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醫院 胡學昱
脊柱側彎已成為繼肥胖癥、近視之后危害我國兒童和青少年健康的第三大“殺手”。據統計,我國脊柱側彎發生率為1.5%~3%,目前脊柱側彎患者超過300萬人,并以每年30萬的速度遞增。其中超過半數為青少年,以在8~14歲的青少年最為常見。
家長要留意觀察孩子的一些細節,比如領口或者雙肩是否經常不平;女孩子在穿裙子時,裙擺是否不在同一水平線上;平躺時,兩側下肢是否不等長。此外,家長還可以通過一些簡單易行的自測方法,初步判斷孩子是否患上了脊柱側彎。
高低肩、肩胛骨突起 脫去衣物,觀察直立狀態下兩側肩是否等高以及兩側肩胛骨是否凸出和等高。
脊柱偏離中線、脊柱彎曲和身體傾斜 對于脊柱明顯側彎的患者,通過觀察患者直立時的姿勢即可進行判斷。
兩側腰部不對稱 一側(凹側)腰部出現皮紋褶皺。
胸廓不對稱、異常隆起和凹陷 正常的胸廓左右對稱,如果出現胸廓左右不對稱、雞胸、漏斗胸及肋骨隆起等現象,應警惕脊柱側彎的存在。
孩子坐姿不正有時會引起脊柱側彎,但是在糾正姿勢后通常可以恢復。如果長期不予糾正,可能隨著發育成熟會形成結構性也就是固定的脊柱側彎,雖然度數一般不大,但是對外觀還是會有一定影響。
對于姿勢性脊柱側彎可以采用下面方法進行預防,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日常保持正確姿勢 督促青少年養成良好的姿勢并形成習慣非常重要。從坐姿、站姿、睡姿到行走姿勢都要注意,睡覺時床不能太軟,枕頭不能過高等。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青少年的書包重量不應太重,盡量選用雙肩包,避免一側肩膀負重太多,不要翹二郎腿。
●科學地進行身體鍛煉 糾正姿勢的同時積極參加鍛煉,是預防脊柱側彎非常重要的方式。多鍛煉項背肌和腰背肌,有助于側彎的矯正和減少頸痛及腰背痛的發生率。活動過程中爭取讓身體的各個關節、肌肉都得到充分鍛煉,有助于重塑身體的平衡。
脊柱側彎有明確療效的目前仍是支具和手術,藥物治療是無效的。一般認為,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兒童,側彎在20~30°時就需要干預,干預的主要方法就是量身定做的矯正支具,以及體操鍛煉等非手術方法。而超過45°的側彎就需要手術。
如果是具有進展趨勢的先天性脊柱側彎,待患兒發育至可耐受麻醉時就可以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