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兒童醫院順義婦兒醫院 韓寧玉
預產期的意義在于告訴準媽媽們,寶寶大概會出生的一個時間段,可以讓她們提前做好心理及物質上的準備,并不是說寶寶一定會在預產期出生。同時對于產科大夫而言,預產期也是臨床工作的指導。所以,只要妊娠達到足月,即37 周至41+6周,在此范圍內的任意一天分娩發動都是正常的,娩出的寶寶都是足月兒。
如果出現了妊娠未到預產期卻肚子疼,見紅了,請不要緊張,這可能是先兆臨產,意味著不久會分娩發動,去醫院急診即可。如果妊娠達到預產期沒有起宮縮、見紅等,準媽媽及寶寶孕期平順,沒有孕期合并癥及并發癥,也不用著急,繼續產檢、數好胎動,在確保寶寶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等到41 周,如果41 周還未發動分娩,就要實施引產。
關于分娩發動的誘因,至今未有定論,不過一致認為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目前有以下幾個學說。
1.炎癥反應學說:在分娩啟動過程中,免疫系統發生變化,同時在分娩前,子宮蛻膜及宮頸均出現明顯的炎性細胞的趨化和浸潤,提示存在非感染性炎癥。
2.內分泌控制理論:子宮前列腺素合成增加,雌激素水平的增高,隨妊娠進展而逐漸增高的子宮縮宮素受體的表達,這些內分泌激素的綜合調控,促使子宮平滑肌由非活躍狀態向活躍狀態轉化,從而觸發子宮收縮及宮頸擴張,最終分娩發動。
3.機械性刺激:隨妊娠進展,因子宮容積增大,子宮壁的伸展張力增加,收縮敏感性增加;因羊水量逐漸減少,胎兒得以與子宮下段和宮頸密切接觸;胎先露部壓迫宮頸部Frankenhauser 神經叢,以上原理均可刺激誘發子宮收縮。
4.子宮功能性改變:在內分泌激素的作用下,通過肌細胞間的縫隙連接及細胞內鈣離子水平增高,使得子宮的功能發生改變,啟動細胞膜上的鈣離子通道,細胞內游離鈣離子濃度增加,誘發子宮收縮。
因此,準媽媽們也不必執著于此問題,非要搞個一清二楚,只需要知道分娩的發動有多種因素的參與,這些因素相互作用達到了一定程度,就會誘發子宮收縮,使得宮頸內口附近的胎膜與該處的子宮壁分離,毛細血管破裂而導致少量出血,與宮頸黏液相混合呈淡血性黏液排出,即為“見紅”。同時常伴有自覺上腹部較前舒適的癥狀,即“胎兒下降感”,這就是先兆臨產的表現。出現這些先兆臨產的表現時不要著急,直接前往醫院讓產科醫生對宮縮、宮頸情況及寶寶宮內情況等進行評估。
總而言之,分娩的發動與預產期沒有必然的關系,無法準確預測分娩發動的具體時機,但只要核對孕周無誤,妊娠達37 周,準媽媽就不用過于擔心分娩發動是發生在預產期前還是預產期后,隨時分娩發動,隨時醫院就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