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紅兵 (江蘇南京市瑯琊路小學明發濱江分校)
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促進了國內文化教育事業的前進步伐,也為各層級尤其是小學學校管理方面指明了前進方向。目前,小學學校教育管理主要體現在教育理念與管理制度的現代化,以及面向每個人的教育規劃現代化。人文理念是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念,即尊重人為主體的價值理念。人文理念作為人類共同的精神現象,是當今社會人們的主要思想觀念和道德標準。在人文理念的學校管理變革中,教育管理更關注每個老師與學生的未來發展,使得其可以得到全面發展。通過對小學學校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指出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繼而有針對性地找出問題的根源,將人文理念應用到小學學校管理的問題解決辦法中,探索如何利用人文理念的管理模式優化學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將學校管理中的學生需求放在首位,以學生發展為根本目標,營造民主和諧的學校管理環境,讓學生成為班級管理模式的主體,全面推進老師與學生共同發展。
國內傳統的小學的教學管理模式相較于當代文化經濟條件下小學生培養模式與需求略顯不足,雖然傳統的管理模式便于學校管理,但無法從本質上體現以人文為本的教育理念,弱化學生在管理活動中的主體地位。而小學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越來越重視規范化模式,嚴重制約了學生人文理念的發展需求。
現階段,小學管理中由于缺乏人文理念使學校教學管理活動不能更好地突破管理瓶頸期與學校管理者的思想有著決定性關系。思想決定行為的行動方向,絕大部分小學教學管理者對在人文理念背景下,小學學校管理到底指什么無法正確理解,仍然沿襲傳統的教育教學思想理念,重復老套的管理模式,與人文理念小學學校管理理念相差較遠。對于目前小學學校來說,學校教學管理工作的目標是應以學生、老師、學校三者發展為前提,貫徹人文理念核心的學校管理道路。樹立正確的人文理念作為小學學校管理者的指導思想并為之不斷發展創新。
而執行力作為小學管理者為了實現目標而采取具體計劃、協調、跟進的一種能力,其在小學管理中逐漸出現轉弱的趨勢。首先,在小學學校所制訂的教育政策與教學計劃中,執行力逐步降低執行標準,直至完全背離執行力最初標準;其次,學校管理者常出現因個人因素延誤、暫緩學校所制訂的教育教學計劃,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學校管理工作正常進展,降低進行速度;最后,在學校所已定的教學計劃與方案中,管理者的執行力度越來越弱,致使一些工作不能善始善終,降低了管理者的執行力。因此,在一些小學學校管理者中出現了相對負面的影響,降低了管理者的工作價值與效率,無法從全局角度提升管理者的執行力,阻礙小學學校管理的有序進行。
現階段,小學的教學管理仍沿用傳統的教育行政手段為指導方針。小學教育依靠其行政手段的垂直性與權威性,嚴格執行上級領導的指令和相應的規章制度,按照學校既定的行政系統手段來管理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雖然行政管理手段較為完善,但由于新型課程需求的環境以及小學教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小學學校行政管理手段的不足逐漸顯現出來,而教學管理效果也受到了學校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制約,嚴重阻礙了老師工作自主性與創造性,各年級之間的教學管理溝通也被一定程度削弱,降低了相關教學信息的準確性。
小學管理偏向理性管理,缺少人文理念,以各種學校制度為基礎去限制老師的教學行為與學生自覺學習能力,一味強調用小學生的成績來評定老師的教學成果。雖然制度化的理性管理理念對維持小學學校基本教學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提倡人文理念的今天,學校管理應與人本教學管理相融合來激發老師與學生的教育創新精神,多角度、多元化促進學校管理的發展。
在小學的管理過程中,老師相較于學生來說具有更高的參與度,一般被看作是教學管理主體,學生對于老師所提出的要求選擇絕對服從。小學學校管理維護了教學秩序的穩定,然而這種穩定性只是暫時的,表面情況,忽略了對小學生教學民主性的培養與自我教育培養,約束了對小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這種權威管理模式作用下,小學教育偏離了基本教育宗旨。以此種小學管理背景作用下,小學生無法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降低其學習積極性,導致學習效率降低,影響小學教學管理的順利進行。
由于小學生本身缺乏自我管控能力,大部分小學生并不了解自身學習管理的核心,無法融入班級管理中,只能依靠老師的管理。事實上,增強小學生民主意識并提升其運用民主的能力,對學校乃至整個教育領域的發展都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人文理念”的小學管理理念是以學生作為教學管理主體,以老師作為教學管理實施核心,通過管理活動將老師與學生視為具有獨立人格、思想、個性以及執行力的個體,因材施教,使老師的管理能力發揮至最大值。這種個性化的人文理念符合現階段小學教育管理理念要求與管理思想,通過指導小學教學管理行為,以個性化、多元化、科學化的思想,做好各個班級教學管理工作。
在實施人文管理理念的學校管理體制中,需要提高老師與學生角色意識,是全面落實人文理念的基礎保障。老師作為學校人文理念管理的領路人,轉變自身的思想與教育理念,推陳出新,不斷調整教學管理方法,以最適合的管理方式教育學生,并與學生建立教學合作關系,以師生交流、討論等互動方式實現管理理念的優化。同時,學生作為班級人文理念中的管理對象,協助并發展主體。師生合作,共同處理班級乃至學校各項管理事務。老師在教學管理中,以人文理念作為管理理念,大力培養學生的集體管理觀念,使之建立一個和諧并具有凝聚力的班集體。通過人文理念管理模式,培養學生個性發展,將理性與感性相結合,讓學生更加健康自信的成長。
由于小學學校管理的實施對象是老師與學生,教學管理的中心思想是促進老師與學生以人為本,積極主動、全面發展。建立以人文理念為基礎的教學管理制度,以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育思想落實到小學學校管理實踐中,推動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沿著可持續發展道路前進。
制定規范化的管理制度,強化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對教育管理行為進行規范以及提高教學管理質量等均是保證小學學校管理正常運行的方法。然而,小學學校管理主要針對學生與老師的管理。在嚴格的學校管理機制下,學校需要營造出一個愉快、安心的工作環境,注重以人為本的人文理念。學校管理者應以發展的眼光尊重、對待老師,與老師之間平等共處,時刻關心老師的專業發展,通過了解老師的實時動態,適當調整自身的教學管理思路,進一步優化學校管理制度所處的環境。學校管理者應以真摯的情感關心每一位在校老師,改善老師的工作環境,盡可能為老師解決工作生活中所出現的問題,讓老師真正感受到學校各級領導的關懷,在繁重的教育工作中提升其幸福感。
在人文理念的環境下,老師作為實施教學管理優化的主體力量,老師的職業素養是影響學校管理優化的主要因素。學校管理者只有提高老師的職業素養,幫助老師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來提升其職業進一步發展。首先,學校管理者要融合各方面資源提升老師的學習條件,全面支持老師的職業素養發展,為老師拓寬教育發展空間;其次,學校管理者應利用多種模式轉變老師的教學理念,培養其以人為本的教學方針,在有效落實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最后,老師應以人文理念為基礎樹立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不斷升華自身的職業素養,使之更好地融入學生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共同進步。
人本化的教育管理理念是順應文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人本理念不僅是一種管理創新觀念,更是小學學校管理應用的指導方針。在小學這一特殊環境下,學校管理應始終貫徹人文理念。現代小學學校管理工作要有所突破,需側重于教育教學管理,小學管理者要明確認識到自己的教育管理使命,承擔小學學校管理的責任,遵循并落實人文理念的學校教育管理原則,提升老師與學生的積極性,深化教學管理改革,注重以人為本的教學培養,進一步推進學校素質教育,高效高質完成小學管理工作。通過對以人文理念角度對小學學校管理中的應用進行深入研究,以人的發展作為核心目標,充分發揮老師以及學校管理者的重要作用,優化小學教學管理效果,實現小學學校的全面進步發展。