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增洮
(甘肅省臨洮縣畜牧獸醫技術服務中心衙下集鎮畜牧獸醫站 730503)
在人民飲食結構中,肉類占比隨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漸提升,牛肉作為應用價值高、肉質鮮嫩的畜類肉產品深得人們的青睞[1]。牛肉本身富含蛋白質,脂肪含量較低,比較符合當前人們的飲食需求,更有利于均衡飲食。但我國人口眾多、肉類需求量大、環境保護要求高,即使近些年來肉牛養殖行業發展迅速,人們的養殖熱情高,但國內市場的需求依舊過大,超出我國養殖行業所能提供的牛肉數量,所以我國肉制品依然大量依靠國外進口。這對我國的食品安全構成比較大的威脅,如何在保護生態環境條件下提高肉牛出欄量及肉制品質量,升級肉牛生態養殖技術,是肉牛養殖從業人員急需解決的問題。
肉牛育種是做好養殖業的源頭,我國本土肉牛品種主要有秦川牛、魯西牛等品種,品種數量較多,這是我國做好肉牛養殖的基礎。通過引進國外品種,與我國本土肉牛品種雜交產生的雜交品種具有更多的優良性狀,更有利于我國肉牛養殖行業的發展。但我國肉牛品種管理混亂,養殖戶在沒有相關基礎知識的前提下不能選擇合適的品種來養殖,導致養殖效益不高、質量不高的現狀。我國主要、常見的肉牛品種是西門塔爾牛,該肉牛品種肉質好、生長周期快、經濟效益高,很適合大規模推廣飼養。我國甘肅地區主要的本土肉牛是張掖肉牛,該品種品性穩定、獨特,適合甘肅地區肉牛的推廣養殖。但如何讓養殖戶挑好肉牛品種是養好肉牛關鍵的一步。
限制我國肉牛養殖的因素除了區域限制還有飼糧限制。我國是農業大國,但還不是農業強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依然有較大差距。糧食是民生之本,民以食為天,保障糧食供應穩定是我國農業的根基。因此,只有保障我國口糧足夠的前提下,多余的糧食才可以用于畜牧行業。但肉牛養殖消耗糧食數量大,即使通過種植牧草也不能滿足,這也受限于我國對耕地面積紅線的保護。因此,通過進口農產品來緩解我國肉牛養殖糧草不足的現狀,是我國肉牛養殖面臨的困境。甘肅省作為我國主要的肉牛養殖產區,肉牛銷往全國各地,但肉牛飼糧依然限制著甘肅肉牛養殖行業發展。
除了品種、口糧等源頭制約問題,從事肉牛生產養殖人員沒有掌握養殖技術也是重要的制約問題。我國肉牛養殖人員年齡偏大,文化知識薄弱,在養殖技術薄弱的情況下從事養殖,導致肉牛經濟效益不高。甘肅位于我國西北地區,工業基礎薄弱,經濟發達程度不如我國東南沿海,導致大量年輕勞動力輸出,因而缺乏具有一定知識的勞動力從事肉牛養殖,這是制約甘肅養殖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除此以外,甘肅生態環境脆弱,沒有科學指導會對本省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因此,推廣肉牛生態養殖技術十分必要,這是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對肉牛養殖進行升級。
肉牛肉質鮮美,公牛活潑好動,肉質更加緊實,是肉牛養殖的主要目標,也符合國人的飲食口感要求。肉牛生長周期快、飼料利用率高、產肉多,非常符合我國肉類供給要求,推廣肉牛養殖可以緩解我國肉類制品供給緊張的問題,同時,要減少國外肉類制品進口,保障我國食品安全,增強農產品自給自足的能力。除此以外,牛肉還可以用于其他肉制品制造。提高牛肉產量既可以保障肉類供給,也可以豐富國人的飲食結構。
生態養殖作為新形勢下保護環境的養殖行業升級轉型對象,其發展和應用推廣一直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但如何推廣肉牛生態養殖技術還沒有一整套完整的流程,只是每個地方根據本地環境特點加以試點推行。
挑選良好的肉牛品種是肉牛養殖行業需要做好的第一件事[2],但很多肉牛養殖戶并沒有在科學指導下選擇適合養殖的肉牛品種,因此,得到的經濟回報不高。選種時應選擇品種較好的種牛,盡量選擇基礎體型大、成長速度快的肉牛品種。根據不同的牛肉用途,可以選擇雜交或非雜交的肉牛品種,如果需要更高肉質的肉牛則應選擇非雜交品種。根據肉牛養殖場的性質,以肉類生產為主的養殖場應盡量選擇公牛作為養殖對象;若以母牛育種為主,則需要選擇體格較大的品種,可以提高幼崽成活率,為肉牛養殖奠定基礎,同時使得飼養類型不再單一,創造多方面的經濟效益。
在肉牛養殖過程中,我們既要保證肉牛的飼料供應,也要制定科學的飼喂比例,確保料肉比在合適的范圍內,這才有利于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除了飼料供應,保證飼料及飲用水衛生十分關鍵。很多養殖戶的飼料保存并沒有嚴格遵循飼料生產企業制定的保存要求,導致飼料發霉、變質,卻沒有及時更換,導致后續的飼喂過程中容易生病。飲用水的衛生是很多養殖戶忽視的問題,如果沒有及時更換飲用水,在水槽及水中容易滋生細菌,導致肉牛生病,增加患病風險。除此以外要保證牛舍干凈舒適,適當通風可以使舍內空氣清新,有利于肉牛生長,也降低了肉牛患病風險。還要注意定時清潔欄舍,鏟除糞污,并做到出欄后對牛舍進行消毒。
在育肥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肉牛生病的問題,因此,除了保證飼料供給和飲食衛生外還要做好疫苗接種、疫情防控的措施。定時增加肉牛運動量,既能保證肉質,也能增加牛體抵抗力。做好肉牛飼養工作,增加其抵抗力,降低患病可能,從而也可以減少藥物使用,進而減少牛肉中藥物殘留,這也是牛肉生態養殖的標準之一。
雖然現在有很多飼料企業可以及時地給養殖場提供營養全面的飼料。但完全通過飼料來飼喂肉牛也不可取,這主要關系到環境問題。即使我國制定了詳細的飼料標準,但很多飼料企業并沒有完全遵循,元素超標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糞污中元素超標[3],不利于環境保護。此外,牛以飼草為主食,科學適當地提高飼草地比例可以使肉牛保持愉悅的心情,提高產肉量,加快生長速度,也能提供鮮美的肉制品。在甘肅地區種植牧草有利于環境治理,實現生態養殖目的。
肉牛養殖行業有較大的風險,即使現在很多企業與養殖場合作,但并沒有共同承擔風險的能力。因此,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打通生產、銷售的通路,為養殖戶解決銷售問題,能更好地保障養殖戶的利益,吸引更多的人從事養殖行業,加大我國養殖業的規模。
牛肉在我國肉制品中占比較大,對我國人民飲食結構改變具有重大意義。科學飼養有助于加快肉牛生長速度及產肉量,也有利于加強肉牛自身的抵抗力,減少藥物使用,降低牛肉中的藥物殘留。適當提高飼料飼草比例可以減少肉牛養殖成本,同時適當增加飼草種植有利于環境保護,更好地體現人與自然共生。掌握生態養殖技術一方面可以保護環境,另一方面也提高肉牛養殖效益,加強我國的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