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自己
從出生到1 歲這段時間,孩子會出現3 個關鍵時期,分別是:口的敏感期、手的敏感期和腿的敏感期,對以后的智商和情商發展非常重要。
嚴格說,這并不是寶寶的第一個敏感期,但卻是寶寶容易出現違背大人意愿的第一個階段。所謂的口腔敏感期,是指寶寶喜歡通過口腔去探索世界,把好奇、喜歡的東西都往嘴里塞,大到布娃娃、玩具,甚至桌子都要去啃一下,小到紐扣、硬幣、豆子等等。
寶寶在口欲期,家長要時刻注意他放進嘴巴的東西是否安全。但不要因為覺得東西不干凈而阻止寶寶,這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如果孩子的敏感期被強行干涉,就會將口的行為欲望壓抑下來,將來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心理學家認為,成年人的一些嘴部不良習慣,如吐唾沫、啃手指頭、吮嘴唇、吃零食、諷刺挖苦別人、對他人進行語言暴力等都有可能是口欲期得不到滿足遺留下的問題。
不要一次給孩子太多物品,這會影響他持久探索一個物品的興趣。可以一次給他3 個不同質地和形狀的物品,看他喜歡哪一個,以后每次玩都給他。等到他玩膩了再換掉其中兩個玩具,留一個作為與舊感覺的連接。
嬰兒會很快習慣一個物品,慢慢對它視而不見,因此出現一個新物品時,馬上就會吸引他的注意力并開始探索它。這種“視而不見”的現象叫“習慣化”,新物品出現后嬰兒對新物品的注視叫“去習慣化”。家長要仔細觀察孩子,配合他習慣化與去習慣化的節奏,在去習慣化時為他留下靜默的時間。
切忌,不要在孩子尚未出現習慣化時不斷更新物品或不斷出現新的面孔,過于繁雜的刺激會使孩子感到緊張、焦慮、易疲勞。最后,家長要保證他們放進嘴里的東西是干凈、安全的。
手的敏感期顯著的特點就是愛扔東西,用手摳東西,甚至是打人。總之,這個階段寶寶通過手去探索世界,并且開始建立自己所謂的小小的“世界觀”。這是因為口的敏感期需要手的配合,在不斷使用手的過程中,嬰兒發現了自己的手。這時,口已經被使用了很長的時間,當神經的成熟從頭部開始轉移到手時,嬰兒的注意力便從嘴巴轉向手,急切地用手感受事物,他的探索范圍也隨之擴大。
在手的敏感期出現時,口的敏感期還存在,在發現新物品,不知道這個物品是什么、怎么用的時候,孩子會用舊有的口啃模式,先把物品拿到口里去啃一下,試驗一下,然后再決定手怎么用。
因此,家長要給孩子提供那些放到嘴里無危險的物品:如不會被吞進去的自然玩具,在早期提供核桃、大海螺、香蕉雞蛋、瓶子等。9 個月時,孩子可能會強烈要求自己吃飯,家長不妨給孩子一點連吃帶抓的機會,鍛煉他手的感覺。
1 歲時可以提供沙子、泥巴、水等跟大自然更加接近的物品,當手的敏感期之后,這些物品可以產生更加深入的創造價值。手的關鍵期要給孩子用手探索的自由,提供給孩子用手抓握的物品,并進行習慣化與去習慣化的更替。
家長還要向孩子展示如何使用這些物品或材料,但這并非教給孩子,而是大人自己做,讓孩子自由模仿。一定要注意盡量不讓孩子在模仿時有不舒服的感覺,從而拒絕學習、模仿;也不要過度對孩子進行說教和干涉,否則,孩子的精神會變得沒有力量,容易發火、失望,容易遭受挫折和打擊。
另外,大人不要在孩子模仿時不斷夸獎他,這會打斷他的注意力。尤其是在他感受模仿工作時,會讓他誤以為必須要在別人的夸獎下才能做事情,沒有夸獎就做不了事情。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急切地擴大自己的探索范圍,手的敏感期來臨之前,他就已經試探通過自己的運動方式到達自己想去的目的地。一開始是爬行,這讓他的腿和手開始協調運動,也增加了腿、手的肌肉力量和運動神經的控制能力。這時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會為自己能夠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感到鼓舞,因為他們從此獲得了真正的獨立,這種感覺像獲得第二次生命一樣令他欣喜。
這個時期的孩子僅僅為了感受腿和腳對地面的碰觸而不斷走路,為由自己的腿腳把自己帶到了目的地而欣喜。這就有了腿的敏感期。
當孩子學會行走之后,他能夠自行活動到他想去的地方,這時的兒童對走路無限癡迷,人一生中最喜歡走路的時期大約也就是這個時期。這時孩子大概1 歲多一點,他們渴望著要走路。因為個子小,走路還不穩,他們會一刻不停地前往他們想去的地方,成人要跟在孩子的后面,還必須得彎下腰才能夠扶著他們,往往是最累的階段。
這時的孩子有一個特征:就是哪里不平走哪里,哪里臟亂走哪里,并且喜歡在一些高高低低的臺階上重復上來再下去的動作。這對于還不能掌握走路平衡的1 歲多孩子,的確是最具有挑戰性的行為了。但這也會造成大人與孩子間的沖突,因為成人為了效率一般會挑選近的、比較平坦的路,他們實在不能理解一個走路不穩的人為什么非要走不平的路。
處于腿的關鍵期的孩子主要是用腿來感知這個世界,他要到什么地方去,使用什么樣的地形來使自己的腿獲得感知,只有孩子自己知道。
照顧這么大的寶寶時不要在其探索時強行把他抱起來,等他哭鬧時也不放他下去,甚至打他屁股,更不要在他強烈要求走路時阻止他。可以跟在他身后,跟隨他的走走停停。
注意,千萬不要給孩子穿走路會響的鞋子,打亂他對腿的感受和周圍事物的觀察,使孩子心煩意亂,最終要求媽媽抱,而不愿意再去探索來自腿的感覺。
一個嬰兒來到世界上,吃飽喝足并獲得足夠的愛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自己獲得發展。父母需要尊重孩子成長的規律,幫助他健康成長,而不是盲目干涉。因此,家長也要和孩子一起成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