導員可以結合學生實際問題開展專題團體心理輔導以及個體心理咨詢活動,促使學生在活動之中可以舒緩情緒以及發泄不快等等。同時,還應當要在具體情境中進行自我體驗、互動以及交流中發現自身問題和不足之處。個體心理咨詢通過與學生交流、解釋和協商施加心理影響.讓他們學會從不同角度去看待自己以及社會的關系,實現心理放松。學生要是內心矛盾、痛苦,可以通過聽音樂、郊游等方式轉移注意力,放松心情?;蛘咻o導員發現學生在平時感到壓力很大的情況下,應當要主動和其進行溝通,關懷學生,讓學生將內心想法表達出來,這對于放松心情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對于當前的畢業生來講,在離校就業之前,這部分學生心理狀態往往都是相對較為復雜以及易變的,同時,也會對于學生求職表現造成直接性的影響。對于思想教育工作者來講,需要對學生就業情況以及心理變化密切加以關注,同時要給予援手,幫助這部分學生形成良好職業觀,要以健康心理狀態和昂揚的精神面貌面對就業市場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