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鄉市高級中學 吳惠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在全國疫情聯防聯控的形勢下,國家教育部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精心組織部署,全國全面鋪開落實“停課不停學”的有力舉措,盡最大努力保證孩子的教育延伸渠道,開啟了新形勢下的居家學習模式。釘釘這一學習辦公軟件得到了比較全面的認可,其中的在線課堂、家校本和視頻會議等功能,非常直觀便捷,學生參與人員、學習狀態、作業上傳等都有及時的反饋,為教師了解掌控課堂參與情況、重點學情關注提供了及時有力的數據支持。
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特殊時期運用釘釘進行網上授課,仍舊是可行的運作方法。網課學習中,協調好教學組織工作相對容易,最大的困難在于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如何督促好學生的學,如何保證學習的質量。因此,保證網課推行是基礎,保證網課之下的學習效果才是重中之重,如何做好學生的管理才是打好網課學習這場戰役的關鍵。
經過教育實踐,很多教育工作者都認為,教師和家長層面要保持 “三心”——信心、放心、用心;教師(班主任)和學生層面,要落實“三力”——內驅力、自制力、執行力;而最重要的學生學習層面,應該遵循“三化”要求——日常化,規范化,常態化。
居家學習的準備期,家長和教師要做好“功課”,“三心”的落實主要在網課初期的適應階段。
在居家學習之前,班主任需在學校的統一要求下,做好家校、任課老師、學生的思想工作,明確網課學習的意義和要求。這一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最是敏感、好奇,網課是新鮮事物,教師利用網絡教學是與以往課堂教學有著巨大的差別,在教學方式上是一種別于以往教學的全新的教與學方式,學生會對這一方式感到新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能迅速學習摸索,很快適應網絡學習。因此,在學習初期的適應階段,家長和教師要對孩子又信心。
對很多家長來說,讓學生進入開放的網絡世界進行自主學習并不放心,因為在缺少教師面對面管理、同學之間相互監督、鼓勵和幫助的情況下,對網絡世界的誘惑,是否抵制誘惑,不影響其學習效果,即使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這依舊成為了很多家長對網課學習不放心的地方所在,尤其在高中任務相對緊張的學段。同時,不少家長還擔心孩子因為長時間接觸手機電腦,會染上游戲,造成近視等。
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要讓家長“用心”。至于用心,首先家長需要用心地陪伴(監督)孩子的學習,哪怕是高中學段的孩子,陪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就是教師要用心準備上課內容,除了統一的網課,借助在線課堂答疑,做好充分準備,通過連麥功能和學生互動,通過視頻會議進行多方互動討論,也可以上出線下課堂的效果。如此,學生的學習自然而然也會用心。基于“信心”和“用心”,也就成就了家長和老師的放心。在“三心”的基礎上,協力會學生的居家學習做好準備。
居家學習的主角是學生,核心關系是教師和學生。教師要借助“教”和“學”的關系,引導學生培養“三力”,主要在網課糾錯鞏固階段開始落實,并一直保持下去。
內驅力是保證學習質量的關鍵。榜樣就在我們身邊,榜樣的帶動是激發學習內驅力的手段之一。這次抗擊疫情讓我們認識了鐘南山、張伯禮、張定宇、陳薇等國之棟梁,他們在抗擊疫情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院士、教授們一次次深入淺出的疫情科普,精準科學的疫情發展預測,給國人吃下了一顆顆定心丸,讓一度陷入恐慌的國人逐漸平復心緒,還有其他疫情當中許多的逆行者,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感恩、是激勵,讓孩子們明白什么才是偶像,明白未來我要成為怎么樣的人。而緊迫感、憂患意識是激發內驅力的又一手段。武漢方艙醫院刻苦備考的高三學子,河南洛寧女孩到村委蹭網學習,山區的孩子為了上網課爬山頂、攀懸崖收信號,斯朗巴珍在西藏雪山頂上上網課。這些榜樣帶給我們的觸動,既體現我們對疫情的態度,也反映出對自我學習的態度。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身邊努力學習的同學身上感受競爭的壓力和危機,鼓勵學生做自己學習上拉響警報的那個人。這些可以更好地激發起學生自身學習的內驅力。
自制力和執行力能夠提升學生對自我生活和學習的掌控能力,學生的自制力實質是建立在教師或班主任反復提醒和引導之下的,教師可以利用班會集體交流,也可以單獨電話或網絡聯系,把自己對疫情的一些體會跟學生分享,對科學之于個體和國家的意義跟學生談論。突發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始終是人類、社會和個體前行的動力,但前提是必須做好準備。個體全方位的應對準備、自我感受到的客觀因素的約束和督促是自制力最終形成的必要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會逐漸在不斷的學習中成長。諸如方艙醫院里那些馬上要考試的學生在面對疫情時的坦然和淡定,珍惜時光迎高考,努力學習復習備考,就是人到一定的認知層次,詮釋著自制力新的高度,教師也可以對身邊這種有著高度自持和自我掌控意識的學生進行挖掘和宣傳。
學習的質量和效果需要“三化”來具體呈現和落實。首先要學生做到“日常化”。初期適應階段,網課學習中肯定會暴露出很多問題,教師要根據班級的紀律管理要求,把日常化條例、學習規范等做細做實,“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比如,學習的課程要求、居家學習特殊形勢下的運動和視力保護要求等,都要在總結初期適應階段的基礎上進行規范,逐步完善,由家長監督提醒,逐步擴大到借助家長、任課老師、學生干部等多重立體的分工提醒監督體系。學生自律是基礎,家校聯系就是保障,通過微信圖片的反饋,讓學生的學習場景可感可視。這個階段,班主任要協同任課老師和家長建立互相反饋平臺,反饋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表揚的,以正面鼓勵為主;第二就是做得不夠的現象,通過家長群反饋,或者保持家長電話渠道通暢。借助多種形式給學生以切實的激勵和引導,讓好的學生知道自己好在哪兒,不足的同學也知道自己在哪方面要繼續努力,心中有規范,有的放矢。對于學生的學習要求與班委科代表的職責范圍,要做好更加細致的規定,具體到時間的安排、作業的反饋流程,這樣學生就會熟悉網絡路徑,讓家長管理監督有抓手。同時,還要學生保證一定活動量,勞逸結合,學校規定了室內操、眼操、活動課,分別由班委負責提醒。同時,組織班委進行線上管理——打卡統計、作業統計匯總、班級自選室外活動項統計等,讓班級學習“規范化”得到體現,“日常化”得到保證。
隨著網絡學習的推進,部分學生會表現出倦怠情緒,和家長的配合度也會出現一定的松懈。這時一方面要保證大部分學生網課學習的“常態化”,加大對學生作業的檢查力度、反饋力度,對作業的質量要制定具體要求,作業之后要進行真題檢測。這樣做,其實就是要求學生和在學校學習一樣,保證落實情況,同時有必要進行誠信教育,對借用其他同學的圖片作業抄襲的行為,進行有效的說理引導。借助這些案例,教師要跟學生和家長進一步明確,打卡學習時間如果有事外出,需提前告知請假,使學生始終有一種如在班級的感覺。居家學習的“常態化”是更高范疇的學習狀態,指向求實效的目標。
在“常態化”要求中,班會課和家長會是很重要的總結學習情況的思想陣地。家長并非都有教學和管理經驗,因此筆者認為優化管理的流程非常重要。比如,一方面提供給家長管理建議、優化操作流程去緩解或厘清家長在管理上的無序性,一方面做好家長情緒的溝通和釋放。網課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的很多負面情緒都轉嫁到家長身上,所以怎樣讓家長充當好“班主任”身份,我們要做好必要的指導,或者說針對自律性比較差的少數學生,既要疏導家長情緒,又要協助管理,班主任和孩子進行“面對面”的談話,線上單獨談話教育有一定的必要性。
總之,“停課不停學”背景下家校協同管理是一個重要途徑,但管理策略實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特別在家長上班之后,學生的自律顯得尤為關鍵,因此,落實提升階段的自律學習,要求會越來越高。我們要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常態化”,結合課堂的組織形式進行調整,從外力和內因兩方面,激發學生自律,爭取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