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圣煜 喻然(湖北省咸寧職業技術學院)
根據《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教育部、財政部印發的《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要在全國集中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職業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簡稱雙高計劃)。雙高計劃在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有著引領作用。
在雙高的背景下,眾多高職院校都在對標建設,雙高之一的高水平專業建設一般從品牌專業建設起步。品牌專業,國內許多學者認為是在培養的人才質量和社會影響力上有較高的知名度和競爭優勢的專業,一般是在專業硬件設備、專業教學團隊、專業教學改革成果、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等整體達到一流水平并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在社會上受到廣泛歡迎的專業。同時,品牌專業還會在建設過程中形成特有的文化和特色,融入品牌專業之中,成為品牌專業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形成品牌專業的核心。
在雙高背景下,高水平專業建設成為高職院校的風向標,成為各高職院校辦學、師資和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通過雙高的建設,形成示范作用,將帶動學校專業結構的優化和專業建設水平的全面提升,是院校建設和服務社會經濟的重要部分。
教育以人為本,要考慮培養什么樣的人,怎樣培養人,培養的人誰需要以及用人評價等主要問題。
在會計專業品牌建設中,需要將時代新的發展理念帶入,堅持需求導向,服務發展,順應目前的科技和產業變化,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使人才實現更高質量更充分的就業,把握職業教育的規律和人才成長的規律,適應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通過第三方統計,我國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對口主要從事崗位為會計核算、稅務處理與策劃、編制財務報表、成本費用控制與管理等工作,近幾年,隨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普及,社會對會計人才的數據分析與數據處理能力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總之,經濟社會越發展,會計工作越重要。
以學生在校期間為導線,分為入學、在校學習理論基礎、在校實踐操作技能、離校實習、畢業工作等幾個較大環節,從學生的學習成長入手,對學生的每個環節進行設計思考,最終形成專業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首先,生源質量是首要問題,在面對大學擴招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除了承擔統招生的培養任務,近幾年又根據國家和社會需要承擔了培養社招生的任務,生源結構的變化導致專業建設上要考慮學生素質基礎等相關問題。
其次,學生在校學習思政課程和專業理論知識中,需要考慮知識體系的邏輯關系和講授中的收受程度,專業學習中如果前導課程掌握不夠,后繼課程在開設中會耽誤較多時間進行復習,同時,如果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水平能力不夠也會造成教學效果打折扣。
接著,學生在校學習中的實踐操作環節會有理論學習中的類似問題,還有操作熟悉程度和實操考核評價不夠客觀等問題。如果不進行有效控制,會致使學生的實操技能無法客觀評價。
最后,學生在實習就業環節中,除了專業技能知識外的綜合素質培養也是專業發展中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
我們認為,從學生發展的角度思考的4個問題,通過7個方面進行解決。
1.入學分層確定學生發展目標
以咸寧職院會計專業為例,學生在入學時的生源結構有專本聯合培養生(本科),普通文理生、中高職3+2銜接生,技能高考生、單招生和社招生六種類型,面對各類學員的基礎條件不一,分別調整對應成立5個不同的教學層次。即本科班、注冊會計師班、現代學徒制班、普通班、社招班。在學時分配和教學內容的側重點上進行調整,以區別學生的發展路徑和成長目標。
2.教學中理論與實踐全過程銜接
學生在學習階段,在課程銜接上要做到理論與實踐不脫節,學習與實際工作有效對接,要求院部在專業建設中對課程體系與職業能力培養等教學環節有更高的要求,要對專業進行整體把握,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設置相應的課程,將思政與職業素質教育綁在一起,將理論與實踐捆在一起,為此,咸寧職院會計專業設置了專業委員會,定期對區域內相關行業、企業進行調研、論證,確定專業的開設課程和體系,使學生在學習中不迷茫有目標。
3.師資團隊教學水平保持領先
學生學的好不好,教師的教學水平很關鍵,我們通過教師隊伍梯隊建設,項目工程、科研工程等不斷提高師資能力水平。
一是在教師的教學工作中,對師資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為提高師資教學水平,我們鼓勵教師參與企業中兼職,鼓勵企業的師傅來學校兼教,雙向流通,互相學習提高,同時還有計劃的組織教師進行相關的進修和培訓,不斷提高師資隊伍的實力。最后通過學生對教師進行測評,考核教師的工作效果。
二是通過教學能力大賽和教學項目工程不斷提高專業的軟實力,對照國家的專業相關標準,結合自身專業特點,進行總結提高,并將教學比賽的思路融入專業建設中,使專業建設更有前瞻性和穩定性,給學生帶來更多更新的知識。
三是以專業系部為平臺,爭取更多項目資金的支持,提高教師隊伍的科研能力,申請國家級科研項目,鼓勵教師主持院校級重點項目,從而獲取廣泛的資金支持。同時,作為一項立體化工程來建設,在全方位開展專業品牌建設的過程中,注重提升專業品牌價值。樹立一流的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源。
唯有如此才能獲得來自行業企業、培養對象的認可和歡迎,才能真正樹立起品牌形象,專業才能辦出特色。
4.培優提高,個性化發展
學生在求學過程中,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同時還需要提高綜合素質以應對就業市場的新變化。我們充分開展第二課堂,在學生團學組織的活動外,還開設了會計師證培訓班、1+X證書培訓班、競賽培優班等專業提高班,以應對學生的專業個性化發展需要,通過老師帶,學生學,企業幫等方式,使學生在校期間通過自身的努力提高自己。同時,更合理的將優秀師資資源分配到各班級的后續教學過程中。
5.校企共建、產學結合,打造教學保障
高職教育更偏向于培養學以致用的實用型技能技術人才,學生在校學習實操環節,應與市場崗位具體要求接軌,需要適度減少與實踐脫節的教學內容,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培養職業精神。為此,我們與行業內知名企業合作打造產業學院,充分利用校內仿真實訓室和企業的實訓平臺,仿真模擬真實工作環境,使老師和企業師傅做中教,學生在做中學,保障學生在實訓環節掌握相應技能。
6.深度開展政校行企聯動,拓寬學生就業渠道
學生學成畢業,最終環節是就業工作,單靠學生本人及家庭的力量快速找到對口就業崗位有一定的難度,我們通過學校的影響力和政府、行業、企業深度對接,積極開展廣泛的社會活動、特色工程,利用各種媒體加強對外宣傳力度。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學校的畢業生實習、就業工作中。為學生的就業拓寬渠道。
7.不斷創新工作
在職業教育領域,將創新工程引入一個專業的特色與品牌建設中,要在一定時期內結出豐碩的果實,不僅需要對自身的困境與逆境、優勢與劣勢有審慎的自省,同時也離不開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創新工作、離不開對于行業發展潮流與趨勢的觀察與洞見,這需要我們前瞻性的預見一些問題,品牌建設的工作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完成未來工作。
品牌專業建設的路還在不斷延長,所遇到的問題也在不斷涌現,特別是在政校行企的深度融合等工作中還有需要磨合的地方,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通過發揮精品專業建設的導向作用,推進專業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深入,顯著提高精品專業的品牌效應,必將促進高職教育改革發展環境的優化,提高高職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引領高職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