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文(懷化職業技術學院)
近年來,經濟社會的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全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也愈加旺盛,尤其是專業技能人才資源更是非常緊缺。人才是當今社會的核心競爭力,作為培養專業性人才的基地——高等職業教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和關注,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所屬區域的經濟發展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兩者之間是相互促進、共同進步的關系,只有尋求一條協同發展之路,才能實現共贏做到共同發展。
在新時代背景下區域經濟的發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尤其受高等職業教育的影響更加顯著,這是因為高等職業教育自身具有鮮明的區域性特點,所培養出的專業技能人才往往會定點輸送從而服務于某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隨著區域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對人才的需求也愈加旺盛,需要引進人才或擴大教育規模,從而滿足經濟發展需要。當前許多地區在院校數量和規模上都存在明顯不足,一個單獨的院校無法承載學生數量的增加與教育規模的擴大,需要擴大院校規模、增設院校數量。區域經濟的發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需要不同專業的人才作為支持,在高等院校發展擴建上需要考慮不同院校的專業特色,對相應院校進行擴張或縮小,以免因勞動力需求不平衡對區域經濟發展速度造成阻礙。高等職業教育不僅要培養普通技能型人才,同時也承擔著培養高技能復合型人才的重任,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職業教育既要發揮人才保障的作用,也要充分發揮技術保障的作用。高等院校所具有的設備、師資、技術等都具備交流轉化、技術創新和貿易轉化的能力,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職業教育都僅限于滿足低層次經濟建設,缺乏戰略意識和大局觀念,職業院校與中小企業的聯系和合作較多,但缺少與大型企業的密切協作。同時在服務中多提供咨詢、顧問等淺層協作,缺少更深層次的合作,由此可見,職業教育的指導性作用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每所高等職業院校所開設的專業往往是不同的,一般會按照職業崗位群進行設置,而非根據學科性質進行劃分,不同專業的組合及比例關系就構成了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結構。區域經濟的產業結構會直接影響教育結構,而教育內部專業結構調整也需要以經濟結構作為依據。高等職業院校在設置專業時需要根據產業結構及實際的經濟需求來進行相應調整,使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的比例更加合理化、科學化。如果兩者達不到理想的平衡關系,就有可能造成以下局面:供大于求,也就是高等職業院校的畢業生遠超于實際崗位需求量,會出現畢業生過剩的現象,導致許多畢業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失業或者待業的情況會增加。當畢業生供不應求時,一些企業就會找不到足夠或者合適的人才,造成專業人才稀缺,甚至出現某些企業“跪求”人才的現象。無論是畢業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還是企業找不到合適的人才,都不利于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這種怪現象來源于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之間的失調。
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壯大需要雄厚堅實的經濟物質基礎作為保障,每一次教育的進步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經費,尤其是作為實踐技能訓練場地的實訓基地建設更是需要足夠的資金支撐。從該點可以看出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發展、經費投入力度是息息相關的,如果經濟落后、政府經費投入不足,高等職業院校的師資力量和建設發展就無法得到滿足,學生的專業技能也就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與社會更迭的速度。在許多經濟發展不足甚至相對落后的地區,對教育經費的投入不重視或者不到位,導致高等職業院校的學生理論知識薄弱,專業水平不高,教育質量差強人意,達不到區域經濟發展需求,造成了極大地教育資源浪費。即使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地區,教育經費投入與高等職業教育發展之間也存在著不平衡的情況,甚至出現教育經費浪費的情況,無論是哪種不協調表現都不利于教育水平的提高與學生質量的進步,無法達到區域經濟發展需求。
為使高等職業教育更加符合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實現協同發展,應當首先加速擴大職業院校的教育規模,以此來提升區域經濟的發展速度。在具體實踐上,需引導全社會提高對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視程度,糾正錯誤認識,從根本上提升高等職業教育的社會地位。教育主管部門需要做好宣傳引導工作,提高學生及家長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認識,了解就業前景,打消顧慮,鼓勵企業加強與高職院校合作,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就業率上升后高等職業教育的入學率及辦學規模也將隨之出現正增長。
就目前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不協調的問題,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改善:首先,根據經濟建設需要增設特色專業,最大限度滿足區域產業結構需求,幫助畢業生擺脫“結構性”失業困境。其次,需要不斷調整專業結構,尋找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新契機,高等職業院校需主動與勞動信息部門、企業交流,收集相關勞動力需求信息,預測勞動力市場需求發展規律,主動替換落伍的專業。
足夠的軟件、硬件支撐是保障高等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條件,政府與教育主管部門應當拓寬籌資渠道,保證軟硬件建設資金充足。在籌資方式上,可以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情況選擇財政投入或校企合作等不同渠道。財政投入力度直接關系教育經費是否充足到位,同時政府財政投入也會間接影響社會各界對高等職業院校的態度,政府需逐步提高設施建設的投資比例,衡量普通高等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的經費支出比例,認識到高等職業院校的額外支出,確保職業院校實訓基地能夠順利建設。校企合作是一種新型的合作教育模式,既能夠解決高等職業院校設施建設費用短缺問題,也能夠為企業定向培養需要的高素質綜合人才,減少招募培訓新員工的費用,從而創造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